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芳
摘 要: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種教學方式,其主要方式為組織開展小組合作活動,并對每小組進行教學評價,從而使每一位小組成員共同進步。結合工作實踐經驗,闡述了有效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學的方法,以期為廣大教學同仁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興趣
新課改理念強調要改變中學生傳統的學習方式。最近幾年,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了較為顯著的改變。現階段,我國的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由課堂小組相互討論學習替代了以往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這種改變對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極為有利,不僅使學生團結互助的精神覺悟有所提高,同時還讓學生有效克服了難題,促進了全體學生的進步。
一、開展小組合作形式教學的意義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也就是以團體或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而能夠充分發揮出學生之間的合作作用,充分地運用小組分配的手段是小組合作學習得以真正體現的關鍵,其真正意義在于對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學習能力進行培養并使其得到提高。
教師在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一方面應明確合作學習的目標,學習小組之間討論的主題和內容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思考價值,且清楚明確,同時教師還要創設課堂情境,以此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另一方面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讓其歸納總結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一一列出需要提出的問題,以便于在小組中更好地發言交流。最后,借助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同時還能達到互質疑惑、優勢互補的目的,利用這樣的方式,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十分有利。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對策
(一)加強對學生合作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小組合作學習只要具備了較好的團隊精神以及合作能力,就能有效地將僅靠個人能力難以解決的問題解決好[1]。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學生聽到合作學習,就認為是幾個人坐在一起討論、學習,暢所欲言,或者是聽一兩個學生說,其他人贊同或不贊同就可以了,這樣的學習效果是極為不理想的,學生也不可能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所以,教師要想確保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性,就必須有針對性、有意識地對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和技能以及合作意識進行培養,使學生能夠在合作中慢慢學會吸納、傾聽和理解別人的觀點。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其有條理地將自己的觀點表達出來,對發言時間予以合理控制,從而順利地實現多元思考、互相啟迪的合作目標,并使學生逐漸掌握到和他人溝通、交往的技能,這對學生之后的學習生活都有著極為有利的影響。
(二)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和分工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合作學習能否有效開展,教師明確分組和分工是關鍵。針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教師應嚴格按照“同組異質”的原則,使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優勢互補。通常來說,小組最佳人數為4~6人。在進行分工的時候,應劃分好每一位小組成員的具體責任,以此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由于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水平較為有限,和其他的課堂教學活動相比,課堂發言較少,所以,教師應該借助教學調控措施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個體和群體構建起一種團結互助的關系,使學生之間的信息溝通得到增加,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參與的積極性,確保小組合作學習開展的有序性。
(三)準確把握合作學習契機,精心設計問題
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合作學習的內容進行合理選擇,充分把握契機,比如,對于一些具有探究性和思考性的、單純靠個人能力很難解決的問題,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和討論。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問題不能設計得過于簡單,應緊緊圍繞促進學生思考探究以及合作學習為目的。過于簡單的問題,很容易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懶惰,這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極為不利[2]。
例如,在教學“多邊形內角和”的時候,教師可以用提前設計好的問題向學生提問,以此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如,對多邊形內角和進行探究:如何將多邊形變成三角形然后再將它的內角和求出來?教師可以先問學生:“大家都知道三角形內角和為180°,那你們知道四邊形的內角和為多少嗎?”教師先讓學生獨立對問題進行探究,再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并在討論后對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匯總,以便于提供給大家參考。小組內的學生有些用量角器測出四邊形的內角和為360°,還有一些小組學生通過將四邊形的紙折成兩個三角形的方法,得出四邊形內角和為360°。借助小組合作學習之后,教師就可以評價和引證小組學習探究過程和結論了。
總而言之,現階段合作學習已廣泛應用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據相關實踐表明,積極有效的合作學習可以將學生的潛能激發出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的心智得到更好的發展。當前廣大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不斷探尋出高效開展合作學習的有效方法,使初中數學課堂氛圍更為活躍,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最佳化。
參考文獻:
[1]祝麗霞.淺談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與應注意的問題[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3):69.
[2]鮑建明.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6(7).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