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爽
摘 要:小學生正處在生理、心理發育的啟蒙階段,發育速度快,發育狀態不穩定,愛說、愛玩、愛動,組織性和紀律性較差,自制能力水平較低,并且在學習過程中比較容易受到外界無關事物的干擾,從而影響學習效果。小學體育在室外教學的情況較多,因此如何引發學生的注意力,保證小學體育教學的效果,值得小學體育教師深思。運用游戲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果,促使小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關鍵詞:體育游戲;體育教學;興趣
俗話說:“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可以讓小學生充分享受游戲的快樂,訓練身體的平衡能力、協調能力、柔韌性,增強小學生體質的健康發展,加快小學生大腦的生長發育速度,培養小學生與人交往、合作的意識與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可以說,游戲教學對小學生來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同時,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還可以讓學生充分體驗參與的樂趣、成功的樂趣,展示自己存在的價值,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提高,促進小學生知、情、意、行的和諧統一,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和諧進步,使小學生的能力得到發展與提高。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游戲形式
(一)團隊合作競賽游戲
小學生具有極強的好勝心和榮譽感,尤其是在某些競賽性質的游戲中,往往想要通過各種方式勝過其他團隊。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種心理,組織多種形式的團隊合作競賽游戲,增強小學生的合作意識,激發小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提高小學生的合作能力。例如我們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可以組織這樣一種形式的游戲活動,讓學生自由結合,兩人一組,面對面站立,用身體夾住一個籃球,從場地的一端將籃球運送到場地的另一端。運送過程中,雙手要背到身后,一旦手接觸到籃球,或者籃球落地,那么此次運送即告失敗,需要回到原點重新進行運送。這種游戲方式簡單、便捷,沒有危險性,可以鍛煉學生身體的協調性和同他人的配合度,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最大的好處還是讓學生體驗到快樂,讓學生在歡笑中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二)游戲角色扮演
故事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無窮的魔力。在小學體育課堂中,教師通過給學生講故事的方法創設情境,將小學生吸引到故事情境當中來,然后讓小學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完成一定的游戲任務。例如,給出這樣一個故事情境:森林動物幼兒園的一只小兔子肚子疼,需要森林醫院的救護車去進行搶救,但是半路上車胎壞掉了,需要汽車維修員長頸鹿先生趕緊帶一個輪胎前去修理,現在哪位同學能夠來幫助長頸鹿先生前去救援?然后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幾個輪胎,讓小學生從起點滾動輪胎到指定地點,先到達指定地點的學生便是獲勝者。小學生在聽故事的時候就已經把自己設定成了故事中的小動物,然后積極踴躍地參與輪胎運送,動手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三)難度遞增的趣味游戲法
因為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因此如果很多節課采用一種游戲方式,或者單次使用一種游戲方式的時間過長,或者游戲的難度過低、過于簡單,都會造成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受到影響,參與熱情下降的現象發生。因此,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通過多種游戲方式的機動應用,逐漸增加游戲難度,或者設計出更加新穎、更加靈活、更加新奇的游戲方式,促使學生積極、廣泛、深入參與,提升學生的愉悅感,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效果。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跳繩接力的游戲活動,要求學生在一定的單位時間內跳繩次數達到一定標準,鍛煉學生的彈跳力和身體協調能力;或者教師可以組織“推小車”游戲,提升學生的臂力、腿部力量和同他人的配合能力;教師還可以組織“兩人三足”游戲,鍛煉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和配合能力等。
二、小學體育游戲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首先必須保證小學生的人身安全。因為體育多是以室外活動的形式進行的,學生的活躍程度強,活動范圍廣,活動空間大,因此極易發生意外情況,導致小學生的人身安全受到損害。教師一定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對整個活動過程進行嚴密的設計、周密的部署,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預防。例如保證游戲場地的平坦,保證游戲器材的安全、牢固,保證游戲方式的安全、平和,避免組織運動量大、危險系數高的游戲。其次要注意控制學生游戲的狀態。因為小學生不能很好地對自己的狀態進行控制,所以往往會出現參與過于深入、體力消耗過度、情緒過于激動、思想乏累、對抗思想過于強烈、出現摩擦等現象,因此教師一定要對學生游戲進行控制,保證體育游戲的正常、穩定進行。
總之,游戲教學法是備受小學生喜愛的一種教學方式,因此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廣泛采用體育游戲教學法,組織學生開展廣泛、深入的活動,讓小學生在鍛煉身體、強化體質的同時,獲得輕松、愉悅的學習體驗,促使小學生健康、快樂地學習、成長。
參考文獻:
[1]劉海軍.淺析小學體育游戲教學[J].學周刊B版,2013(12):189.
[2]陳樂.游戲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22).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