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安佳
摘 要:小學生的個性化教育是小學階段重要的教育內容,從調查研究顯示,當前有一部分小學教師過于重視學生的學科成績,他們忽視了學科教學中學生的個性化教育,面對這種情況,小學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個性化教育的現狀,然后積極開展學生的個性化教育。
關鍵詞:小學生;個性化教育;現狀
一、小學生個性化教育現狀
筆者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小學生個性化教學進行了詳細調查,情況如下:第一,小學語文教師忽視了小學生個性化教育與全面發展的緊密結合,他們將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作為唯一的教學內容。事實上,小學生個性化教育與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并不是對立的關系,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各學校教師應當將兩者有效結合起來,最終實現素質教育。第二,小學語文教師自身素質較低,他們沒有尊重小學生的個人想法,甚至打壓小學生的想法,這嚴重影響了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第三,小學語文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個性的培養。總之,當前的小學生個性化教育情況不容樂觀,各學校教師應當引起高度重視。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個性化教育
個性化教育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筆者根據自己多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經歷總結出了小學生個性化教育的方法,具體措施如下。
(一)精心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個性
教學情境的創設是每一位教師都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它既能夠活躍課堂氛圍,又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實現個性化教育。例如,在講解北師大版語文教材中的《我的家》這篇課文的時候,語文教師就可以精心創設教學情境,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個性的目的。語文教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我的家》,大家先一起朗讀一下這篇課文,然后思考以下兩個問題:第一,《我的家》中提到了哪些人?第二,說說你們的家。”當語文教師說完以后,全班學生都投入到了語文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當中。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小朋友們非常積極舉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王×同學:“我有一個溫暖的家,家里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弟弟妹妹,我們相親相愛地在一起生活。”李×同學:“我的家是一個組合家庭,但是爸爸媽媽對我很好,我覺得自己很幸福。”全班學生在語文教師創設的情境中積極舉手回答問題,整節課堂進行得十分順利,由此可見,小學語文教師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既加深了學生對家的感受,又培養了小學生的個性。
(二)巧妙提問,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
想要實現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個性化教育,小學語文教師應當設置巧妙的問題,然后鼓勵學生發表他們的意見。例如,當小學生在學習語文教材中的《小小的船》這篇課文的時候,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提問的方式來培養小學生的個性。授課前,小學語文教師將提前制作好的夜晚星月圖展示給學生看,當小學生看到這幅圖時,他們就會馬上想到平日晴朗的夜晚,夜空中還掛著星星和一輪圓月。當學生已經投入到語文教師所營造的氛圍時,語文教師提問:“小朋友們,老師的幻燈片中有一輪圓圓的月亮,除了圓月以外,你們還看過哪種形狀的月亮呢?”有的小學生說他看到過正方形的月亮,還有的學生說他看到過像鐮刀一樣的月亮,聽完小學生的回答以后,語文教師并沒有直接否定那位看到過正方形月亮的同學,語文教師:“看來大家所見到的月亮形狀很多,那么究竟月亮有哪幾種樣子呢?相信我們學完《小小的船》這篇課文就能夠找到答案。”在接下來的課程教學中,所有的學生都非常配合語文教師的教學,他們踴躍舉手表達自己對于月亮現狀以及課文中“船”的理解,小學生的個性在語文教師的帶領下得到了培養。
(三)組織興趣小組活動,挖掘學生潛能
小學生的個性化教育離不開興趣小組活動的開展,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組織各種各樣的興趣小組活動,然后讓小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任務,這種教學方式既可以活躍小學語文課堂氛圍,又可以挖掘小學生的潛能,實現小學語文的個性化教育。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講解《植樹的季節》的時候,可以組織校園植樹活動,從而達到培養小學生個性的目的。再如,當小學生在學習《我們的玩具和游戲》的時候,語文教師可以讓全班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以小組的形式制作玩具,最后選出優勝者。總之,小學生的個性化教育離不開興趣小組活動的積極開展,語文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多組織興趣小組活動,挖掘學生的潛能,最終實現個性化教育。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個性化教育是一個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小學語文教師正確認識個性化教育的重要意義,然后通過語文教學情境的創設、巧妙的提問、豐富的興趣小組活動等方式實現小學語文的個性化教育。
參考文獻:
[1]葉小媚.追求學生個性化教育的實踐[J].知識窗(教師版),2016(8).
[2]許賢蘇.再論氣質教育的無限魅力[J].生活教育,2016(20).
[3]管秀坤.課題牽動建設個性化教育特色學校[J].基礎教育論壇,2017(2).
[4]劉明明,孫小龍.在教學中發展小學生的個性化教育的幾點思考[J].吉林教育,2017(2).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