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宏
摘 要: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新型教育方式得到了推廣,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導學案的教學概念。初中數學教師應用導學案進行教學,能夠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并且,還需要針對導學案實施優化設計,從而使導學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發揮最大的作用。文章對目前導學案在初中數學中的優化設計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導學案編寫;優化策略
引入導學案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自主探索意識進行引導,從而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一、導學案在初中數學中的具體應用
1.運用導學案進行概念教學
初中數學包含很多概念性知識,并且初中數學教學的重點也是進行概念性教學。初中學生必須牢固掌握初中數學概念,才能為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基礎。這是因為數學概念體現了數學思想,因此學生只有對數學概念做到深入理解,才能靈活運用數學思想進行各種運算,提升自己的數學能力。因此,如果初中數學教師根據數學概念編寫導學案,會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將導學案用于初中數學概念教學,教師就要對數學概念中包含的數學思想進行提取,化抽象為形象,便于學生掌握和理解。對導學案開展優化設計,既要讓學生掌握數學概念,又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將教學和學習形成互動,引導學生的探索意識,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由于初中數學既包括數學概念,包括一些實際應用問題,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兩方面優化設計導學案,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運用導學案開展問題教學
數學學習的目的是訓練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相關能力,讓學生可以把學到的數學知識靈活運用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目前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一直處在教師傳授知識的階段,沒有給學生充分創造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機會,因此限制了學生個人思維能力發展,不利于他們自主學習。通過導學案開展問題教學,能夠避免受到傳統教學限制,教師可以將數形結合的形式引入導學案設計,把代數問題變為幾何問題,還可以把幾何問題轉變為代數問題,將抽象、難懂的問題變得形象和容易理解。初中數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教材內容深入理解和掌握,提取出教材中的知識點并進行整合,從而優化設計導學案。以幾何圖形教學為例,在“全等三角形”教學中,讓學生把兩個全等三角形做任意組合,通過圖形組合的方式使學生認識到全等三角形的概念。這種開放式的問題教學方法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對思維進行發散,增強創新能力。
3.運用導學案開展分層教學
傳統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運用統一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開展教學,設定的教學任務和目標也沒有考慮到學生自身差異性,因此學生個體間會產生越來越大的差異,并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如果教師能夠根據分層理念對導學案進行優化設計,開展不同層次的教學,那么就能夠培養學生更高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愿意學習、熱愛學習,學習成就感比較高。
開展數學分層教學時,教師在設計導學案的時候可以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比如,在學習“使用求根公式解答一元二次方程”這節內容的時候,設置教學目標分別為:基礎目標——熟悉公式推導過程,記憶求根公式,能夠使用公式解決一般問題;中級目標——掌握配方法推導求根公式的過程,并能夠解決比較復雜的問題;高級目標——可以推導求根公式,并能運用公式解決難度大的問題。
二、初中數學應用導學案存在的問題
1.編寫導學案直接照搬教材,沒有創造性運用
很多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導學案設計編寫過程中,對教材直接照搬,然后形成一個導學案,以為這樣就完成了任務,但是這樣的導學案是照本宣科,不是靈活運用,分析其原因,是數學教師沒有理解導學案的作用,不明白如何運用導學案開展教學。
對導學案進行編寫,初中數學教師需要深入理解教材的理念和使用方法,對教材變更情況做到了解,掌握教材編寫特點。通過充分研究教材本身,并掌握學生自身情況后,研究教材的內容安排、詳略程度,提取出重要內容,然后進行整合,這樣設計編寫的導學案才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便于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能力的發展,使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更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只有靈活掌握教材后,再設計導學案,才是符合新課標的教學目的。
2.學習目標不清晰
很多教師在編寫導學案的時候,沒有考慮好學習目標。有的沒有確定學習目標,還有的隨意制定學習目標,學生在應用導學案學習過程中由于學習目標不清晰,使用效果大大削弱。比如,在學習“一元一次不等式組”這節內容時,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是對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概念做到了解,理解一元一次不等組解的意義。在這里,學生對教師所說的“了解”和“理解”不清楚,不能掌握學習目標,因此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3.問題設計不恰當,沒有理解教材
編制數學導學案是為了讓學生能夠主動學習教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運用導學案開展問題教學,可以鍛煉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因此設計恰當的問題是導學案編寫成功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多教師在編寫導學案時,只把數學題目設計分層后,就認為是完成了分層教學,但其實這樣的導學案是進行填空練習,解答問題的各個過程被忽略了,導學案變成了數學題目練習。這種通過練習代替學生思考的教學方法,會嚴重限制學生的思維,不能起到應有的教學作用。
三、初中數學導學案編寫的優化策略
1.提升教師個人素養
教師如果不開展教學內容研究,就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讓教師從教學角色轉變為研究教學內容的研究者角色,因此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開展反思和創新,積極推進教學革新。教師要對目前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做到充分了解,同時教師還要做到終身學習,不斷積累自己的知識,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拓展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樣才能促進自身素養的全面提升。
2.構建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初中數學教學改革在逐步推進。如果沒有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和評價制度,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首先,需要構建初中數學教師集體備課制度,對備課進行規范,確定備課組長責任,對組員嚴格要求。其次,構建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教導處需要不斷增強課堂教學管理和教學監察,一旦出現問題做到迅速解決。最后,構建科學評價教師素質的評價制度。學校要將新課程要求引入考察內容和考察標準中,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新課程教學改革。
四、結語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運用導學案教學方式,是新課程教學的要求,也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是適應當前教學改革背景下的教學方法。運用導學案教學,要求教師轉變自身角色,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深入理解新課程教學理念,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進行教學反思和創新;靈活運用新型的教學方法,更好地適應目前的教學形勢,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更好地開展教學創新。
參考文獻:
[1]曹芹蓉.初中數學導學案教學模式與小組合作學習法的整合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5(35).
[2]張 喜.淺議初中數學導學案編寫與使用現狀[J].亞太教育,20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