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玲
摘 要:實踐證明,自主學習可謂為全新的學習策略及學習方式,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化開展,自主學習實現了普及應用。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眾多教師未能正確認識自主學習,抓不住實質,摸不透內涵,進而造成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時難以獲得良好成效。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全面的理論指導下,明確自主學習依據,科學、合理地開展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教學,將自主學習的作用盡可能全面發揮出來。在此,將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自主學習進行簡要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自主學習
在小學階段,數學屬于重要的基礎課程,認真完成數學學習有利于學生文化修養的強化,使學生對我國數學知識的發展有著更為全面的理解。但是,一直以來,數學課堂氣氛所呈現出的狀態都是十分沉悶的,學生學習效率相對低下,導致其個性發展備受制約。基于此,立足自主學習模式的運用,能夠促使傳統意義上將教師教學作為核心的模式,轉變成將學生作為核心的自主學習模式。近些年來,伴隨著新課改工作的深化開展,自主學習滲透在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的小學數學課堂上,應強化實施自主學習,針對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展開全面培養,使之學習效率大幅度提高,奠定良好的數學基礎,意義深遠。
一、自主學習的作用
從立足教育理念這一角度來看,自主學習教育理念跟認知教育理念相互間存在著一定的對應關系,其均能夠基于人類情感教育來推動人的完善發展。其主要應用方式為,通過語言深化開展積極的勸導工作;基于形象方面讓人備受情感的感染;讓人的行為及活動備受影響并發生改變。在上述多種方式的運用下,能夠讓學生從思想方面認識并認同相關教育內容,進而在情感上產生共鳴,使其思想意識受到積極的引導。立足基本概念內容而言,自主學習是在對人的情感情緒變化關注的基礎上,使得教育影響對應作用實現全面發揮,促使人的情感內容趨于完善,使之所處情感空間更加廣闊且積極。與此同時,自主學習方式同樣能夠被看作是情緒機制的對應表現模式,其對于人的思維能力的發揮更為重視,能夠充分保障接受教育的學生以最好的狀態完成學習功能的顯著強化。
二、在數學課堂上激勵學生自主學習
在新課改背景下,學生占據著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嚴格遵循學生人本原則,強化學生自身自主學習意識,激勵學生充滿熱情地完成自主學習,這對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而言是十分關鍵的。因此,要求數學教師在實現自身對自主學習的全面理解并能夠熟練運用的同時,必須給予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強化高度重視。在具體開展自主學習的進程中,教師應結合各個學生的能力及成績等多項內容,針對學生實施科學合理的教學,引導并幫助學生完成自主學習內容,而后將自主學習情況上報給教師,讓教師全面了解每個學生是否能夠很好地完成自主學習。在學生認真執行教師分配的自主學習任務中,每個學生都需要了解自己要完成的任務,認真地獨立研究,進而使得自主學習更加有效,強化自身對自主學習的認識,提升自身自主學習能力,奠定學習基礎。
三、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將傳統意義上數學教學弊端全面摒棄,促使小學數學教學方式更為多元化,使得小學數學教學形式更加多樣化,摒棄過去將教師作為主體的單一化被動機械式的教學手段,使得學生能夠更為全面地掌握小學數學學習技巧,切記盲目的死記硬背,與此同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將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知識滲透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二者有效結合,便于學生自主對照課外進行查詢資料,結合課堂上學到的理論資料,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與全面指導,利于學生深化理解掌握自身所學。在整個課堂教育進程中,需特別關注教師跟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跟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深化教學內容學習,強化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明顯提高,有效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充分保障課堂教學的工作的優質完成和學生自主學習成效的獲得。
總之,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自主學習占據著十分關鍵的應用地位,其重要性不容忽視,其應用能彰顯出新課改的實質,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獲得到錘煉,進而更為專心地完成小學數學課程學習,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的深化開展。
參考文獻:
[1]李萬里.小學數學教學中自主學習法的應用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5).
[2]鄧圳.自主學習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6(7).
[3]劉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自主學習[J].文學教育(下),2016(9).
[4]殷素新.淺議自主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7(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