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珊
摘要:本文從四個方面提出提高中職學生語文學習成績的教學方法,即:從強化閱讀訓練入手,增強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感知能力;從推介背景材料入手,增強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領會能力;從使用歸納方法入手,增強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感悟能力;從加強寫作訓練入手,增強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應用能力。這些方法既是能夠各顯作用的教學方法,又可以達到相互作用后的“組合拳”效果。
關鍵詞:語文學習 閱讀 材料 歸納 寫作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3-0220-02
語文,顧名思義是關于語言的文化,也即語言和文字。語文是人們思維的工具,學習、工作、生活中進行溝通交流的最為基本的工具,因此,學好語文知識十分重要。正如數學家華羅庚闡述:“要打好基礎,不管學文學理,都要學好語文。因為語文天生重要。不會說話,不會寫文章,行之不遠,存之不久。”“學理科的不學好語文,寫出來的東西文理不通,枯燥無味,佶屈聱牙,讓人難以看下去,這是不利于交流,不利于事業(yè)發(fā)展的。”
在中職教育中,語文教學是文秘專業(yè)的主干課程,也是其他專業(yè)必修的公共基礎課,用以促進學生綜合職業(yè)能力的形成。但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會以為語文課學習無所謂,不如學習專業(yè)技術那么實用,對語文課并不大愿意花費力氣。也有的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差,在之前的學校學習中就沒有打好基礎,在現在的學習中也不得要領。為此,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更應該講究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和語文應用能力。
一、從強化閱讀訓練入手,增強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感知能力
俗話說得好,“讀詩三遍,其義自見”,這就充分說明了通過有效的閱讀,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對作品的感知能力,從而為提升語文學習成績奠定基礎。那么,用什么樣的辦法來使我們的學生能夠熱愛閱讀并掌握閱讀的能力呢?這就要做到如下幾點。
一是要帶著問題來讀。也就是說要告訴學生在第一次閱讀文章的時候,不應當盲目,更不能囫圇半片一帶而過,而應當做到邊讀邊找出自己所不能解決的問題,像一些不認識的生字,或某個不明白的句子,甚至是不知道的其他方面的知識等,然后,或自己尋找答案,或向老師咨詢,或與同學交流,或在老師授課時認真注意聽講。目的就是要讓自己在閱讀中既能夠注意力集中,又開動腦筋進行思考,以確保閱讀活動富有成效性。
二是要靜下心來讀。在有效解決找出的問題之后,就需要進入閱讀的下一個階段,也就是揣摩階段,在這個階段中,要靜下心來對文章中的或者是景、或者是物、或者是人、或者是事,進行詳細認真的揣摩,然后根據自己的判斷,得出相應的結論,以便于為閱讀的下一個階段做準備。
還應把微閱讀引入中職學校的語文課堂教學,借助這一新型的閱讀方式,擴展同學們的閱讀面,并希望量變引起質變,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語文教學效果,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和職業(yè)素養(yǎng),意義非常重大,也應該是很受中職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方式。[1]
三是要帶著情感來讀。以自己在先期閱讀中的感悟作為情感基點,然后進行充滿感情的閱讀,以達到“心中有文章”“我在文章中”“文章中有故事”“我在故事中”的交融之感,將閱讀變成讀者自身的情感旅行。被閱讀的文章所感動,獲取對閱讀知識的情感陶冶,甚至于情感升華。
這樣,學生對所讀文章的感知能力就有了質的飛躍,學生掌握閱讀后的這篇文章也就不是什么難事了。
二、從推介背景材料入手,增強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領會能力
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從文章以外的因素中來了解和把握所要閱讀的文章的情況,這需要做好這樣的兩方面準備。一方面是老師要鼓勵學生自己來查找所要閱讀的文章的有關資料,另一方面是教師要在事先為學生準備有關材料。比如說,有關文章作者的情況,比如說,文章的歷史背景,比如說,與文章有關的人物、事件、風景,等等。特別是,在古文的學習中,準備材料需要更加詳盡。這是因為,由于隨著時代的變遷,無論是社會背景還是語義、修辭手法以及風俗習慣,都會發(fā)生或多或少的變化,甚至其中的變化都可能是顛覆性的。如果不充分利用資料進行詳細的解釋,那么學生在學習中,就可能會對文章的理解南轅北轍,或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長此以往,勢必會影響到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學生總是在一知半解下學了一課又一課,語文知識的儲備自然也會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
為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文章以外的資料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學習的文章,以此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領悟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提高對語文的應用能力。
三、從使用歸納方法入手,增強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感悟能力
利用歸納的方法幫助學生學習語文的效果明顯,這是因為,通過對同一方面知識的歸類整理,不僅會使學生獲得在某一方面知識量的有效積累,擴展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語言,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在更好地了解語文魅力的基礎上,提升對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語文的學習成績。
要想讓學生學會用歸納的方法來作為提高語文學習的手段,首先要鼓勵學生做好相關知識的歸類整理,并積極地給出具體的歸納方法,比如說,對已經閱讀過的報刊中的感興趣的知識進行剪裁,并對所積累的這樣的素材,定期進行分類整理;比如說,帶著問題,進行網上查詢;比如說,同學之間進行資料交換,等等。敦促學生掌握有效的歸納法之后,就應當通過其開展一些積極有益的活動,激勵學生把這種方法堅持下來,并促成習慣型轉化,從而成為學生學習之中的自覺行為。
四、從加強寫作訓練入手,增強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應用能力
中職語文學習的結果就是要達到會應用、應用得好的目的。因此,通過語文學習,學生不僅要能讀會說,也還要會寫。寫作無論對于我們目前的學習和生活,還是未來的職業(yè)生涯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對于選擇文秘專業(yè)的中職學生來說。要做到會寫,寫得適用,須具備多方面的條件:觀察能力、閱讀積累、思維能力、語言儲備和表達技能等。[2]為此,中職學校語文教學要在寫作訓練上對學生下一番苦功。
訓練寫作的方法很多,但是我們要敦促學生學會以下幾種辦法。一種就是要會寫日記,并要堅持經常性書寫日記,以此養(yǎng)成學生的書寫習慣;一種是要學會寫體會,要激勵學生對在學習中特別感興趣的文章寫出心得體會,以此來培養(yǎng)自身的思考習慣,以確保學習能夠真正入腦入心。一種是開展學生之間的協作交流,達到有效的相互提高的實際效果。另外,利用“微寫作”,有利于學生提高大作文的審題立意、謀篇布局和個性表達等能力,從而提高整個寫作能力,提升語文素養(yǎng)。[3]
總而言之,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夠合理形成以上四個方面的合力,那么,對于提高中職學生語文學習水平,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史厚平.借力微閱讀,促進中職語文課堂教學[J].課外語文,2016(8):57.
[2]王文利.學情視角下的中職寫作教學策略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5.
[3]以“微”位大提高中職學生的寫作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4):165-166.
責任編輯:劉 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