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芳

【摘要】“思維導圖”這一概念是在上世紀60年代由英國學者東尼·博贊提出。思維導圖是一種可視化的發散性思維工具與學習方法,可以廣泛應用于學習、思考、記憶、創造中。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占據了至關重要的地位,盡管老師與學生都投入了大量精力,但成效并不顯著,詞匯仍作為英語學習的主要障礙困擾著大部分學生。因此,初中英語老師在課堂上將思維導圖與詞匯教學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有效的記憶單詞不失為一個有效的方法。本文通過簡要分析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當前存在的問題,探析思維導圖在詞匯教學中的應用,找到提升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方法。
【關鍵詞】思維導圖 初中英語 詞匯教學
引言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中,詞匯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老師在詞匯上主要強調記憶與聽寫,忽視了對詞匯的發散記憶,使得師生盡管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但詞匯記憶的情況并未有所好轉,因此,引入一種新的記憶方式在現階段十分重要。實踐證明,將思維導圖運用于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更高效記憶單詞,減輕學生壓力。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
思維導圖這一概念是由英國著名教育家東尼·博贊在20世紀60年代最早提出。思維導圖起初旨在改善學習者的學習方式與提高學習效率,但在當前已廣泛運用于學習、工作、生活中。思維導圖是指從一個詞匯出發,根據詞匯關鍵詞的分支,再利用圖形、文字、顏色等多種手段對詞匯進行更為直觀的書面演繹,讓人們的大腦更易思考與接受的一種思維工具。與此同時,思維導圖改變了概念圖的扁平化結構記憶方式,采取了一種更為直觀與立體的樹狀結構對詞匯進行記憶,這種方式效果更為顯著。
二、現階段對思維導圖的研究
思維導圖從誕生之初就引起很大的爭議,到目前為止,各國學者也從未停止過研究的步伐。當前,國外許多國家對思維導圖已有了較為成熟的研究,在學校中還將思維導圖列為學生的必修課程,主要用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包括:英國、新加坡、美國等。除此之外,思維導圖在大學中也得到廣泛使用,用于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并且已經取得較好效果。在我國,思維導圖也有了一定的應用,許多高等院校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培養學生。同時,思維導圖在公司管理中也開展了部分的試點,用這種從主體出發,發散分支的模式對企業進行管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與核心凝聚力。從當前的試驗情形看,思維導圖具有強有力的生機與活力,可以廣泛運用于工作、學習、生活中。
三、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特點及現狀
當前我國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主要是詞匯、語法等,旨在培養學生在英語上的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其中,詞匯作為英語學習的基礎,只有在掌握了一定數量的英語單詞后,才能繼續更高層次的學習。但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中,老師過多的關注詞匯的表層記憶,沒有讓學生利用發散的思維去學習。在這種方式下,學生往往采用一種“速記”的方式背單詞,對詞匯的記憶時間持續較短,不利于學生的長期學習。例如:大部分的初中老師都會采用“聽寫”的方式檢測學生對詞匯的掌握情況,學生為了完成任務,往往在聽寫的前一天連續花幾十分鐘或幾個小時背單詞,這種方法使學生在短期內可以熟練的記憶單詞,完成第二天的聽寫,但是幾天后,學生便會一定程度上忘記這些單詞的詞性與意義,不利于學生的長期學習。
此外,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主要是為了應對應試教育,老師在教學時多注重于學生的讀與寫,而較多忽視了學生在聽與說上的技能,許多學生在初中時學的是一種“啞巴英語”,對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產生了不良影響。例如:Desert這個單詞在不同的詞性下有不同的讀音,名詞時讀 [dez?t] 沙漠的意思,如the Sahara Desert;動詞時讀 [diz?t] 荒蕪的意思,如a deserted place。但是大部分學生由于不喜歡張口“讀”英語,導致他們只是大概了解單詞有兩個不同意思,而沒有掌握兩種讀音。
四、思維導圖在課堂上的優點
1.思維導圖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初中生而言,思維導圖是一個新鮮事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思維導圖改變了傳統的記單詞模式,不再是一個一個零散的記憶而是由一個中心詞出發,采用發散的思維去記憶,這對于正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來說是一個極具新鮮感的挑戰。例如:在學習way這個單詞時,老師可以讓學生以此為中心,進行比賽,通過聯想其他與way相關的詞匯,為這個基本單詞添枝加葉,包括driveway、expressway、freeway、underway等。學生為了贏得比賽就會在課上發散聯想更多的詞匯,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詞匯的了解。
2.思維導圖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思維導圖要求學生在腦海中構建一個屬于自己的樹形知識結構,在最大程度上激活自己的思維,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學生在看到下面的music時,它會自動聯想到不同的音樂種類,包括Jazz、pop music、rap和country music等。
五、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詞匯上的應用
1.利用思維導圖掌握新單詞。在初中英語學習中,學生會接觸到大量新的詞匯,即使是以前學過的單詞,也可能會有新的詞性與意義。這會使學生在詞匯掌握上產生一種恐懼感,害怕去記憶新的東西,不利于學生的長期學習。這時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在英語詞匯中大部分的單詞是由形式變化而引起意義變化,學生只要利用好思維導圖,發散自己的思維,便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學習inport(進口)這個單詞時,可以想到port(港口)這個詞已經學過,新詞只是在前面加上in這個表示出的單詞,我們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猜到import的含義,還可以聯想到export與之相對。這就是在原有的詞匯上添加“枝葉”,延伸學習內容。
2.利用思維導圖分辨相似詞。許多英語詞匯在拼寫時大同小異,只存在細微的區別,這時,充分利用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對這個區別產生強烈的印象,達到熟練區分不同詞匯的效果。例如:adapt(vt.采取;批準;收養)和adopt(v.適應)這兩個看上去極相似的單詞,它們只有中間的那個a和o的區別,其他都是一樣,學生在記憶時容易混亂。但是利用思維導圖可以想到,apt是一個形容詞,主要指適當的、適應的,而opt是一個動詞,只要指選擇、挑選。學生可以發散性的想到在收養孩子時一般都會經過挑選,便可以記憶住adapt有收養之意,學生便可以更清楚的記憶兩者的區別,減少了今后犯錯的機率。
3.利用思維圖掌握不同詞根。在英語詞匯中,利用詞根記憶單詞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方法。大多數的英語單詞在加上一個詞根時會產生不同的含義,在思維導圖中利用詞根記憶法可以減輕學生記憶單詞的困難。例如:in這個前綴具有不、否、非的含義,在學習時,讓學生以in為出發點,發散思維,思考以前學過的in開頭的各種詞匯,還可以繪制一份思維圖進行分組,這時,一些看似沒有聯系的詞匯也顯現出固有的聯系,包括在Formal前加上in就成為Informal(非正式
的),在Side前加上in就形成Inside(內部、里面),便于學生掌握不同形式的詞根。
六、結語
對于大部分的初中生而言,英語學習的詞匯是一大難點,在學習時經常會感到力不從心,甚至有時會出現事倍功半的現象。因此,找到一個有效的記憶詞匯方式至關重要。就詞匯學習的特點來看,初中英語學習的詞匯往往是以單元為結構,即一個單元一個主題一個中心詞的方式,這種方式正適用于思維圖的學習模式。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單詞記憶,可以讓學生在腦海中構建一個屬于自己的樹形知識結構,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為“樹干”補充“枝葉”,使之花繁葉茂,這時學生對于詞匯的掌握也會有一個質的提升與飛躍,為今后的長期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谷曉娜.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單詞教學中的應用[D].陜西師范大學,2014.
[2]汪玲玲.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分析[J].中學教學參考,2014,16:47.
[3]雷慧婷.論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5.
[4]孫洪芳.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的實證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