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春融
摘 要:語文是小學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學好語文可以為其他學科打下基礎。學習語文知識的基礎就是識字,只有熟練掌握語文的基本單位——漢字,認識漢字的外形并且了解漢字的意義,才能更好地去學習各種更深層次的語文知識。識字對小學語文學習至關重要,需要語文教師特別重視。但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教學方式較為刻板,難以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認字,學生容易遺忘,教學效果不夠理想。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涉及語文的識字教學,語文教師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采用豐富生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漢字,加深對漢字意義的理解,提升語文識字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新課標;識字教學;實踐
一、當前識字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從小學識字教學的具體情況來看,盡管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依然存在諸多問題,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1.“填鴨式”教學方式
由于教學任務中對小學生的識字量有明確的數量要求,語文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往往是只求快不求好。教師的教學方式較為刻板,大多時候只是對漢字的意義進行簡單講解,就讓學生反復抄寫,通過機械式地背誦達到識字的目的。教師沒有將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去了解漢字的意義上,也沒有傳授給學生識字的技巧。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沒有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也沒有把促進學生的發展當做教育教學的宗旨。
2.教學方法的單調性
很多老師在識字教學中,比較注重生字生詞的學習,通常教學方式是讓學生死記硬背,課后很少引導學生實踐,讓學生在反復抄寫和朗讀過程中增加學生的壓力,這種枯燥乏味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產生很大的抵觸心理,通常以讀、記、寫、背為主,缺乏延伸,缺乏情趣,內容枯燥乏味,學生只能進行機械式的記憶,這樣一來,整個識字任務耗時長,學習效率低。正處在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沒有很好的耐心,甚至有些學生會出現厭學的心理,因此這種教學方式不符合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和年齡特點。
3.忽視學生的年齡特點
現在課堂上教學大多都以課本為基礎,課本上的字老師都會盡心盡力地教,但是大多都是以一個字為單位,即使很多新字是從課本上衍生出來的字,但是不屬于教學必學內容,很多老師會忽略這部分知識,導致學生在識字過程中只能死記硬背,這樣一來學生學得快,忘得也快,學習漢字時回生率較高。
二、針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實踐對策
1.在游戲中學習漢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達到最理想的識字教學效果。小學生年齡尚小,天性活潑好動,尤其對游戲充滿著激情和好奇心。語文教師針對小學生的年齡和性格特點,可以采用做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將識字融入游戲環節中,讓學生在游戲中學到漢字。使用游戲進行教學的方式包括:“猜生字”“組合字”“玩字卡”“找朋友”“讀文找字”等等。
2.通過編兒歌的方式學習識字
對于小學生剛開始學習識字時,枯燥的死記硬背學習方式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兒歌是一種節奏性和韻律性比較強的文體,朗朗上口,讀起來有趣,教師可以將兒歌引入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編一些兒歌,將生字根據組成關系變成學生喜聞樂見的順口溜或者兒歌,以此促進學生學習興趣,例如:“確”字在教學過程中,順口溜:羊角長在石頭旁。“范”字教學過程中,可以編成兒歌:草字頭,三點水,撅著尾巴還長著嘴等等。除了自己編成兒歌外,還可以引導學習在學習新字中自己參與其中,這樣可以使學生記得更牢靠。
3.引導學自做課本,把教材延伸到生活中
識字教學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依托教科書進行識字教學,然而這幾本書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課本能容納的東西太有限,不能將一些衍生字統統歸納到教科書中去,教師可以將識字教學與生活相聯系,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自覺學字。例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日用品包裝、報紙、雜志及一切文字性的材料都是學生、學習閱讀的好材料,讓他們收集起來,剪切、粘貼、油漆,成為識字課本,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對學習材料進行收集、分類并發現整理樂趣。
總之,識字教學的方法很多,我們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善于總結分析,抓住新的理念。語文教師要把學生當做識字的主體,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能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等機械式的方式來識字,而是要傳授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通過了解漢字的構成結構和意義來加深對漢字的理解,達到熟練掌握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寶菊.新課標下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研究[J].中外交流,2017(14).
[2]孫吉.促進小學語文有效識字教學的方法[J].語文天地(小教版),2017(1).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