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銳
摘 要:將智慧學習的策略引入各個科目的學習過程中,勢必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更大的主動性,最終學習的效率也會變得更高。而廢除傳統“填鴨式”的學習方式,智慧學習的策略能夠讓學生的聽、說、讀和寫的能力都有所提升,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而自從將智慧學習的理念引入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后,其效果也就變得越來越好。
關鍵詞:小學數學;智慧學習;學習策略;策略探微
自從新課程的標準被實施之后,人們都在努力地使整體課堂的教學效率變得更高。而從多年小學數學學習的經歷來看,多數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是很高,因此其教學效果也不是很好。很多小學生只是在課堂上機械地按照老師的教學步驟在走,但是其聽、說、讀和寫的能力遠遠不夠。這樣導致的最終結果就是教學效果不佳。而在數學智慧型策略感召的環境下,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聽、說、讀和寫的能力成了大家都非常重視的問題。
一、小學數學“傾聽”的策略
在教學“人民幣”的概念時,老師要讓學生清楚地知道分、角和元之間的關系,并讓他們學會換算。例如,同學小李說“10個一角就是1元,10個1元就是100元。”而這時,老師恰好觀察到同學小王在上課的過程中并沒有專心聽講,于是喊小王起來回答:“剛剛小李同學的回答究竟是否正確呢?”小王表示自己回答不出來。而這就是沒有認真傾聽的表現[1]。而所謂的傾聽指的就是眼到、耳到和心到。你的眼睛要時刻盯著發言人,用心思考別人的話語,腦子也要密切配合。之所以同樣的老師花費短短45分鐘的一節課,而學生收到的效果是不同的。最根本的就是有的學生懂得在學習的過程中去傾聽,將老師和別人的發言內化成自己的知識。作為一名小學的數學老師,一定要引導自己的學生在課堂上學會聽講,一方面在課堂上注意培養學生的傾聽意識,另外一方面尤其要注意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
二、小學數學“訴說”的策略
學生之間的認知本身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的。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其實每個學生自身的探究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很多小學生都會出現在課堂上表述不到位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其思維能力非常有限,又或者是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懶得去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此時老師越要鼓勵學生學會去戰勝困難。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就是要培養小學生說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東、南、西、北”概念的過程中,有的學生非常積極地說出了,我坐的位置處于教室的西北角;我坐的位置處于教室的東南角;我的家在學校的西面等。學生在學會了相關知識之后,馬上就學會了全方位的方向判斷。還有的學生說出了:“我覺得位置所指的是物體所占據的地方,而方向指的就是東、南、西和北四個方向。”通過學生這樣一次次大膽的表達,老師往往也能夠更好地明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還有的學生在學習線段和直線的概念時,在老師說出:“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的言論之后,很多學生說出了:“線段是有界限的,而直線是沒有界限的。”這樣的言論。很多學生在學習角的概念時,又說:“角的大小只跟其張開的大小有直接的關系,和其邊的長短沒有直接的關系。”“平角看上去就好像一條直線,總共是180度。”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的語言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語言,小學生在表述的過程中要盡可能準確而精練地進行表述。還有的女學生在學習幾何的概念時,難免會覺得理解困難。而此時如果能夠及時地說出自己的困惑,相信也就能夠及時地獲得幫助。例如,很多女學生會說出:“老師,我很困惑,為什么長方形在旋轉之后就會變成圓柱體?”老師其實可以在課堂上及時給學生進行解答。而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也正是賦予學生“訴說”策略的最大的好處。
三、小學數學“讀”的策略
不僅在學習語文之類的文科類科目時需要閱讀。如果想要將數學做好,那么培養數學的閱讀能力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很多時候小學生的數學題目做不好,往往是由于其審題不到位的,而這個過程中,對數學語言的閱讀能力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例如:“客車每小時行駛85千米,比貨車快15千米,貨車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在這道題目中的“比貨車快15千米”,到底講的是誰比貨車快呢?而很多小學生因為理解能力有限,很難知道在行駛的過程中是誰快和誰慢。只有讓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將題目讀出來,并在之后更好地進行審題,才能夠更好地幫助他們理解題意。而所謂的讀題,老師也可以讓學生在讀題的過程中,將相關的字句圈起來,時刻提醒自己注意。在做數學題的過程中進行“讀”,指的就是讀懂數學的語言。數學題目不同于其他類型的文學作品,其內部并不存在非常優美的文字,而多數是一些抽象、理性和比較枯燥的內容,整體的內容也不能夠很好地吸引讀者。而在選擇題中也有類似“不是”“不屬于”和其他種類的否定詞,如果學生沒有很好地進行審題的話,很可能在之后就會做錯題目。
四、小學數學“寫”的策略
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要學會用特有的數學書面語言和文字符號更好地表達自身的所思所想。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其課堂記錄和作業練習都顯得非常重要。但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很多小學生普遍認為不需要進行書寫,只需要通過做題便可提高成績。
例如,在學習“垂直與平行”一課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先寫出那一章節的有關概念,之后再用圖形在相應的位置標記出來,最終用箭頭將各個關鍵的知識點都有效地連接起來,最好能夠讓小學生用自己的理解組成一幅知識構成圖。這樣所謂的書寫方式往往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思維,從而使得他們本人的思維變得更加靈活和深刻。而在之后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通過全面羅列一些數學的知識點來更好地進行智慧學習。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更加注重“聽、說、讀、寫”各個環節的知識,并讓這每一個環節都能夠貫徹到數學的學習過程中,這在當前小學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這也和“智慧學習”的理念不謀而合。
參考文獻:
[1]孫惠芳.淺談新課標下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5(3):128-132.
[2]張瑞.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J].快樂閱讀,2016(3):28-3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