周忠斌 周俊梅
摘要 展筋湯是筆者在大量臨床實踐基礎上,結合民間秘方,創制并長期運用的一張高效能驗方,臨床應用比較廣泛。本文從多個角度做一總結.試圖給同道提供一個很好的借鑒。
關鍵詞 展筋湯;臨床應用;實踐
展筋湯是我們在大量的臨床實踐基礎上,結合民間驗方,創制并長期運用的骨傷科外用熏洗驗方。今試將其總結如下。
方劑
藥物的組成:伸筋草20g,透骨草20g,乳香15g,沒藥15g,荊芥15g,防風15g,陳皮15g,桂枝15g,胡椒15g,細辛15g,威靈仙20g。上藥加水約3000mL水煎,待沸后5min,再加白酒50mL、食醋60mL,再煎>5min,外用先熏后洗患處,≥30min/d次。亦可將上藥包入布包照上法煎成后,熨燙患處,2次/d。本藥禁止入口,使用時防燙傷。
功效:展筋、通絡、化瘀、鎮痛、驅風除濕。
適應證:舊傷筋肉拘攣,關節功能欠佳,酸重麻木,或風濕關節疼痛等陰寒瘀之癥。
禁忌證:紅腫發熱等屬陽熱癥者禁用,妊娠及皮膚過敏者慎用。
加減應用:瘀重加桃仁、紅花,甚則加三棱、莪術;寒重加獨活、羌活,甚者佐生川烏、生草烏;上肢重用桂枝;下肢加川牛膝,并減桂枝量;胸肋部加蘇梗、桃仁;頭面部加川芎。
應用舉例
外傷后關節僵直:患者,男,50歲,因車禍傷致左髕骨粉碎性骨折,經某醫院手術治療后2年余,今遺留左膝關節僵直。患者左膝僅有約5°~10°被動活動度,不能從事生產勞動,痛苦不堪,家屬陪同來我處就診。對患者處以展筋湯加味熏洗,并囑其加強功能鍛煉。如此反復2個月余,膝關節已能曲>120°,1年后隨訪患者,膝關節功能良好,并能從事犁田、插秧等多種農活。
退行性骨關節病:患者,女,54歲,因右膝部疼痛、跛行反復發作2年余,經多方治療效果不佳,經人介紹于2016年入我處治療。患者否認有外傷史,結合膝關節x線正、側位片診斷為“右退行性膝關節骨關節病”。內服加味健步虎潛丸并配以展筋湯外用熏洗,20余天后,患者諸證緩解,欣然而歸。
肩周炎:患者,女,47歲,右肩部疼痛,上肢不能上舉、外展及后旋,無外傷史,X線排除右肩關節骨質病變,診為“右肩關節周圍炎”。治以展筋湯加味熨燙,并教其早晚進行肩關節各方向功能鍛煉。治療2周后,患者肩關節功能恢復正常,僅天氣變化時局部尚有酸痛感。繼續用藥1個月后癥狀消除。
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男,30歲,因腰部疼痛、側曲,伴右腿疼痛2個月,曾經某醫院診斷為椎間盤突出,服用芬必得、大活絡丸等藥并行推拿、封閉等治療,稍好轉。于探親時到我處請求治療。查見右直腿抬高試驗陽性、椎間盤突出點壓痛陽性、腰部尚側曲,結合CT檢查,診斷為“L4、L5椎間盤突出”,行手法治療前提下處以展筋湯加味外用熨燙,約3周后,患者疼痛消失,腰部俯仰轉搖自如。
網球肘:患者,男,32歲,磚匠,因工地趕工,連續加班3d后,出現右肘部外側疼痛,伴前臂無力,于2015年12月5日來我處就診。查體:右肱外上髁部壓痛,并有輕微腫脹,無肘關節伸屈功能障礙,網球肘試驗陽性,診為“右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治以桂枝湯加味內服,外用展筋湯加味熏洗,經治3周后,患者病痛消失,靈活如初。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女,45歲,患類風濕關節炎多年,由于氣溫驟降,晨起后發覺右肘關節強直,不能屈伸,急到我處求治。處以展筋湯加味外用熏洗,并配合內服中西藥,1劑后患者未再診。后詢其親屬得知,由于治療及時,1劑未熏洗完,患肘已基本恢復伸屈,加上經濟困難,故未再診。
體會
熏洗,古稱淋拓、淋渫、淋洗與淋浴,是一種古老而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其機理等同于內治。正如《理瀹駢文》所言:“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而熏洗法優于內治之處在于:可借水之溫熱之氣,可借水汽的蒸騰之力;藥物經熏洗治療,可直接通過皮膚孔竅、腧穴等部位深入病所,故選用熏洗法作為本方運用之法。
舊傷筋肉拘攣、關節功能欠佳、風濕麻木等,常常是由于固定日久,瘀血凝結或風寒濕三氣雜至而成,所謂“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之謂也。遵《內經》“堅則軟之”“結者散之”,伸筋草、透骨草、桂枝為君,展筋、通絡、化瘀,為“結者軟之”之意;乳香、沒藥為臣,為“結者散之”之意;荊芥、防風、胡椒、細辛、驅風散寒除濕,屬“寒者溫之”之意,為佐藥;陳皮理腠理之氣;威靈仙行經絡之氣;白酒導血,食醋柔筋,故能達展筋、化瘀、通絡、鎮痛、驅風除濕之奇效。而臨床上尚可加減化裁靈活用藥,遵《內經》“平治于權衡,去菀陳莝”之訓即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