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淵
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初中地理教學要求結合教學現狀,提高地理課堂的效率。地理作為一門副科,大多數學生都沒有用心對待這門課程,認為學好主科就行了,這些只需要簡單的了解,也不會有什么用處,導致他們不重視地理課程,地理成績也自然下滑。現階段初中地理教學主要是一些基礎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以及鄉土條件,沒有結合教學實踐,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就現階段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分析,通過分析這些問題,提出有效的措施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模式。
關鍵詞:初中地理;高效課堂;構建方式
新課標對初中地理教學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從新課標實行的情況來看,新課標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其次,新課標還推動了教育改革的進程。初中地理教學更加注重實踐性教學,要求結合教學實際進行教學。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幫助學生解決疑惑,通過改變課堂模式,探究初中地理的高效課堂模式。
一、現階段初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首先,從教學模式來看,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效率也比較低。課堂主要以老師講解為主,學生沒有主動性。學生也缺乏自主探究的能力,導致實踐與理論知識有了較大差距。長期下去,學生的動手能力差,思維也比較有局限性。
其次,從教師的個體素質來看,大多數教師都是年紀比較大的教師,雖然這些教師的教學經驗比較豐富,但是,他們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也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還有部分教師是年輕教師,缺乏教學經驗,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學模式比較先進,但是經驗缺乏,教學效率不是很高,還有的過于重視課堂形式,導致學生本末倒置,沒有學習到重點知識。
教學的輔助設備比較少,在認識地球的形態以及地球赤道位置的過程中沒有相關的輔助設備,學生理解起來比較難。教師沒有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的優勢,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低,對所學的知識難以理解。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比較少,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學生對教師有一種敬畏的心理,他們在課堂上不敢回答問題,害怕答錯,所以,課堂表現力差,整個課堂氣氛也不是很好,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初中地理高效課堂的構建的有效措施
教師應該改變授課模式,采用多媒體設備以及其他相關設備輔助教學。比如,在探究地球的形狀以及經緯度的過程中,可以準備地球儀輔助教學,讓學生認識地球儀,并準確地指出赤道、經線、緯線的位置,還有本初子午線等。在探究北美洲的主要氣候類型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將北美洲這塊地區在地圖上的具體位置標注出來,要求學生根據地圖分析北美洲的氣候情況。在探究山脈地形時,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相關地區的影片等,幫助學生更好地分析地理知識。
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學習好的跟基礎比較薄弱的分為一組,能夠相互提高。教師在課程開始之前,給學生留五分鐘的預習時間,同時,教師還應該留下預習任務,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尋找問題的答案。比如,在探究我們國家的地理環境的過程中,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分析自己所在地區的地理環境,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能夠提高預習效率。
教師要開展實踐性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將理論知識用到實處。比如,在探究太陽高度角變化的過程中,可以在室外讓學生觀看自己影子長短的變化情況。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假期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室外活動,給學生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現象,分析這些現象的原因等。
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可以采取記分的形式加強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比如,在探究水資源這個課題時,要求學生回答針對目前我國水資源的現狀,該如何節約水資源展開探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采取隨機點名的方式提問,這樣每個學生被抽中的幾率是均等的,他們都會做相應的準備,即使不提問他們,他們也記住了很多知識。另外,在課堂結束后,給學生布置相關的學習任務,及時鞏固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加強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初中地理是一個起步階段,對于初中生來講,他們學習的知識都是比較基礎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實踐性教學,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以及其他的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模式,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造高質量的課堂。另外,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及時發現他們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主張學生自主學習,不斷提高自己。
參考文獻:
[1]魏慧生.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J].才智,2017.
[2]呂福平.淺議新課程標準下的初中地理教學[J].吉林教育,2018(5).
[3]陳雪梅.當前初中地理教學現狀及改革路徑的選擇[J]. 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