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娟
摘 要:翻轉課堂是指學生在課前觀看微課,在課堂上對不理解的地方進行討論的一種新型課堂,翻轉課堂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加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交流,可以把大部分時間用于解答學生的疑惑,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采用微課的形式可以把圖片和音頻相結合,學生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復觀看,大大提高了學生對課程的理解程度。從“學生自學微課,運用多渠道解疑”“課中知識探究,梳理匯總知識”“課堂知識檢測,鞏固新知”“課后內化延伸,思考并解決問題”四個方面入手,就小學數學翻轉課堂進行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相對于傳統課堂有很多優勢:在翻轉課堂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在課堂上,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對問題進行探究,學生可以和同學進行交流,評價方式也更加多樣。翻轉課堂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合作探究能力,通過交流、反思,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成為課堂學習的主角。
一、學生自學微課,運用多渠道解疑
在翻轉課堂中,教師根據教學重、難點制作這節課的微課,學生觀看教師事先錄制好的視頻,掌握這節課的基礎知識。在聽微課的過程中,學生對于沒有聽懂的知識點要做記錄,帶著自己的收獲和疑問進入到課堂中。學生聽完微課后,要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單,對微課中提出的問題在QQ群中進行討論,并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教師根據學生不懂的問題在課上進行重點講解。
例如,在講“長方體和正方體”這節課時,我運用了翻轉課堂。制作了一個10分鐘左右的長方體與正方體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課前觀看。在微課中,我展示了長方體的圖片,并讓學生觀察長方體有幾條棱、長方體有幾個面,長方體有多少個頂點?我讓學生觀察正方體有幾條棱、幾個頂點。并想一想,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在微課的最后,我問學生怎樣計算長方體的棱長和呢?學生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已經掌握了這節課的部分基礎知識,在課上環節只需要對不懂的問題進行討論。
二、課中知識探究,梳理匯總知識
在課堂上,學生交流課前的學習情況,討論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小組討論本組的困惑,教師要走到學生中間,記下小組存在的疑難問題,并整理這些問題。在學生討論的時候,對于不懂的問題,教師要給予幫助,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在課堂上進行講解。教師組織小組匯報自己組典型問題的解決方法,其他組進行補充。
例如,在“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翻轉課堂的課上環節,我把4個學生分為一組,就微課的內容進行討論。組內的同學最后要對微課中提出的問題給出答案。學生探討出: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6個頂點,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不同點是:面的形狀、棱的長度不同。在研究長方體的棱長和時,有的學生說:長方體的棱長和就是將每條棱相加。我讓他們一組為單位,仔細觀察長方體的棱長,看有沒有更加簡便的算法。學生仔細觀察后發現長方體有4個相等的長、4個相等的寬、4個相等的高,用(長+寬+高)×4就可以算出長方體的棱長和。通過小組探究,學生基本掌握了這節課的重點知識。
三、課堂知識檢測,鞏固強化新知
在小組討論、課堂講解完成后,教師要圍繞教學目標設置一些練習題,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幫助學生梳理這節課的基礎知識。知識檢測環節能幫助學生將碎片化的知識構建成較為系統的知識,教師所出的練習題目要注重歸納和概括,讓學生在完成練習后總結這類型題型的解決方案,做到舉一反三。
例如,“長方體和正方體”這節翻轉課堂,在學生討論完長方體的棱長和計算方法之后,我出了2道題目,讓學生計算長方體的棱長和。(1)一個長方體的長是8厘米,寬是6厘米,高是5厘米,這個長方體的棱長和是多少?(2)長方體的所有棱長和是72厘米,長是8厘米,寬是6厘米,問長方體的高是多少厘米?我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學生很快算出第一道題目:棱長和=(8+6+5)×4,第二道題目,有些同學有疑惑,我進行引導:可以先算出四個高的總和。學生想出了72-(8+6)×4=16,用16÷4=4得出高為4厘米。通過知識檢測,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幫助學生靈活地運用知識。
四、課后內化延伸,思考并解決問題
到此環節,學生的疑問基本解決,學生對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基本掌握。教師在這一階段,可以給學生出一些具有挑戰性的題目,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感受到成功并建立自信。教師可以使學生以組為單位,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幫助學生鞏固與生活的聯系。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要運用翻轉課堂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教師要提高自身制作微課的水平,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解答疑惑,讓翻轉課堂更好地推動數學教學,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此外,翻轉課堂還需要家校合作,家長要監督學生按時觀看微課視頻,營造積極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促進學生主動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盛麗慧.淺談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17):142.
[2]夏學姣.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5):70.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