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榮武
摘 要:主要以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為重點,結合當下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學困生成因分析和初中農村學困生轉化策略為主要依據,從學困生自身原因、教師原因、學校、家庭以及社會方面的原因、提升對學困生的心理指導、系統全面提升學困生數學學習情況、培養學生自尊心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其目的在于不斷加強農村初中學困生學數學學習質量。
關鍵詞:農村初中;數學教學;學困生成因;學困生轉化
由于種種原因,學生在初中分級比較嚴重,根據學習能力和接受程度不同,學生在數學教學中無法避免地出現了學困生。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怎樣積極轉變學困生的學習態度,增強學生綜合素質,是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學困生成因分析
1.學困生自身的原因
學困生長時間處在被忽略狀態,學生自卑心理較強,自信心嚴重不足,而且現在很多學生對數學知識感到無聊,不能積極主動學習。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缺少積極進取心,惰性心理較強,做事不能持久,學習中僅有三分鐘熱情,沒有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教師和家長監管不到位。學習方法不正確,學習質量不高,對數學知識的預習和復習不到位,僅依靠教師在課堂中的講授,不注重數學學習過程,遇到數學問題不能及時詢問和解決[1]。此外,學生在放學回家后,只想著打游戲、玩手機與電腦,沒有鞏固知識點的意識,影響了學習效率。
2.教師方面的原因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充當著知識的傳播者和引導者,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具有一定意義。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缺少情感投入,教學方法單一、枯燥,教學內容安排不夠合理規范,沒有關注班級內部的學困生。沒有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需求進行指導,強行滲透個人思想,以教師層面的情感變化、認知程度等去引導學生學習。教學中經常出現諷刺、侮辱學生的現象,對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影響嚴重。
3.學校、家庭以及社會方面的原因
現在很多農村學校教學形式基本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學生為考試而學習,缺少科學的評價,使得很多學生由于成績差而放棄學習。研究發現,很多農村孩子是留守學生,其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家長對學生的學習關注程度不高,交流機會較少[2]。還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由于對孩子的溺愛,使得學生養成了諸多不良習慣,如自私自利、橫行霸道等。
二、初中農村學困生轉化策略
1.提升對學困生的心理指導
很多學困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意識到學習數學的價值,通過教師的鼓勵,能夠產生一定學習動力。但是由于以往落下的數學知識過多,一時彌補比較困難,很多學生在努力過后并沒有達到良好效果。這些結果都會導致學生對學習失去信心,產生一定心理障礙,教師要及時意識到學生的變化,對學困生進行心理指導,改變學困生學習態度。教師要高度關注學困生,對其在教學中取得的進步進行鼓勵,不斷提升學困生的自信心,通過適當的方法等增強學困生的自信心,為學困生的學習提供充分條件。
2.系統全面提升學困生數學學習效率
教師要深入了解所有學生,根據不同學生的基本情況,解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根據學生興趣和實際情況制訂方案,提升全體學生的數學成績。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八年級上冊12章“全等三角形”時,教師要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精彩變化的畫面,吸引學生注意力,通過實際例子和具體工具等激發學生學習三角形知識的欲望,引發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有效的學習和探究,不斷增強全體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
3.培養學生的自尊心
為了不斷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在數學考試中要布置一些學過的內容和簡單的習題,使得學生能夠在成績上看到自身努力的結果,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習過的八年級下冊的“二次根式”的課后習題中的一道題放在考試中。在考試前教師根據學困生薄弱點進行系統復習,使得學困生能夠在考試中感受學習帶來的喜悅。提升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總而言之,農村初中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要根據實際情況對產生學困生的原因進行有效分析,運用合適的教學方
法,家長、學校共同努力,不斷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使得學生能夠在數學教學中充分發揮自身作用,促進學生學習,提升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陶潤夫.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s2):96-97.
[2]胡寧寧.農村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與對策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