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慶康
【摘 要】本文基于活動課對學生學好化學的積極促進作用及參與體驗的重要性,采取個人探究、小組合作、集體教育相結合的三種策略,切實豐富高中化學活動課的活動內容,增強學生的參與體驗度,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活動課 化學 體驗 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2B-0107-02
高中化學是一門實驗型學科,要想調動學生的化學學習積極性,就要善于將化學理論教學與現實生活以及科學實驗聯系起來,通過組織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化學活動課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熱情,確保高中化學課堂的高效教學,讓學生在活動中對化學科目有全新的認識,這樣才能實現化學科目教學的意義。
一、高中化學活動課的簡要介紹
化學活動課是化學學科理論與活動課搭配的課堂,主要是通過學生主動探究、自主活動、直接感受或體驗等模式讓學生在第一時間內獲得相關的信息、數據和知識,讓學生在興趣的帶動下主動學習。化學活動課主要體現以下特征:主動活動、探究,整個課堂都是通過自行動手、活動、探索等方式進行,直接感受與體驗,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主動實踐等來感知與體會某一化學反應,屬于一種極為直觀、直接的學習體驗。學生通過實驗操作能夠獲得最為及時、直接、到位的信息,是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通過這種直接體驗式的學習,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特長,從而提升學生的化學科目學習能力,讓他們成為化學科目與化學領域的探究者。
化學活動課與理論學科課程之間相互促進,在相似的目標下展開教學,都是為了培養學生扎實的化學理論基礎、良好的實踐能力,學生通過化學活動課能夠鍛煉并培養自身的實踐動手能力,本著“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原則”開創一套全新的化學學習方法,學生經歷了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過程,能夠更加清楚、真實、準確地認識自然界各個元素、物質的性質,從而調動學生的化學學習積極性,并使其能在這一科目的學習中有所展示、有所收獲。
二、高中化學活動課的三種教學策略
(一)個人探究,直接體驗化學活動
個人活動主要是指通過教師的引導與指引,學生獨自開展的實驗活動,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自我創新能力、獨立創造意識,因為學生通過自行操作、實驗能夠獲得更為直接的體驗,也能一邊進行實驗活動一邊思考,這樣更能加深他們對化學知識的理解,逐漸培養獨立探究、自我鉆研的能力,這也是化學學科所需要具備的一種能力。個人探究活動的形式主要有:
一是生活小實驗。個人的能力和精力相對有限,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行進行化學實驗,設計生活化的小實驗,例如:鼓勵學生自己設計一個生活小實驗,設計實驗方案、分析實驗流程、操作等,并提供自行撰寫的化學實驗報告,同時,進行實驗操作展示等。具體的實驗包括:甜酒釀制、食鹽內部碘檢查、面粉中淀粉含量測試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化學小實驗的內容。
教師為每一名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獨立實驗的機會,可以將實驗過程帶入教學課堂,鼓勵學生自行實驗,并說出自己的實驗目的、原理以及實驗操作流程等,一邊面向同學展示一邊讓同學猜想實驗結果,達到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進而實現化學活動課的教學目標。
二是化學小論文。撰寫論文也是化學活動課教學模式之一,因為論文的撰寫是對之前所有化學實驗的總結,是對自身研究過程與結果的書面匯總。教師可以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空間,讓他們在周末閑暇時間做一些化學實驗,并自行總結化學實驗過程、結論等,通過實驗來發現問題,再通過實驗來分析與解決問題,逐步探究問題的解決方法,最終形成化學實驗報告。
這種寫論文的形式也是化學活動課模式之一,它能夠豐富學生的化學學習內容,也能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進而帶動整個科目學習的進步。
(二)小組合作,進行化學實驗活動
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組織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化學實驗活動,小組內部成員之間可以由優、中、差三種學生組成,各個小組的實力相當,實際化學實驗活動中要達到有特定的教學內容、時間等,具體的活動內容也要明確,例如探索性試驗、模具制作、實驗操作等。為了豐富小組學生的活動內容,可以設計不同的小組活動項目,如:營養小組 A 負責檢驗豆制品內部蛋白質含量,環保小組則負責檢測霧霾空氣的成分,藥品小組則負責利用產堿植物來制備酸堿指示劑,生活小組則可以利用化學溶液制作生活洗滌品等。
各個小組以自身任務為核心來開展小組實驗活動,并向其他小組演示實驗過程,并匯報實驗數據與結果等。
例如:環保小組負責繪出一個化學圖表,清晰地說出實驗目標、實驗過程,而且要制作出一個物質結構模型,同時也要明確實驗所需的用具、器材等。這樣其他小組就能夠對其實驗活動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從而作為觀眾時也就能更順利地跟隨小組實驗節奏與步伐來參與其中。
環保小組按照已有的實驗步驟與流程來逐步開展實驗,這樣就能確保實驗質量,也能讓其他小組參與其中,其他小組成員可以負責猜想與總結實驗結論,這樣也就完成了小組間的實驗互動、配合。
各個小組展示完各自的化學實驗后,各個小組間可以進行互評,從小組實驗的新穎度、實驗操作的標準性以及實驗結論等來評論一個小組的活動效果,這樣就能通過活動來調動各個小組的積極性,帶來良好的化學活動實驗效果。
(三)集體參與,豐富化學學習活動
高中化學活動課的開展不僅是個人活動的開展,也是集體性活動的展開,要重視學生間的互動配合,從而豐富化學活動課的內容與形式。集體活動可以將班級作為的單位,或者將全年級學生、全校師生作為活動范圍,教師要敢于創新、大膽創造,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讓學生能夠在活動中收到樂趣、收獲知識。
一是專題講座。專題講座是較為傳統、常見的化學活動課形式,只需要一個大教室、一個大屏幕以及一些學生就能進行。教師可以邀請化學屆的名人、研究者等來組織講座,為學生講解一些課外知識,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習自信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所講內容要盡量生活化、簡單化。例如:化學的發展史、最新研究進展、行業知識會、報告會等,可以向學生引進一些新理論、新知識等,讓學生逐步掌握化學科目的發展歷程,從而對化學科學產生全新的認識和理解,這樣學生的學習勁頭才能更充足,才能更好地配合化學科目教學。
二是實地參觀。化學活動課程的開展不局限于課內與教室,可以嘗試組織學生走出教室、走向現實生活,走向同化學學科十分貼近的區域、場地,如化工廠、食品藥品加工廠等。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參觀軋鋼廠、水泥廠等,讓學生親眼看見一些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生產、加工、制作過程;也可以帶領學生走進氯堿加工廠,讓學生眼觀如何電解食鹽。通過實地參觀將課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同生活、工作實踐等結合起來,能夠讓學生更為深刻地領悟到化學學科的價值。或者帶領學生走進科研單位、科研機構等,讓學生親自參與或親手操作霧霾空氣中的成分監測過程,整個參觀過程中最好由專業的技術人員、科研人員提供專門的、專業化的指導,這樣既能體現化學知識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又能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要求學生寫參觀總結、實驗報告等,真正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
三是觀看影片。高中化學活動課教學還可以延伸至影片觀看,也就是通過向學生播放電影、視頻等方式來引導學生,讓學生陶醉在化學物質世界中。例如:宇宙中的化學反應、各種原子、分子等的微觀內部構造、各類物質的形狀等,通過觀看化學影片讓學生產生一種形象的感受,使他們認識到化學世界的奇妙,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化學學習積極性和興趣,使他們能夠主動地參與化學學習。
四是課后競賽。以競賽的形式來組織相關活動,讓更多的學生都參與到化學競賽中,通過競賽來夯實學生的化學基礎知識,并深入開發學生的智能、智力,不僅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應變能力,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在競爭對象的帶動下,一些學生能夠主動學習、加快進步。例如:可以采用化學知識搶答的形式,組織搶答競賽,學生分組來搶答化學題目,自行說出其中的理論知識,以此來強化學生的化學基礎知識;或者采用智力競賽的模式,讓學生通過有獎競賽、智力發揮等模式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以此來訓練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從而促進化學活動課高效、有目標、有針對性地展開。
【參考文獻】
[1]周 靜.化學活動課程的實踐與思考[J].化學教學,2012(10)
[2]蔡前德.高中化學實驗操作能力培養的探討[J].文本教育,2015(10)
(責編 羅汝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