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實現了質的提升。當代社會對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創新應用型人才具有較高的需求。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要注重實踐教學體系的組織培養,通過教育教學的改革,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充分應用教學的硬件資源,增加學生的工程實踐機會,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及動手能力。因此,在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的研究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校企合作;能源與動力工程;教學改革;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10-16
作者簡介:董智廣(1973—),上海人,副教授,博士。
校企合作背景下,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育出自主工作能力強、應變能力強及實踐能力強的人才。當前,高校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培養的學生普遍存在著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缺失的現象。因此,為了有效提升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人才的綜合能力,使其培養出來的學生更能適應社會,就要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有效的改革,進而實現學生整體能力提升,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1]。
一、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的原則及內容分析
對于動力與能源工程專業來說,其教學改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這樣才能更好地達到理想的效果。首先,在對學生的專業定位及人才培養方面,高校需要兼顧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整體形勢要求,進一步深化專業內涵的建設。其次,在課程體系的建設方面,需要體現厚基礎、強能力及寬專業的教育理念。再次,真正解決熱動及水動兩個專業方向在教學管理及招生就業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問題。最后,需要進一步拓展課程的內容,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2]。
對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的內容來說,需要對人才培養的方案進行適度的調整。首先,將熱動和水動專業方向進行獨立設置,進行分開招生。其次,將教學指導性計劃分方向進行獨立設置,并獨立設立人才培養的目標[3]。最后,對教學大綱及課程的內容進行有效的調整,使之相適應。通過改革,促使熱動及水動方向的公共課實現有效的融合,將專業課程進行有效的調整,實現學科基礎課程的融合。通過獨立設置熱動及水動兩專業的指導計劃,實現兩個方向分開招生。
二、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的現狀及意義分析
1.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的現狀分析
教育領域改革的不斷演變發展,促使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取得了進步。目前,大多數高校已經開設了實驗教學課程,并創建了屬于自己的專用實踐教學基地。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通過驗證性、綜合性及設計性三個階段的培養,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教學形成了健康穩定的體系。與此同時,在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完善。首先,頂層設計的不完善較難真正的激發學生的創新潛力。其次,學生的整體理論基礎相對薄弱,未能達到真正的實習要求[4]。最后,師生間交流相對較少,致使有些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這些都會致使學生的實踐能力不足,進而達不到理想的實習效果。
2.能源與動力工程教學改革的意義分析
對于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來說,實踐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認知、創新及動手能力。其通過科學理論的指導,將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增設實踐課程,創建理論與教學相統一,功能、結構完善的教學體系。能源與動力工程的教學改革通過創新教學方法,進而塑造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創新精神,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5]。
培育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學校整體的教學質量,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能不斷發現問題,并分析解決問題,進而鍛煉思維能力,活躍教學的整體氛圍。因此,對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教學進行改革,可以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對此專業學習的興趣及愛好。
三、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的進一步完善研究
1.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實踐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對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教學改革來說,其需要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教育教學體系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應開放實踐教學實驗室,在教室中開展教學的同時還要結合仿真室及實驗室來進一步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領悟到理論的內涵,及獲取相關的技能經驗。因此,教師需要進一步強化對能源動力學院實驗課程的開展,強化實驗報告的編寫,啟發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及看法。與此同時,在實驗的過程中,要重視教師的示范及引導作用,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對專業課學習的興趣,為學生實踐動手提供良好的平臺。
2.進一步完善課程考核制度,激發學生創新能力
對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來說,在實踐課程中,實踐要達到的目的需要進行有效的考核,不能通過簡單的推測得到結論。因此,教師需要創建一套完善的實踐教學課程考核制度。首先,教師要充分考慮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教學目標,通過教學目標制訂相關的考核計劃、內容及考核標準,客觀地考核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教師要將相關的考核制度落實到位,根據考核的制度定期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綜合的考核,這樣可以有效地檢驗學生的真正實踐能力,進而制訂相關的教學計劃。與此同時,還可以考核課程實踐教學的質量,進而改革目前的實踐教學方法,強化實踐教學的實效性。
3.進一步強化校企合作,實現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對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來說,實踐訓練活動可以在校內實施,還可組織學生到校外合作的企業進行實際場景的演練,擴展學生的實習空間。能源與動力專業的學生一般都在當地的廠區實習,在安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增加學生去合作企業學習的次數。通過實物模型的參觀、操作及動力設備的三維動畫等途徑,學生可參與到實習的過程中,以此來不斷擴展學生的實習面,啟發學生不斷創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能源與動力工程這種工科專業要強化實地參觀及學習,進一步培育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本文對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的原則及內容進行了簡要的分析,獲知了其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律,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達到改革的目的。與此同時,對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的現狀進行了分析,獲知了當前改革過程中的問題及進一步研究的意義。最后,對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的進一步完善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并分別從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實踐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一步強化校企合作,進一步完善課程考核制度,激發學生創新能力,實現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展開說明。本文的研究對我國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教學改革與實踐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龍治家.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初探[J].好家長,2017(17):110.
[2]鄧 帥,安青松,趙 軍,等.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大學教育,2017(1):52-54.
[3]劉久斌,張 君.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6(12):77-80.
[4]周秋淑,劉煥衛.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改革[J].科技視界,2016(14):192.
[5]楊薈楠,蘇明旭,蔡小舒.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