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周
摘 要: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校教育教學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和加強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以促進學生物理素養不斷提高。文章先對核心素養進行了概述,在此基礎上,重點探討了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策略
一、核心素養概述
核心素養本質上是對教育應培養什么樣人才的精準回答,是實現立德樹人的重要舉措。新課標提出,學科核心素養集中體現了學生在課程學習與實踐活動中獲得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及基本經驗等,應當成為課程標準、學科知識體系建構、學科教學質量評價等的導向。學生具備了學科核心素養,即便離開學校,也能通過自身能力來繼續學習各門學科,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與能力。高中物理學科素養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物理觀念,學生在物理學習實踐中,從物理學視角對所學的知識和內容進行基本專業認知,理解和掌握物質觀念、運動觀念、相互作用等核心要素;②科學思維,主要包括建模、科學推理、科學論證、質疑創新等要素,高中階段的學生需要具備這樣的基本能力;③實驗探究,指學生能運用科學思維和專業知識,來對各項物理問題進行實驗驗證,根據猜想和假設等對理論基礎和證據作出進一步解釋;④科學態度與責任,是學生學習自然科學必備的品格與精神,這也是學習物理的基礎和前提。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策略
1.重視培養學生的物理觀念
物理觀念是指能從物理視角來對能量運動、物質相互作用等問題進行認知,這是學好物理學科的基礎。高中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物理觀念,才能對物理課程中的相關概念、理論知識等進行正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學習物體平拋運動知識時,教師可通過課堂導入來引導學生了解內容,同時設計相關的實驗,使學生能更直觀地理解平拋運動的知識。物理教師還可引導學生比較平拋運動與豎直向下運動兩種形式,使他們能發現二者的不同與相同之處。學生只有不斷進行觀察和比較,才能發現物理知識的真實內涵,從而增強物理知識應用能力。
2.強化學生的物理科學思維
與其他學科相比,物理學科具有獨特的特征,學生在物理學科學習過程中,需要通過構建模型→推理→論證→質疑的科學思維,來對物理知識進行推理和論證。教師作為一名導學者,要與學生積極交流,對相關的物理觀點進行切磋,以提高他們的學科核心素養。例如,學習“功”的知識點時,可采用搬重物的實驗,讓力氣大的學生將一重物從一地點搬到另一地點,然后讓力氣較小的女生用滑輪來搬運該重物,師生對實驗結果進行討論,從而激發他們的探究欲。學生利用正交分解力可以得到功的計算方程,但有的學生通過位移分解也能獲得此方程,在推導過程講解和小組討論質疑后,所有學生都明白了計算公式的意義,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物理科學思維。
3.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實踐能力
近年高考試題中,考察實驗的題目出現頻率比較高,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國家對高中生實驗素養的重視。高中物理教師應適當增加實驗探究的次數,通過問題→實驗→解釋→交流合作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例如,在學習“向心力”知識點時,教師可先進行教材規定的向心力實驗,當學生初步掌握向心力的概念后,就引導學生探究影響向心力大小的因素。當學生提出影響因素后,教師就帶領學生分別進行實驗,以此來判斷假設的正確與否。這種方式可以培養學生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科學實驗精神,對培育他們的物理探究素養大有裨益。再如,在學習“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時,教師可講述愛因斯坦在二戰中的遭遇和他根據質能方程開發出原子能而造出核彈的故事,使學生明白科學發展具有雙面性,既能造福人類,又能危害人類,這樣就能在他們內心產生對人類社會的責任感。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師要對物理學科核心素養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認知,充分意識到其對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的積極作用。要以生為本,不斷探尋培育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全面提高學生長久學習物理的能力,引導學生養成科學的態度,實現健康成長與成才。
參考文獻:
[1]阮柳暉.談高中物理學科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J].才智,2018(7):65.
[2]劉艷紅.基于高中物理核心素養培養開展課程導入[J].中國校外教育,2017(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