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燕梅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可以看到,部分學生在寫作時毫無興趣或無內容可寫,更嚴重的是有些學生對寫作出現畏懼心理。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情境作文教學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情境作文教學,既激發了學生的作文興趣,又取得了明顯的教學效果。在試論小學情境作文教學探究的過程中,希望探究出一條小學情境作文教學的高效路徑,并藉此進一步促進小學情境作文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作文;高年級;教學策略
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小學情境作文教學質量,是每一名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共同關注和關心的問題。針對以上情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創設游戲情境、創設想象情境、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小學語文高年級學生作文興趣。以下結合具體教學情況,分別進行介紹。
一、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小學語文高年級學生作文興趣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只是將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寫成板書,然后讓學生進行筆記抄寫。但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好奇心萌發的階段,注意力十分容易被感興趣的事物吸引。游戲本身就帶有趣味性和競賽性,可以說游戲某種意義上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與作文有關的游戲,最后讓學生用文字記錄游戲的整個過程。例如,教學100米沖刺比賽活動作文時,學生開始寫作之前,我就將他們帶到操場上,讓其自行分成A、B兩個組進行100米沖刺比賽,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即將開展的100米比賽所吸引,紛紛搶奪個子高的學生,很快學生就分好組了。一聲哨響,各就各位,比賽開始,A、B兩組的學生分別站在跑道起點上并擺出準備要沖刺100米的架勢,當我喊道“1”時,部分學生已經將其中一只腳后跟抬起來了,喊“2”時學生已經將腳全部抬起來了,接著,我吹響哨子,聽到我的哨響A、B兩組的學生,全部沖了出去,很快,B組的晶晶先到達的終點。緊接著,我大聲喊道:“停。”學生萬萬沒想到我會喊“停”,他們左看看右看看,我微笑著說:“今天我們根據100米沖刺比賽寫作文,在寫的過程中是不是要描述對方的神態?”學生說:“是。”之后,我問:“那你們剛才有沒有注意到自己小組和對方小組成員的表情呢?”學生紛紛回答:“注意到了。”那么,你們知道怎么寫這個作文了嗎?”學生紛紛回答知道了。此時,我便安排學生回到教室,進行寫作。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為學生營造了輕松和諧的作文學習氛圍,還激發了小學語文高年級學生的作文興趣。
二、創設想象情境,培養小學語文高年級學生作文思維能力
相關研究顯示,現階段部分學生對寫作有一種畏懼的情緒,因為他們對作文無從下手,長此以往就感覺作文學習枯燥乏味。再加上教師在評改學生作文的時,也是固定模板,對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并沒有深入分析,致使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成為形式。基于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規律和心理特點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對小學語文作文的興趣。如創設想象情境,活躍學生想象思維。想象是拓展學生寫作思路的有效形式之一,可以讓學生敢于表達內心所想。例如教授《湯姆·索亞歷險記》一課后,我要求學生寫一篇“和湯姆·索亞一起歷險”的想象作文,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扮演湯姆·索亞。我問道:“在湯姆這些冒險的經歷中,你覺得最驚險的是什么?歷險結果是什么?”學生說:“最驚險的是挖出了強盜‘喬埃埋藏的金幣,歷險結果成功。”接著,我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湯姆·索亞如何歷險。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使學生形成獨特的想象性作文風格,還培養了他們語文作文的思維能力。
三、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小學語文高年級學生作文情感
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現實生活就是學生最好的學習素材,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能將現實生活中的一切都化作文字,在作文時抒發內心情感,提高作文質量。例如教授《童年的發現》一課時,我讓學生講述自己的童年發現了什么事情,我話音剛落,小杰站起來說:“我記得我5歲那年,因為爸爸的工作原因,每天很晚才能回來,有一次我發現媽媽正在客廳等爸爸回家。”我抓住小杰的情感流露點,讓學生寫一篇關于自己爸爸工作的作文。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提高了學生作文的質量,還激發了小學語文高年級學生作文的情感。
總而言之,情境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重要的一種教學策略。它不僅要求教師對相關理論知識充分了解,還要求教師對情境作文教學理念加以重視,為學生創造真實可觸、靈活有趣的情境。基于此,教師應當注重加強情境作文教學理論知識學習,并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實踐工作進行總結和歸納,努力提升情境作文教學能力,使小學情境作文教學取到更好的效果,達到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覃恩明.小學情境作文教學策略研究[J].求知導刊,2017(36):102-103.
[2]李靈,佟莉玲.小學情境作文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2015,12(42):10.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