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祖俊
摘 要: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構成要素的研究,旨在順應新課改的教育教學要求,使核心素養落實的同時,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鑒于此,文章從國外內研究者對數學素養的基本認識入手,進一步分析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構成要素
基于教育國際化發展和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趨勢,核心素養應運而生,這也是提高國家競爭力的基本需求。雖然新課標中已然出現了“數學素養”一詞,但相關部門對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外延并沒有進行準確定義,這顯然不利于小學數學素養落到實處。所以加強對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構成要素的研究就尤顯重要了,這對于提高小學數學教育教學質量具有現實性意義。
一、國內外研究者對數學素養的基本認知
(一)先天+后天努力
在1990年,“素質教育”理念便在我國提出,而落實到數學方面的即為數學素養。所以,對于數學核心素養所提出的相關定義即:立足人的先天生理發展特質,圍繞人的后天環境與數學發展來展開教育教學,從而實現人的心理穩定發展。此外,還有一種與之類似的解釋為:在人先天生理基礎之上,借以后天科學性、系統性的數學學習活動,從而實現身心融合穩定的一種狀態即為數學素養。
(二)知識+基礎能力
西澳大利亞州教育署解釋的數學素養為:數學素養主要是運用整數、小數、百分數等基本數表的運算能力、技能,并合理估算空間的一種習慣。而Crowther報告中,數學素養則包括兩個方面:實驗、假設等科學研究方法的解釋;基于當代社會問題認識程度、定量思考的需要。這兩種解釋,實際上與我國提出的基礎知識與能力的“雙基”教學是極為相似的。其內涵為:數學課堂中,學生所學習的內容應當包含數學的程序性與陳述性知識。也就是說,西方數學教育教學是由新數學運動——回歸基礎的一個過程,即重新認知數學素養。
(三)方法+關鍵能力
1980年英國數學基礎教與學改革的出發點,主要是立足知名學者科克羅夫特提出關于數學素養的內涵,即數學素養通過運用數字數學技能,繼而理解與掌握好各種數學語言所包含的信息能力,這些數學語言主要包含曲線、百分比等等。而美國數學教師協會也曾經指出“數學素養內涵,實際上就是要認清數學價值所在,并對自己數學運用能力有信心,能夠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懂得數學交流與思想方法。”而這一內涵也是美國數學教學的核心所在。
二、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
雖然對“數學素養是什么”仍缺乏一個標準界定,但通過各國對于數學素養的關注性,顯然也可以發掘出一些共同點:數學學習是數學素養習得的關鍵所在,小學數學素養的高低,將對未來國民素質的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通過上文分析研究也可得出,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指的是:借以小學數學基礎知識的學習,為了使人的自身與社會發展得以滿足,應具備的一種數學思維、數學文化。即數學人文數學意識、數學思想。
(一)數學人文
這一核心素養的關注點在于學生數學學習的自愿與否,學生是否能夠保持對數學的興趣;是否能夠遇到數學困難也能不逃避、堅持下去;是否能夠善于發現數學知識的美等問題。而若想實現數學人文素養的提高,教師實際教學中,應當善于創設情境教學,以激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致,使學生發現數學的美,并自愿投身于數學學習之中。
例如,教學“面積單位”相關知識時,教師便可為學生創設故事情境:巴依老爺為了得到阿凡提的院子,于是和阿凡提簽訂了一份契約“以10元錢,將自己院子的60米賣給巴依老爺。明日即上交,永不反悔。”而到了第二天,阿凡提拿到10元錢后,卻哈哈大笑,巴依老爺才后知后覺地發現契約的“陷阱”。同學們,你們能找出問題所在嗎?通過這樣的故事情境引入,學生的注意力不自覺地集中于教師故事講解之中,并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加以思考和探究,想要探個究竟。學生數學學習自主性自然有所調動,且在探究問題過程中,也會漸漸發現數學的趣味所在。
(二)數學意識
數學運算、空間概念、符號意識以及問題解決均是數學意識的內容。數學意識的關注點在于學生能否充分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問題,并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舉一反三,將數學問題和數學知識真正的聯系起來。而落實到數學課堂中,教師便要積極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數學知識凸顯生活化,使學生在思考中,掌握數學解決能力。
例如,教學“條形統計圖”時,教師便可讓學生調查自家的電費,并將其制作成表格,計算出每個月的平均電費是多少。而在課堂上,教師再組織學生進行探討交流,對月平均電費進行比較分析,比較的過程中實際上便是學生數學意識的一個變換過程,即思想意識的運用過程,顯然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更好地聯系到現實生活中,提高學生的數學意識。
(三)數學思想
數學思想主要是遵循學生自愿學習的基礎上,用數學思想來引導學生提高自我學習效能、思維品質,從而成為會學、善學的學生。也就是說學生能通過科學推理,將復雜數學問題簡化為自己所熟知的數學知識,并借助數學模型來解決抽象化問題。而教師教學時,便要起到自身的主導引領作用,幫助學生在具體實踐中,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學會用數學思想來解答數學問題,從而實現鞏固學生數學知識,加強學生理解與掌握知識的目的。
三、結束語
數學素養的構成,并非簡單地分析“對”與“錯”,更重要的在于分析可能會出現的“利”與“弊”。因此,在實際教學實踐過程中,教育工作者理當準確認知到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對于促進學生成長所起到的作用,更應當清醒地認識到,若是過分強調核心素養的重要性,那么可能會忽視學生發展過程中,所需的非核心素養成分,而這個非核心素養在促進學生某方面的發展又是必須的。所以,探究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構成時,應注重協調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而不應僅圍繞某一兩個方面。
參考文獻
[1]周麗萍.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研究[J].成才之路,2017(2):28-28.
[2]范鋒紅.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分析[J].教育:文摘版,2016(8):137-137.
[3]劉曉萍,陳六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分析[J].課程教學研究,2016(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