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懷洲
摘 要: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每位教師追求的理想境界。只有真正實現了優化的課堂教學,學生才會受益,才會實現師生雙贏,學生對于學習數學,才會樂學、好學、自主地學、創造性地學,才會為他們今后能成為創新性人才奠定基礎。所以在實踐新課程的今天,我們每個教育者要本著務實的教風,不斷實踐,不斷反思,就能體驗到優化課堂帶給我們的快樂與幸福!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小組合作;多媒體;評價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與實施,原先小學數學課程所采用的“填鴨式教學法”已經不再適應現在小學生的學習,因此教師應當順應新課改的發展趨勢,改進自己的教學模式,轉換自己的教學理念,從而做好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化工作,因此,教者從以下這幾個方面談一談,針對優化數學教學進行有針對性的研究與分析,希望能為當前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提供一些看法。
一、讓數學生活化,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所謂數學生活化就是將課本中脫離現實的數學知識進行還原,運用到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上去。如教材中的題目“已知一輛汽車4個小時行駛200米,問他行駛3小時行駛了多少米”,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老師要引導學生們通過生活中類似的問題來解決,如買了4個蘋果用了16元,那買五個蘋果要花多少元。由于要知道買5個蘋果花多少元,就要求出1個蘋果花了多少元.同理,課本中的問題也是要知道汽車1小時行駛多少米。這樣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思維也活躍了,學習興趣盎然。
在學習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們從生活尋找數學,從生活中選取題材,自行的設計題目,并在班級上進行互相提問,鞏固新學知識。同時也要注意后進生的學習水平和接受新學知識的能力,引導他們也開動大腦,參與到全班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課堂作業,讓全班人分成幾個小組,用生活中的問題設計題目,然后進行全班上的比賽,也可以準備一些糖果、餅干、筆等一些獎品來活躍課堂氣氛。
二、采用小組合作教學法,培養小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片面強調教師在課堂教學的主導地位,忽視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作用,這種教學模式往往導致學生不能主動選擇適合自己的思維方式,這樣做的后果是,不但導致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降低,而且也不利于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所以教者應當深刻認識到傳統教學的弊端,改變自己的教學不足,對此,教學時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促進學生之間的學習,不但有利于培養與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也有利于糾正傳統教學的缺陷。
例如,在《秒的認識》一課中,我設計教學時,在關鍵的地方組織了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過程。其一,在了解學生對秒的知識掌握的情況中要求學生把自己知道的知識和小組內的教學交流,選出了認為最有價值的知識向全班同學交流。其二,當學生明白秒針走1個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后,讓小組內的學生輪流出題,從而引導學生會計算經過的時間,認識秒針走1圈是60秒等知識點,學生在問題情境中自己創設問題,合作解決問題是,突破教學的一個重點:時間單位的換算。
三、整合多媒體技術,拓寬眼界,增長見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領域中,教師全面整合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能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難點,利用動畫、圖片和視頻使抽象、深奧的信息知識直觀化,極大激發學生的興趣,有效激活學生的器官聯想、思維、記憶,使教材與多媒體技術優勢互補。所以教師可采用這種多媒體教學法,在課堂上融入信息技術授課,激發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授“分數除法運算”這部分知識時,首先可利用多媒體向學生饒有興趣地展示“每人各吃半個月餅,四個人吃多少月餅”的動態圖片,讓學生可以從屏幕上直觀清楚地看到月餅的分法,并且能夠迅速回答“2”這個答案。然后,教師可用鼠標點擊出另一個畫面:將半個月餅分給4個人,每個人可以分到幾份?這時教師便可以延伸出一個有關分數與整數相除的知識點,即分數除以一個整數等于與這個整數的倒數相乘,學生便可以從中了解到有關分數除法的其他知識,由此可以看出,教師通過多媒體教學融入數學課堂,有利于拓展學生對分數除法的新認識。
四、進行有效的課堂評價
對于小學生,還處于脆弱敏感的時期,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改變學生。所以,老師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盡量的將課堂課堂學習過程轉變成學生一種愉快的體驗過程。只有當學生學得快樂,他們才會真正的去享受學習。在課堂評價中多用一些真誠的言語鼓勵,如:很好,真棒,你真聰明,真厲害等;也可以在他們解答出題目后給他們掌聲;也可以在他們答不出時摸摸他們的腦袋,并且適當的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告訴他們哪方面需要改進,哪方面做得很好,這樣不僅能加深他們對于知識的理解和印象,也能在練習過程加以提升自身水平。
總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是一個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過程,不能一蹴而成。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教師立足學生設計適應所有學生的教學方案,不斷的創新、嘗試、探究教學方法,學生也開放思維,不斷思考并配合老師。那么小學數學教學將會不斷的完善提高,并符合“推行素質教育、實現全面發展”這一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劉金鑫.淺談數學教學與學習生活[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年23期.
[2]孫啟鑫.實施生活化教學,讓小學數學教學更具活力[J].發現(教育版),2016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