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方敏
摘 要:要想建立學生完整的“數據分析活動”,必須得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數學活動當中:當學生經歷了收集、整理數據,描述和分析數據的全過程,進而便可以在數學課中將數學實踐轉化為實際經驗,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對數據的分析觀念。以下就是探索過程的實踐方式:創設數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試圖收集數據的意識;努力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掌握收集數據的方法;給學生提供不同類型的信息,培養學生良好的發散思維,學會運用多種手段整合篩選描述信息;思維過程得以合并,培養學生信息整合能力,關鍵時刻做出合情合理的決策;拓寬知識視野,逐步增強學生的隨機觀念,從而優化正確的決策。
關鍵詞:數據分析觀念;收集數據;發散思維;隨機理念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稿)》指出了統計的核心內容就是數據分析,其將實驗稿中的“統計觀念”改為“數據分析觀念”。要想讓學生對數學課產生濃厚的興趣,必須增加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讓數學活動成為學生進步的重要方式。讓學生在親身收集數據、整理數據、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當中,建立“數據分析觀念”,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的數學活動經驗,從而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那么如何在數學教學活動過程中發揮這一關鍵性作用,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和分析能力呢?以下是我的體會。
一、創設數學情境,使學生產生興趣,思考需要收集的數據
要想在教學過程中體現統計教學的價值,教師要選擇學生真正關心和感興趣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對統計分析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選擇了一個孩子們在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夏天即將來臨,為了關愛學生,保護學生的視力,學校組織老師們在每個教室的右側玻璃窗上掛上窗簾,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免受被刺眼陽光照射的危害。已知窗簾有4種顏色,白、藍、粉、黃,同學們覺得哪種顏色最合適?”老師剛把問題說完,同學們已經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情緒,紛紛舉手,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有的同學還和前后桌進行了激烈的討論,看來這個小問題已經在課堂上引起了大反應,已經成為學生關心的問題了,有幾個學生忍不住站起來回答問題,他們各自說著自己的想法,能看出來,對這個問題的興趣很濃厚。然后,我又問了同學們:“一個人的答案可以代表所有人的答案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不能。”那要怎么知道一種顏色是大多數同學喜歡的顏色呢?有沒有辦法得知?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而不語。看著大家不知所措的樣子,我暗示了學生:“能否運用統計的方式進行全校范圍的調查?”同學們說:“那我們是否能在一節課之內完成全部調查?”“是否需要去附近的學校也進行調查?”同學們慢慢通過這些問題認識到要想順利解決問題,必須收集整理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通過這些數據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全校大多數學生喜歡的窗簾的顏色,從而明白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數據分析的重要性。
二、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學會數據收集
在統計活動中不能讓學生變成按程序和指令實踐的操作工,而是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并以正確的方式進行引導。把統計融入解決實際問題當中,有利于學生逐步形成統計觀念。接著上面的問題繼續往下說:“你怎么知道喜歡每種窗簾的人數有多少人呢?你想用什么辦法又對又快地知道答案?”大家可以在我們班級范圍之內舉手表決自己的喜好。“大家舉手表決,老師來數數。”“好的!”“每位同學只能選擇一種顏色舉手,請大家先想好再舉手。”“下面我說顏色,喜歡這個顏色的同學,請舉起你的小手來!”在此過程中,做到尊重學生的選擇,學生愿意選擇哪個顏色就選哪種顏色,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后面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提供依據。
三、提供不同類型信息,培養良好的發散思維,學會整合篩選描述數據
有相關數據顯示,多樣化的早期經驗,有利于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興趣,老師可以運用拋出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記錄數據。“同學們,你喜歡用什么方法表示每種顏色的窗簾喜歡的人數有多少呢?同學們踴躍表達著自己的想法,有的畫“正“字”,有的畫“○”,有的畫“√”,有的畫“△”,有的畫“×”……然后數一數每種顏色的人數。然后請學生講出每種記錄方式的優點,然后學生自然地意識到“正”字法記錄的優勢,便于統計又簡單快捷。在方法上對學生加以指導,可以使學生在統計過程中減少很多麻煩,又可以點燃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以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四、拓寬知識視野,逐步增強學生的隨機觀念,優化正確的決策
當學生具備了從統計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擁有了運用統計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在收集、整理、描述、整合過程中做出合理的判斷,表明學生已經養成了良好的數據分析觀念。學生運用數據做出的判斷,只適用于一定范圍之內,并非放之四海而皆準。經過統計我們不僅知道喜歡藍色窗簾的人數最多,而且選好了我們班窗簾的顏色,因此,也深刻體會到了統計的功用,它和我們的生活休戚相關,也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
統計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統計的教學就是當學生在生活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可以用統計的方法進行解決,愿意從統計的數據中提取重要的信息,得出正確的結論,從而培養學生對數據分析的興趣,提高數據分析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蘇會生.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據分析意識的策略[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3).
[2]張衛星.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與能力[J].云南教育(小學教師),2015(10).
[3]盧清榮.轉換數學語言培養學生數據分析觀念[J].教學與管理,2018(5).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