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遂平
【摘 要】本文基于概率統計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聯性,提出通過導入生活實例、組織生活游戲、做好生活統計、解決生活問題等策略,以增強學生的好奇心、真實感,培養學生實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高中數學概率統計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概率統計 生活元素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2B-0143-02
概率統計部分是高中數學知識模塊的重點模塊,在高考中也占據一定的分值比重。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反饋概率統計知識內容相對生澀難懂,實際做題時也抓不著頭腦,因此出現興趣低下、學習動機薄弱等問題,這些都可能影響學生的數學科目學習效率,從而影響概率統計模塊的得分。對此則可以嘗試融入生活元素,以此來帶動學生高效地進行概率統計學習。
一、現實生活與概率統計知識的聯系
數學是一門自然科學,是對自然規律、數量關系等的概括與把握,學生學習數學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科學地利用數學規律來解決問題。事實證明,現實生活中,概率統計知識無處不在,為概率統計學習創造條件。例如,現實生活中的抽獎中獎問題、考試及格率、一個工作單位的工作業績、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等都涉及概率統計知識,只有掌握了概率統計的基本原理、規律,并能熟練地掌握與運用,將其同現實生活、現實問題等結合起來,才能有效地利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提高知識利用效率。
現實世界是數字的世界,現代時期也是數據時代,各行各業的經營、運營都充滿著數字、數學關系,尤其是一些統計性的數據涉及概率、統計方面的知識,這可為學習概率統計知識提供鮮活的例子,使更多的學生都能意識到概率統計知識在實際學習中的意義,從而更加努力地學習。
現實生活與概率統計是密切相關的,一些現實問題、生活問題等可以通過概率統計的數據關系、數學知識來解決。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向學生明確二者之間的關系,讓更多的學生認識到概率統計知識學習的意義,通過列舉生活實例來組織學生運用概率統計的相關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使學生學好概率統計知識,同時也為學生學習這個重要的知識點創造有利的條件與學習環境。
二、融入生活元素的高中數學概率統計教學策略
(一)導入生活實例,激發學習興趣。要將生活化的元素融入高中數學概率統計教學中,就需要從課堂導入環節入手,通過引入生活實例來向學生展示概率統計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從而使學生對概率統計知識感興趣,并意識到學習這一知識的重要性和意義。因此教師要善于聯系現實生活,盡可能地把學生最為熟悉、最為關注的生活實例列舉出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身邊,并將之巧妙地導入課堂,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教師在開課前,列舉身邊的簡單實例。“同學們,我們剛剛經歷一次考試,考試中的單選題,有四個選項,在你們不會做的情況下,如果隨意選擇,那么你們選對的概率是多少呢?”同學們聽到這個實例就會陷入思考,一些學生脫口而出,當然是 25%。此時,教師可以繼續問:“為什么是 25% 呢?怎么計算得出的?”對于這一問題,一部分學生能夠給出清楚的解析過程,然而,其他學生則可能陷入猶豫狀態。對此,教師則可以繼續提問生活中的問題。“同學們,現在有 6 名同學要參加配對詩朗誦,如果兩人一組,那么一共能夠分出多少組呢?A 同學和其他同學組合在一起的概率是多少?如果 10 名學生呢,100 名學生呢?”學生聽到這一系列的生活問題都會進行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對于小數字的問題,學生可以借助笨方法計算,然而,如果對 100 名學生進行分組,學生則顯得力不從心。對此教師可以引入“概率統計”的知識,并告知學生通過學習本節課的知識就能解決問題。
這樣學生將帶著強烈的好奇心、探索欲望走進概率統計知識學習中,自覺地產生學習欲望,積極地學習。
(二)開展生活游戲,活躍課堂氛圍。數學學科看似是一個生澀、抽象的學科,然而,數學領域中奇妙的數字關系、數學規律等也可以被人們利用,教師如果能夠巧妙地將概率統計的數學關系運用在生活化的游戲中,為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那么就能夠激發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使學生在一個生活化的課堂中自然而然地學習和掌握概率統計的規律和知識。
例如,在學習統計知識時,教師可以將學生集中起來分成若干小組,并給各個小組準備好道具,分別為一個乒乓球、一個籃筐,要求各小組單個學生向籃筐內拋擲乒乓球,要求球必須通過在桌上彈跳后進入籃筐,各小組成員若能讓球彈跳進入籃筐則可以加一分,相反,則不計分,每個學生限制投球三次,而且要在有限的時間內來投球,通過投球、計分等來計算各個小組成員的投球投中比率,以及各個小組的投球成功率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掌握了乒乓球的投球技巧,而且懂得這個游戲包含統計和概率的相關規律和知識。這樣寓教于樂,將學習與生活、游戲相結合,能夠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借助生活化的活動來組織教學課堂,活躍教學氣氛,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更好地參與知識學習中,將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變為形象、易懂,從而更好地帶動學生高效學習。
(三)做好生活統計,培養實踐能力。融入生活元素的高中數學概率統計教學應該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既需要積極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統計能力等,又要培養學生學會借助數學概率統計的相關知識和規律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更好地完成概率統計學習的任務,提高實踐能力。
例如,月考成績出來之后,教師向本班學生提供成績單,讓學生利用這些原始數據、信息等來進行統計,求出平均成績、成績中位數、最高分、最低分以及各分數段的人數等,以此鍛煉學生的統計數據能力,學會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統計問題。
比如,教師也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生活中的關統計的小問題,然后讓學生進行統計。如,現有 5 本書,其中有語文書 2 本,數學書 2 本,物理書1本,如果隨機將它們并排擺放到書架的同一層上,那么同一科目的書都不相鄰的概率是多少?
當學生看到這個貌似簡單的生活化問題時,就會思考,然后運用數學中的排列組合知識和概率公式進行計算,找到問題的答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動手將這 5 本書進行并排擺放,檢驗計算的結果是不是正確。這樣通過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方式,學生就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四)解決生活問題,掌握相關知識。現實生活中的概率統計問題隨處可見,教師可將一些有趣味性的生活實例引進教學課堂,讓趣味實例同概率統計知識聯系起來,促使學生饒有興致地學習、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生活中,多數學生對抽獎游戲十分感興趣,抽獎更是普通老百姓十分熱衷的游戲模式,每個抽獎人幾乎都抱著僥幸的心理去參與抽獎游戲,然而,對自身的中獎概率卻未曾有所考慮。對此,教師則可以將其納入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列舉一個與抽獎相關的實例,鼓勵學生分析中獎概率。例如,一個商家搞有獎促銷活動,在一個紙盒箱里有 1000 個小球,分別寫有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無獎,其中,一等獎 10 個,二等獎 20 個,三等獎 30 個。如果你是一個抽獎人,那么你中獎的概率有多大?抽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概率又分別是多少?作為抽獎人必然有先后順序之分,那么先抽獎的人比后抽獎的人中獎概率更高嗎?
這些問題是學生現實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也是每一個抽獎人十分感興趣的問題。學生會津津有味地投入分析,利用概率統計的相關知識計算中獎的概率,使學生對抽獎這一類活動有新的理解和認知,從而用新的眼光來審視抽獎活動,揭示抽獎的奧秘,這無疑達到了概率統計教學的目標。
融入生活元素的高中概率統計教學是一種較好的教學方法,讓一個看似難懂、生澀的知識變得更加簡單、易懂,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從而使學生對這一知識模塊有新的理解和認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潘金珠.讓學生在現實生活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J].廣西教育,2004(13)
[2]王亞運,徐章韜.用生活事例解釋高中概率統計中的某些原理[J].中學數學雜志,2016(3)
(責編 盧建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