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萬勇
摘 要:初中數學是學生打好數學基礎、形成數學思維的關鍵階段,這一時期學生的學習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效果。幾何教學作為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難點,對學生的要求極高。學生不僅要從單純地對“數”的學習轉變為對“圖”的學習,還要掌握識圖、畫圖、解圖的能力,形成較強的邏輯思維。從初中數學幾何教學存在的問題入手,探究提升教學效果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幾何教學;教學效果
初中幾何教學內容以平面幾何為主,是學生將來學習立體幾何與解析幾何的基礎,也是整個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難點。很多教師在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中難以取得進展,一方面是因為幾何知識本身難度較大,且學生的理解水平有限,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不合理,導致學生學習困難。
一、初中數學幾何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
初中數學幾何教學應重視對學生數學技能與情感態度的培養,但很多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仍習慣于沿用傳統的基礎知識教學方式,為了讓教學過程簡單化和程序化而對學生機械地進行知識灌輸,致使學生的幾何學習只流于表面,難以深入理解,感到越學越難。
(二)教師不能有效把控課堂教學
數學本身注重邏輯性和思維嚴謹性,容易使課堂教學陷入枯燥無趣的狀態,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而教師在處理這一問題時,要么不做變化繼續保持傳統教學方式,使學生越學越困、越學越無趣;要么過于重視教學情境的構建,導致教學內容不切實際,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力的發展。
(三)教師忽視了教學方法細節
初中數學幾何教學,尤其是在幾何證明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對細節上的把握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很多教師由于時間原因沒能對幾何問題進行深入挖掘,也沒有運用特色的教學方法,在講解和示范過程中也沒有做到規范嚴謹,學生自然會感到學無所獲。
二、提升初中數學幾何教學效果的策略
(一)改變教學理念,合理進行教學設計
作為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中的主導者,教師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業務素質,充分挖掘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考慮到學生學習水平上的差異,應在課堂教學中控制好節奏和內容安排,兼顧舊知識的復習和新知識的講解,確保學生既能夠跟上幾何學習的進度,又能夠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從內容上而言,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不要照搬教材,比如在講到“點和圓的位置關系”時,可以借助多媒體工具進行演示,用直觀形象的幾何模型取代枯燥的理論概念講解。在此基礎上突出教學內容重點,比如控制直線的移動,讓學生感知直線與圓的位置變化如何從相離過渡到相切再過渡到相交,提升學生的感性認知。
(二)加強實踐練習,引導學生思維發展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一味地講而忽視學生的參與,應該以互動教學為主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探究來促進思維發展。比如在講到“全等三角形”時,可以用小組探究的方式組織學生自己總結出證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必然會產生想法的碰撞,這對于思維的發展大有裨益。再說,初中幾何概念較多且語言敘述精煉,學生理解了概念不代表就會應用,因此教師要加強實踐練習,設計一些是非解答題以幫助學生弄清概念的外延和內涵,實現學以致用。比如讓學生完成“過不在同一直線上A,B,C三點,作直線AC、射線BC、線段AB”或者“分別畫一個直角、鈍角、銳角三角形,并標出各自每條邊上的高”等小任務,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很可能暴露出對概念理解的偏差,這時候再進行糾正將事半功倍。
(三)重視方法細節,培養學生能力技巧
教學方法和教學細節常常被教師忽視,而初中數學幾何教學是學生思維上從直觀到論證之間的過渡,需要教師在語言表述、過程分析、書寫形式上更加專業化,以高要求訓練學生,形成嚴謹的數學思維。首先,重視幾何語言。初中數學幾何教學涉及文字語言、圖形語言和符號語言三種幾何語言,教師要培養學生對三種語言的相互轉化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課時清晰地表達幾何定理、直觀地呈現幾何圖像、準確地使用數學符號、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比如在講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先畫出圖形,再結合圖形將文字語言符號化,將“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這一性質用“在△ABC中,∵AB=AC,∴∠B=∠C”進行表述。其次,重視過程分析。幾何教學中的過程分析要做到綜合化,以幾何證明題為例,綜合化分析是指從題設和結論兩頭入手向中間靠攏,快速地找到問題的突破口。這種綜合化的過程分析方式有助于學生掌握幾何變換這一重要的數學思維,有助于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再者,重視書寫規范。幾何教學的一大難點體現在過于抽象且推理形式多樣化,學生常常在做幾何證明題時漏掉步驟或思維受阻。為此,教師在教學時應做到書寫規范,一方面對于幾何符號的書寫要規范標準,另一方面對于推導過程要步驟清晰。這樣有助于促進學生詳細書寫幾何證明過程、構建幾何推理框架、理清幾何解題思路,從而逐漸克服對幾何學習繁瑣、迷茫的感觀。
初中數學幾何教學對學生和教師而言都具有一定難度,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教師應發揮主導作用,從教學目標的確立、實踐練習的強化以及方法細節上的重視三個方面進行改進,幫助學生順利地掌握幾何知識并以嚴謹的邏輯思維完成幾何證明。
參考文獻:
[1]王翠巧.探析初中數學幾何教學方法[J].學周刊,2013(2).
[2]徐剛.淺談初中幾何教學中如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J].成功(教育),2011(18).
[3]薛正森.初中幾何教學的技巧[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