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天青
【摘 要】本文論述學生評價標準及其意義,以具體的學生綜合素質量化獎勵方案為例,闡明“評價內容全面化,尊重個性差異;評價方法多樣化,促進健康發展”的具體做法,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學生健康成長 評價標準 評價方法 個性差異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2B-0075-03
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方案》指出:“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從德、智、體、美等方面綜合評價學生的發展,充分發揮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評價內容要多元,既要重視學生的成績,也要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潛能的發展,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評價方法要多樣,探索科學、簡便易行的評價方法;評價不僅要注重結果,更要注重發展和變化的過程?!庇纱丝梢娫u價在教育教學中起著激勵、導向和質量監控的作用,筆者長期力求用恰當的評價激勵學生,培養學生的積極心態、良好品質、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一、評價主體多元化,形成教育合力
學生、家長、教師、社區等多主體參與評價,使評價成為多主體共同參與和協商的活動。新生軍訓報到,筆者就召開本班學生、家長、教師會議,把學校管理要求、班級三年規劃、班主任的育人目標、工作方法、班級管理評價標準等打印分發給學生及其家長,并對重點內容進行詳細講解。會后要求他們仔細閱讀,如有意見以書面形式反饋,沒有意見的簽名同意上交。這樣,在還沒有正式開學前就已經達成了班級建設的共識,使評價變成大家主動參與、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過程。
學生自評。致力培養學生“日日反思”“周周清點”“月月總結”的習慣,要求學生月初對照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標準》總結上月情況,擬定下月德、智、體、特長等方面的目標。
同學互評。學生寫好《月總結和計劃》后,要求小組(或者舍友)相互評議、相互修改,使學生在相互評價過程中形成積極、友好、平等關系。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評價,主動愉悅地接受評價,在自評或互評過程中表現好的,每周給予表彰一次。
家長評價。將經過學生自評、互評后的《月總結和計劃》發給家長修改完善,同時要求家長對孩子假期方方面面的表現予以評價,共同促進學生發展。
教師評價。將經過學生自評、互評和家長評價后的《月總結和計劃》分配給本班科任老師和生活老師(同一老師分配到的學生力爭一個學期不重復),以此聚集本班全體科任老師和生活老師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評價。班主任評價對學生的影響非常重要,筆者每月將學生各方面的表現匯總、公布,組織學生、家長、老師一起用定性、定量相結合的辦法,評選“自律之星”“學習之星”“進步之星”“才藝之星”“體育之星”等,并召集本班學生、家長、教師舉行頒獎儀式,同時每次安排不同的學生或家長分享經驗與體會,匯集正能量。
社區評價。對于一些特別的學生,筆者還走訪社區,全面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因材施教、因人施評,使其在某些方面有所進步,以點帶面,促進成長。
二、評價內容全面化,尊重個性差異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征,評價除了考試分數外,還要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潛能特質的發展,尤其在探究與創新能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合作能力、實踐能力、搜集和處理信息能力等方面的發展。結合學情、班情、校情制定下面評價標準。多年的實踐證明,這些評價標準確實能夠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初一(9)班學生綜合素質量化獎勵方案
(一)獎勵項目
1.德育分數(班主任助理負責統計)
以每月月考總分作為德育總分,凡沒有消掉的學部 C 每個扣 20 分,沒有消掉的班級 C 每個扣 10 分,所剩分數即為某同學該月所得德育分數。
2.智育分數(科代表和班主任助理負責統計)
(1)每次月考總分。
(2)每周語文、英語默寫總分。
(3)突出貢獻獎:月考單科、總分年級前 30 名,按名次加 30,29,28,…,1 分;各個單科及總分累計計算。
(4)進步獎:月考總分年級名次每進步一名,加 2 分。
(5)互幫互學獎:月考以小組成員年級名次進退的代數和為標準,每個組員同等記分。
3.體育分數(體育老師負責)
每月體育總分 100 分,體育老師根據學生本月體育課的表現及鍛煉情況記分。
4.特長分數(相應科代表或班干負責)
(1)班級競賽一、二、三等獎分別記 3,2,1 分。
(2)年級競賽一、二、三等獎分別記 5,4,3 分。
(3)學校競賽一、二、三等獎分別記 6,5,4 分。
(4)市級競賽一、二、三等獎分別記 10,8,6 分。
(5)自治區級競賽一、二、三等獎分別記 15,13,11 分。
(6)全國競賽一、二、三等獎分別記 20,18,16 分。
(7)世界競賽一、二、三等獎分別記 40,35,30 分。
5.其他分數
每月班干和科代表所登記的加分、扣分之和。
(二)獎勵方式
1.根據當月所得文明班級次數和月考總成績在全年級的權重確定獎勵力度。
2.上述所有總分和從高到低排序,班級第 1-3 名為一等獎,4-7 名為二等獎,8-12 名為三等獎,13-18 名為優秀獎。
3.上述所有總分和作為學生各級評優表模和中考綜合評價的主要參數。
(三)說明endprint
本方案從 2013 年 9 月 1 日開始試行,歡迎各位同學、家長、老師多提好建議,使此方案公正、公平,起到促進同學進步、班級騰飛的作用。
三、評價方法多樣化,促進健康發展
發展教育觀的主要代表布盧姆認為,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人獲得發展。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于教師善于在每個學生面前,甚至于在最平庸的、智力發展最困難的學生面前,都打開他的精神發展的領域,并使他在這個領域里達到一個高處,從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個精神豐富的人。這些理念使筆者深受啟發,不斷實踐,主要嘗試以下評價方法。
(一)作業更新
1.作業布置多樣化
作業操作化。比如折紙、旋轉、圖案設計、尺規作圖、制作無蓋長方體、剪窗花、抽樣調查自己家附近的公園每天進園的人數、玩撲克求概率等,學生在這些作業中興致勃勃,余味無窮。
作業開放化。將課本上的經典題目改造成條件開放、結論開放或者條件與結論同時開放的題,并引導學生開展“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等活動。
作業層次化。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教師隨時根據學生能力的發展不斷對學生提高要求,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會感到過大的壓力,每個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在不斷進步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2.作業評改多樣化
以老師全批全改為主,小組長批改、學生互相批改、學生自己批改為輔,多種方法交叉使用,便于學生、同伴和老師掌握各自所需的不同信息,枯燥的作業批改頓時注入了新的活力。
3.作業評價多樣化
每次作業按優、良、一般分類,得優和良的,老師及時在班上予以表揚,拍照發到家長群宣傳。 同時“優”加 2 分、“良”加 1 分,納入每周、每月、每學期、每學年的評優量化記分,時時鞭策學生保質保量地獨立完成作業。
為防止學生抄作業,筆者設立“作業標新立異獎”。誰的解題方法新穎巧妙,誰就有機會得到此項獎勵,并作為“小老師”分享給全班同學。如果作業雷同,則不能獲獎。給學生不做作業的機會和驚喜,對于長期作業做得好的同學給予“不做作業”的獎勵。受到“不做作業”獎勵的學生心中就產生一種自豪感,為了保持這種榮譽,他往往會提前完成以后的作業,這樣一來他經??梢浴安蛔鲎鳂I”,就形成一種良性循環,效果良好。
(二)作品展示
盡量給學生創造展示成果和才華的機會,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感。主題班會、才藝沙龍、藝術節、社會實踐活動、家長會都是學生“炫美”時光,筆記本、作業本、改錯本、手工、植物、標本、繪畫、書法、小論文等精彩的作品展示學生多方面的技能技巧,也激發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測試更新
測試是教學評價基本手段,測試的重點不是對知識的重現,而是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和能力的培養。筆者精心設計試題,對成績的評價不只看分數的高低,而更關注學生的進步。 2016 年筆者大膽嘗試命題主體的“翻轉”,讓學生自己出周測、月考、段考、期考、中考模擬試卷,個人完成后小組進行篩選與整合,老師從中隨機抽取試卷到別的班測試,之后把別班老師、同學的評價反饋給相應命題小組修改完善。一年來積累了一些優秀試卷,學生也不再懼怕考試。
(四)“小紙條”法
有針對性地把自己對學生的評價與希望,用五顏六色的紙貼在學生的作業本或課桌上,這種溫馨的方式往往觸動學生心靈。
(五)體態鼓勵
常用小小的暗示、默默的眼神、甜甜的微笑、柔柔的擁抱、輕輕的拍肩向學生表達贊賞。
(六)言語鼓勵
贊揚學生時,用富有個性化、啟發性、激勵性的語言,真正做到關注每一個學生。即使對少數落后的、毫不起眼的同學也不斷給予“善意的謊言”,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七)實物鼓勵
運用實物(比如五角星、小紅旗、小紅花、書簽等)對學生進行適當的獎勵,鼓勵學生認識自我、賞識別人。
近年來,筆者不斷探索適合學生發展的評價方法和體系,取得了顯著效果。筆者從初一擔任班主任和數學老師的班級取得的主要成績如下(全班 34 名學生)。
1.學生被評為市級三好學生 6 人次,優秀學生干部 3 人次,班級被評為市優秀班集體;學生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 12 人次,優秀學生干部 6 人次,文明標兵 30 人次,班級被評為周“文明班級”110 多次,周“文明宿舍”120 多次。
2.2016 年參加南寧市中考,數學 A+ 等級 19 人(55.9%),A 等級以上 29 人(85.3%),B+ 以上等級 4 人(100%)。班級總分成績為:全 A+1 人(全校 300 多學生中的唯一),總分 A+ 以上 18 人,占班級人數 52.94%;總分 A 以上 30 人,占班級人數 88.20%;總分 B+ 以上 34 人,占班級人數的 100%,全班學生都達到或超過市示范性高中錄取分數線。
3.在校運會和各種球類比賽中,本班初一時獲得團體總分第三名;初二、初三年級都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體育中考成績班級均分 57.6 分(滿分 60 分),滿分率 55.8%。
4.在全國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競賽中,我們班學生累計獲得全國獎 90 多人次,獲得省級獎 120 多人次,獲得市級獎 160 多人次。在學校舉辦的“詩歌朗誦比賽”“英語口語大賽”“書法比賽”“工比賽”“樂器比賽”“藝術節”等大型活動中,我們班學生的獲獎級別高,獲獎人數多,充分顯示出學生較高的綜合素質和水平。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我班學生進入高中學習,在各個學校的學習、活動與競賽中表現不俗,脫穎而出,盡顯風采。由此,筆者信心百倍,將不斷探索評價學生的奧秘,促使學生健康成長。
(責編 盧建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