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青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重點采用情境教學的方法,通過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情境化,從而做到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建立其對數學這門科學的自信。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 情境教學 游戲
一、充分認識數學情境教學的好處,積極開展小學數學的情境教學
對于很多小學數學教師來說,如何更好的更加高效的將數學知識向學生們呈現,并且讓學生們同時可以快樂輕松的學到這些知識,并能夠熟練的在生活中運用,是一項非常關鍵的目標。要實現目標,既需要統籌的設計和安排,也需要在教學方法安排方面多下功夫。那么開展小學數學的情境教學有什么好處呢?首先情境教學的開展要基于充分的教學前期設計,這對于很多教師來說不是有多困難,可是精彩的情境教學就不同了,需要教師有創新的意識,積極開闊思路,創新思維,將情境教學打造成學生感到非常直觀而親切的教學環境。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中輕松的去理解和消化數學的基本原理,學會用數學方法去解釋客觀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是一種在社會上生存非常需要的思維。當前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我們對學生的培養更加注重素質的提升,所以學習數學再也不是為了解答那些抽象的數學題,一輩子可能都沒有什么應用,而是真正將數學的智慧融入到生活中,成為自己的一部分,這才是真正的學會,這也是素質教育的目標。
二、在游戲化的情境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小學生活潑好動,能夠靜下來安心學習的少之又少,所以,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什么樣的教學情境比較合適呢?那就是更有趣味的情境,如游戲化的情境就是一種。游戲是小學生最喜歡的活動,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在數學課上有意識地設計一些游戲,讓游戲進入數學課堂,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游戲中動手、動腦、動口,開心地合作,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樣就使得抽象的數學趣味化,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使學生學到了知識,理解了概念,訓練了技能,開發了智力,培養了創新意識,可謂一舉多得。
例如,在教授“可能性”的知識時,可以玩石頭剪刀布的游戲,或者呢也可以玩擲骰子的游戲。不過鑒于是在孩子們中間,還是石頭剪刀布比較合適,怎么用這個游俠來教授“可能性”的知識呢?可以先讓一名學生來上臺前與老師玩這個游戲,師生一起玩的時候,其他同學自然會興致勃勃的觀戰,大家都想知道誰會更容易贏呢?幾個回合以后,老師可以問學生,你們說,我們兩個最后誰會贏?你們說我能贏嗎?一定贏嗎?只能怎么說?然后組織學生活動。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就不知不覺地進入到了數學王國新知識的學習中去。
三、借助實物來創設小學數學情境
數學是一門很抽象的學科,把直觀的事物用數字符號等來代替,實現其抽象化、推理化和計算化。然而,對小學生展開教學這就不可以了,因為小學生抽象思維發展還相對不足,抽象的數學對于他們來說很難理解。所以,為了讓孩子們逐漸能夠接受數學并認識數學,我們可以通過實物來創設相應的情境,將抽象還原,使得直觀和抽象之間能夠做到自由的轉換,真正把數學學活。創設實物情境,就是要將學生置于實物情境中去,而不是只靠自己的想象學習,使學生在口說、手做、耳聽、眼看、腦想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提高思維能力。在小學教學一年級(上冊)“認識物體”這一內容時,數學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準備積木,讓學生搭建不同的物體,使小學生充分認識到每種物體都是具有不同的形狀的,然后教小學生搭建長方體、正方體等數學常用物體,并要求小學生根據自己搭建的物體說明其形狀和主要特征,最后老師進行總結歸納。物體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如果僅靠數學老師的枯燥的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只有為小學生創設具體的實物情境,使小學生充分感受到實物的存在,才能夠加深小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把握。
四、運用講故事的方法來創設情境
將數學情境通過故事呈現出來,深受小學生的歡迎,教學效果較好。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新異的事物總是充滿興趣。因此,聯系教材內容編出一個個饒有趣味的簡短小故事,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出畫面,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例如,二年級的新教材中有一節表內乘除法的復習課。本節課從跟隨“淘氣”“笑笑”和“智慧老人”到月球旅行引課,一節課都充分的圍著月球及太空旅行而展開。將一些相關的數學知識自然融合進去,學生的興趣簡直不能再濃厚了,教師給學生講著航天的故事,順便教給學生學習火箭發射對時間精準度的要求,講到方向和方位角度的知識,這些數學內容都被整合到了月球這一主題之中,給學生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總之,小學數學的教學中,要積極實踐情境教學法,促進高效化的小學數學課堂的生成。
參考文獻:
[1]姜立剛.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的課堂結構重建[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6,(05):61-63.
[2]周婷婷.小學數學情境再建構教學模式探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