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力
摘 要:《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促進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2016年教育部又頒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對未來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做出全面部署,信息技術的影響已經日漸明顯。職業學校動畫繪制課程更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平時的教學活動信息技術及軟件操作是教學的重點,教學中已采用了信息化手段,但是教學理念仍然比較傳統,信息化教學并非只是運用計算機和軟件教學這么簡單。信息化教學平臺整合了各種資源,構成全新的教育模式,主要的優勢資源的豐富性、師生的交互性、時空的靈活性、團隊的協作性等,本文探討職業學校動畫繪制課程在信息化教學平臺的課程應用研究。
關鍵詞:信息化 教學平臺 職業學校 動畫繪制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9(a)-0131-02
1 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平臺應用
國家對職業教育很重視,順應時代發展的過程,相對于面向高考的普通高等教育來說,職業教育是一種重要的教育類型,是面向社會各方面、各層次的大眾教育,旨在培養大批一線技術應用型人才。
(1)職業學校學生特點、課程特點。
職業學校學生基礎較弱,教學模式強調“學中做,做中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職業學校課程的特點是:以就業為導向,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課程內容考慮職業活動性質、流程和環境的影響;課程從開發、實施乃至評估都要反映職業需求;根據職業工作的新要求,不斷革新課程內容。教育信息化很好地滿足了職業學校學生及課程各方面的需求。
(2)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平臺建構。
信息化教學背景下,信息化教學平臺需要滿足三方面的需求:教師的需求、學生的需求和學校的需求。教師需要一個方便的平臺輔助教學,能方便地查找教學資源并與學生分享,同時需要通過平臺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學生則需要一個方面使用、豐富高效的學習空間,能夠更好地與老師同學進行互動交流,能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并能查閱到豐富的學習資源;作為學校則需要平臺能更容易地統計分析數據提升教學管理,更好地展示學校的教學成果以及對本校教學資源的管理和利用。
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平臺設計服務的最終目標是學生,因此平臺的功能模塊設計要考慮學生學習過程,與信息化課堂緊密結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并考慮界面的實用性,教師全程跟蹤,參與信息化課程教學過程,集中問題集體講解討論,個別問題,一對一進行個性化輔導。筆者學校在2016年引入了集教學互動、資源管理、精品課程建設、教學成果展示、教學管理評估于一體的超星泛雅信息化教學平臺,旨在實現個性化、因材施教的高效教學模式。
2 《動畫繪制》課程在信息化教學平臺中的應用
2.1 《動畫繪制》課程標準
動畫繪制課程在內容上以 “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突出職業性、專業特色;針對動畫繪制員職業活動的領域,分級別進行教學。建立一個與職業教育理論相適應的動畫教育課程評價體系,動畫繪制課程設置在5年制高職動漫專業三年級第一學期,共80個課時。目標是培養具有從事動畫繪制職業能力的人員,要求課程結束后能夠通過中級動畫繪制員的職業技能鑒定,使學生在動漫專業就業能力上有一定的提高。
2.2 《動畫繪制》傳統課堂模式的局限
第一,普通課堂容量小,學生獲取信息量有限,得不到拓展延伸,學生的職業知識體系不能得到豐富;第二,傳統動畫繪制課堂教師更傾向于知識的灌輸,教學手段單一,導致課堂氛圍沉悶,學生主動性不高;第三,動畫繪制課程是為了職業學校學生能夠獲得動畫繪制員職業資格證書而開設的課程,課程有一定的專業性和職業性,動畫專業是需要創新精神和實踐精神的,傳統授課中學生不能直觀地看到繪畫結果,教師也不能及時反饋,難以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2.3 以《中間畫》單元為例開展的信息化教學
依托超星泛雅網絡教學平臺,以中間畫單元教學為例。中間畫單元是整個動畫繪制課程的基礎,只有扎實地掌握了中間畫的知識才能順利開展后續學習。通過該單元學習,學生需要掌握中間線的畫法、等分中間畫技法和對位法中間畫技法,三個技法環環相扣。教學平臺讓師生教學過程延伸到課前、課堂、課后,并更強調個性化化教學。
第一,課前掌握學生差異。課前學生需要了解整個動畫制作的流程和中間畫環節在整個流程中的位置。初步了解什么是中間線、中間畫、繪制方法以及繪制完成后如何實現動畫效果。教師將動畫背景知識、教材概念、中間畫微課資源發布到教學平臺,并設置相關測試練習。學生在課前進入平臺學習,預習結束根據系統反饋教師通了解學生對本課的疑惑和興趣點,了解學生對預習知識的掌握程度,為實行差異化教學做鋪墊。
第二,課中開展針對性指導。教學的重點是課堂實踐,學生通過練習熟練掌握中間畫的技法,能夠熟練地為原畫加中間畫。根據預習情況,教師有針對性地帶領學生回顧相關概念,對關鍵問題重點提示。在教學中,不同層次的學生分開指導,基礎較好的學生采用指導的方式,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要講解演示。同時,教師將演示視頻發布在平臺上,學生可以反復觀摩。繪制結束后,學生將作業掃描,用相關軟件將作業合成動畫檢查繪制效果,將結果上傳,老師通過平臺掌握學生課堂學習情況。
第三,課后鞏固拓展提高。課后教師批閱學生上傳的中間畫作業,提出修改意見,并將優秀作業展示促進學生之間的互相學習,增加學生的競爭意識。同時教師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發布課后練習和課外延展知識,練習也根據學生水平進行分層設置,鞏固知識的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知識結構。引入多元化考核評價,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
信息化教學平臺可詳細的統計《動畫繪制》課程包含的教學資源數據、學生學習狀態,教師一方面對課程有整體的了解,另一方面方便督促學生學習。信息化教學,深刻體現了職業學校的學生主導,教師引導的教育理念,提高了動畫繪制課程課堂效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程理論與實踐并重,加深了學生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學平臺使學生能主動學習,充分使用碎片化時間,實現以學生為體、教師主導的個性化教學模式。
3 結語
《動畫繪制》課程信息化教學平臺使用的優點如下。
(1)整合了課程教學資源。通過課程資源建設,將分散的內容全部整合到同一個平臺,教師在授課中以此為基礎,不斷地補充和完善,使資源更加豐富全面。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小知識最終融匯為完整的知識體系。
(2)強調多元化評價考核,培養學生職業素養。信息化平臺增加了過程考核的客觀性,也隱形地加強了對學生誠信度的監督,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3)為專業建設提供了支持。通過《動畫繪制》課程資源的完善,為動漫專業學生的培養、師資的培訓、技能培訓等提供了素材與資源,為專業建設提供了支持。同時課程資源的建設與開發,也提高了教師的團隊協作能力、信息化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 高麗霞.高職院校翻轉課堂信息化教學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山東大學,2015.
[2] 許興梅.泛雅網絡教學平臺在中職平面設計專業課程中的教學實踐研究——以《Photoshop平面設計應用》課程為例[J].高考,2017(30):53.
[3] 王燕燕.基于超星泛雅網絡課程平臺的高職《PLC及其應用》課程資源建設及教學實施[J].電子測試,2016(17):102-103.
[4] 任勇.職業院校網絡學習空間及其泛雅平臺案例應用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52):249-251.
[5] 尹合棟.“后MOOC”時期基于泛雅SPOC平臺的混合教學模式探索[J].現代教育技術,2015,25(11):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