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曉萌
摘 要:新課標要求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能對其中的寓意和意境有所領悟,這種學習方式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還能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從而達到學習能力的提高。主要基于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對小學語文古詩詞傳統教育方法提出一些新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
一、體會詩詞的美感
因為時間距離較遠,且語言使用的差異使現代學生對于我國傳統的古詩詞的興趣不大,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入一些新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果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學生并沒有意識到詩詞中要表達的含義,古詩詞對學生就沒有吸引力,教學效率下降就成為正常現象。
重要的是讓學生欣賞朗誦,理解背誦。因為小學生的思維是非常活躍的,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記憶力也處在最強的階段。教師在教學生小學語文古詩詞時應要求學生背誦和朗讀。讓學生在朗誦古詩詞的同時發揮充分的想象力,引導學生進入詩詞的情境,同時在朗誦的同時注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作者寫作的心態,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在古詩詞學習過程中對古詩詞的理解更加深刻,對詩詞理解了才能融入情感,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小學生在學習小學語文古詩詞的同時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使學生對詩詞的理解更加深入。
二、合理聯想,深入理解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古詩詞意境的重現,以幫助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與感悟。例如,在教《游園不值》時,我們首先要讓學生明確這是一首描寫春天的詩詞,幫助學生找出其中描寫春天特點的字,然后再根據詩詞的情景進行深入的討論,幫助學生根據詩詞中例如“一枝紅杏出墻來”一句進行情景想象:因為門久久不開,作者進不去,只看到一枝紅杏。想象一下院子里還有什么景色。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閱歷,會想到院里迷人的春天景色,有的學生還能想到一群群的蜜蜂在采蜜,花間還有蜻蜓和蝴蝶的身影,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從而由一枝紅杏想到了院子里的滿園春色。
再如在講唐代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李白詩詞中關于廬山瀑布震撼人心的場景,讓人感覺瀑布仿佛從天上而來流下人間,讓學生感受一下香爐峰上紫煙縷縷升起環繞香爐山的如似幻的感覺。這不但是詩人對現實的描寫還通過想象完成了瀑布的直觀與震撼。因此我們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將詩人當時所處的場景幫助學生透視出來,這樣學生就如置身于當時的情景當中,感受到詩詞中的情景,學生還會更好地理解詩中的意義,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三、情景分析,深入作者情感
因為古代文體的表達形式,古代詩人往往會用詩詞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因此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講解,只有這樣才會幫助學生深刻地領悟作者當時的所感所想,這樣就能使學生對于古詩詞更感興趣。教師從整體的角度去講解古詩詞,便于學生分析整首詩,能更好地了解作者對于情感的流露。例如在《七步詩》中曹植用豆莖與豆子表達了對于當時骨肉相殘的憤怒和心中深深的無奈。我們可以從這首詩的背景幫助學生理解作者對當時社會的無奈與不滿,這樣學生就會更好地體會到的情感。也正因此,學生可以通過作者前段的比喻與后面的直接表達完成對詩人情感世界的表達。
四、拓展延伸,感悟意境
小學詩詞教學中教師需要幫助小學生感悟詩詞中的意境,提高小學語文古詩詞的興趣,幫助小學生感悟古詩詞描繪的意境是現階段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重要宗旨。因為學生的理解能力限制,使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無法真正體會到其中的意境美,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就顯得非常重要,教師的主要作用就是調動學生主動探索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通過積極主動地幫助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激起幼兒的教學興趣,才會引起學生在學習古詩詞學習的興趣。在古詩詞教學活動中,教師不應當只看重學生對古詩詞的本身字面意思的理解,還應當幫助學生加強對古詩詞開展拓展延伸,借助古詩詞完成對小學生的思想教育。我國古詩詞的題材廣泛,而且一些作者的思想因為他們生活的環境與年代相符,表達的思想也大體相同。因此,教師可以對相同題材或者相同感情的古詩詞進行總結歸納。對一些相似的古詩詞進行整合,同時可以根據主題進行對比性教學。通過這種方式便于小學生理解詩詞的含義和其中的意境,幫助小學生總結與歸納表達相同感情時運用的詞語。因為小學的古詩詞中對每一類似的詞只收錄一首,如果涉及了就可以將其他相關聯的古詩詞都查出來,幫助學生進行合理的歸納與總結。這樣不但能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還會讓學生在這些詩詞的對比中了解不同的時代與不同的詩人的作詩的風格,只有這樣才會讓學生對詩有更加完整的了解。另外還要幫助學生對古詩詞的意境與效果加強理解與體會,這時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將古詩詞營造的氛圍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又能提高小學語文古詩詞課堂教學的效率。
綜上所述,小學生學習古詩詞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在教授古詩詞的時候,語文教師需要利用古詩詞培養小學生的審美情趣,加強小學生對古詩詞進行理解與感悟。要想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效率,教師應采用“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的方式。激發學生通過相應的古詩詞對詩詞當時的生活經歷的回顧,只有幫助學生回顧詩人生活的過程,學生才可以根據詩人詩中的詞語撿拾生活的精彩片段,才能夠更好地感悟詩詞意境。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在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中理解詩詞的含義,讓學生深刻理解古詩詞所表達的意境。
參考文獻:
魏明林.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J].快樂閱讀,2013(19).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