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梅
摘 要:啟發式教學是在傳統提問式教學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具有創造性的教學模式,此種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彌補提問式教學的不足,從學生真正的需求入手,借助對教學資源進行優化配置,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文章將結合一些相關的資料,來試著分析啟發式教學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
一、啟發式教學應用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問題
學生的思維要得到啟發,教師不僅要注重腦力的調動,還需要借助學生的動手實踐。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時會隨著思考下一步動作得到啟發,由此教師在應用“啟發式”教學方式的時候,需要注意這一點,這是目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之一。不少教師認為,所謂的啟發,就是提問,這是不合理的。提問與啟發式教學存在很大的區別,雖然說在啟發式教學中也夾雜著提問,但是其本質卻比提問式教學更加深遠一些。以往的教學方式能夠應用到現在,可以看出確實存在益處。對有些方法進行適當地應用,能夠為“啟發式教學”帶來“錦上添花”的效果。
二、啟發式教學應用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策略
1.注重啟發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任何教學方式的應用都是為了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啟發式教學”也不例外。由此,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時,需要圍繞著學生開展教學活動,通過注重啟發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來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探究。
例如,以四年級上冊的“筆算乘法”這個小節為例,在這個小節中有這樣一個題目,即“中秋節就要來了,已知班上的總費用為800元,教師讓班長買一些中秋節禮品,其中咸蛋禮盒每個20元,粽子禮盒每個40元,班上的學生一共有30個,那么應該如何采購才能保證每個學生都可以收到中秋節禮物呢?”教師在讓學生思考問題的時候,便可以將其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讓他們想象即將到來的中秋節。在此種情景下,學生也會嘗試去探索不同的方案,進而提升他們的思維活躍度以及實際應用能力,也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2.需注重教師正確有效的指引
部分教師對“教學引導”的認知存在著偏差,這導致他們在實際教學中反映出來便是“照本宣科”的“牽引”,學生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跟著教師走,其思維很難得到發散。教師在應用“啟發式教學”的時候,須借助正確有效的引導來盡可能地提升他們自我思考的能力。
例如,以四年級下冊“四則運算”的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在教學這個小節的內容時,需要先對其中所蘊含的數學原理以及規則有所掌握,比如說“不含括號的四則運算、含括號的四則運算、有關0的運算”等。中高年級的學生在學習這些內容之前,其實已經對其有所接觸,由此,教師在設計相關的教學計劃時,需要更加注重對學生自我學習能力提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啟發與引導,借助“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展開聯想,將之前所學的“一位數乘法”“兩位數乘法”以及“三位數乘法”中的四則運算相對比,然后區別他們在運算規則上存在的相同之處與不同點。以此來啟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對四則運算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3.需與傳統教學模式有機結合
經過對比發現,傳統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對基礎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而啟發式教學則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二者有利有弊。由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需要將二者有效地結合起來,讓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造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例如,以五年級下冊“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的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需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方面需要讓學生對分數的概念以及分數的性質有所認知,另一方面則是需要啟發學生應該如何利用分數知識解答實際問題,并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自我探究,深入思考。借助這一方式,讓學生對“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使得他們在應用的時候能夠更加熟練。
啟發式教學能夠有效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由此,教師在實際應用的時候,需要采用針對性的措施解決這一教學方式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以此來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馬光俊.啟發式教學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文存閱刊,2017(17):94.
[2]龍周文.啟發式教學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外交流,2017(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