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聰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互聯網已成為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盎ヂ摼W+教育”應運而生,但互聯網在教學課堂的利用率不高,并未對傳統課堂的實質進行改革。結合“互聯網+教育”的特點與實質,研究翻轉課堂在新模式下的具體應用,將其應用于實踐教學活動中,創建以適合學生發展需要的網絡平臺,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教學模式;網絡教學平臺;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7)12-0152-02
一、“互聯網+教育”的本質
(一)何為“互聯網+教育”
隨著當今科技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具有便捷、易于傳播、高效的特點,信息化技術已經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互聯網+教育”主要指互聯網科技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是一種智慧教育,但其與傳統的教育信息化存在明顯不同。傳統的教育信息化是一種教學手段,用信息技術對傳統教學加以輔助,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教育的數字化發展,卻未從本質上改善傳統教育及教學質量,與“互聯網+教育”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盎ヂ摼W+教育”旨在使當前教育適應于互聯網發展的大環境,從互聯網角度改變傳統教育思維。不論從教學準備到實際教學工作,互聯網使教師和學生從傳統的被動接受過渡到主動參與,尤其體現在云課堂、翻轉課堂和MOOC等新教學方式上?!盎ヂ摼W+教育”改變了傳統教學思路、自愿共享方式,同時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新“互聯網+教育”教育模式的特點
1 以學生需求為角度出發。基于互聯網推進教育,不僅是科技的進步,更是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授課,將教育立足于“以人為本”。傳統教育千篇一律,由老師傳授知識第一,新形式教育注重學生個人需求,從學生興趣出發自主選擇課程;同時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及學習內容,供學生自主選擇學習路徑,從本質上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習質量;第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移動終端的多樣性為互聯網教學的推進提供了必要條件。在網絡平臺下,課堂不再拘泥于傳統授課模式,學生可隨時隨地接受信息,在輕松的氛圍下主動探索。
2 對教師要求提高?;ヂ摼W教學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主流,但互聯網技術只是教學手段的一種,教師仍是傳播知識的核心組成。在“互聯網+教育”的推動下,中國教育模式出現了一輪新的教學改革,即學生可從多種渠道獲取知識及相關資料,而不是僅來源于教師課堂的講授。因此,教師需改變傳統授課模式,面臨新的挑戰。首先,大數據時代提供了更多的網絡資源與信息,教師應將傳統課堂與信息資源相結合,拓寬知識面、完善課堂體系、豐富教學內容與授課方式,提高授課質量;其次,教師應改變傳統授課模式,即將傳統灌輸式教學向引導啟發式教學模式轉變。在大數據時代,教師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習的主動性,滿足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趨勢。
二、新模式下的翻轉課堂設計
(一)前期準備工作
1 視頻制作準備工作。翻轉課堂的傳播形式是依托教學視頻實現的,因此視頻制作對教學質量有很大影響。優秀的教學視頻能幫助學生接受信息,建立對知識的初步了解,但往往對教師的能力有一定要求。優秀視頻通常應達到以下幾點:第一,視頻的形式豐富。應利用軟件制作出個性鮮明的畫面,同時還可緊跟潮流,加入流行的語言與教學內容相結合,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掌握知識點。第二,視頻的長度不宜過長,應該短小精煉、高度概括,不宜長篇大論,在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內講授核心知識點,從而獲得好的學習效果。第三,教學內容應淺顯易懂,為學生在有限時間內構建知識框架,便于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
2 教學管理平臺的建立工作?!盎ヂ摼W+教育”模式下的翻轉課堂與教學管理平臺式密不可分的。管理平臺不僅是實現翻轉課堂的技術載體,也是實現教師與學生溝通的重要途徑。好的管理平臺首先可以上傳視頻供學生學習,同時記錄學習進度,讓教師能夠直觀的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其次,管理平臺應包含在線溝通功能。在學習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可及時向教師請教,不僅提高了學習質量還克服了傳統課堂地域的限制。平臺為師生提供了交流的場所,提高學習效率與師生的距離。最后,管理平臺應包含相關知識鏈接以拓寬知識面。
3 教輔設備的完善。“互聯網+教育”在線課堂的順利實施離不開電子設備和網絡的輔助。從學生角度來看,學生需要手機和電腦等電子設備完成準備工作。從學校角度來看,學校應提供充足的機房供學生使用,同時學校應提供無線網絡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便利條件。
(二)課堂教學
1 改變教師傳統課堂角色。傳統課堂即灌輸式課堂,老師作為課堂講授的主體,在課堂采取知識灌輸的形式為學生講授知識,學生為被動接受者。而翻轉課堂則有效的克服了該缺點,老師從知識的講授者轉變成問題的答疑者,這能有效解決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翻轉課堂不僅能提高知識的掌握效率,而且能夠提高學生邏輯思維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2 提供個性化學習空間。“互聯網+教育”顛覆了傳統教育的同一性,翻轉課堂需要嶄新的教學設計與理念,還為學生提供了個性化的學習空間,提供了一種互動的教學方式、交互式的授課氛圍。傳統課堂采用課堂教學,教學環境單一,教師無法做到因材施教、以人為本,也很難及時為每名學生進行指導答疑,這致使學生的個性不能得到滿足,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新能力的培養。教育界認識到傳統課堂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更意識到傳統課堂可能培養出思維模式相同的學生的嚴重性,因此提倡教育改革。翻轉課堂將師生角色互換,根據學生的需求來進行交流,使問題能夠在短時間內解決,大幅度提高學習效率與質量。在課堂上,學生帶著問題來思考,教師鼓勵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讓學生產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因此,新模式下的翻轉課堂氛圍是輕松的,學生可從多維度進行思考,從多角度分析解決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三、探索教學途徑的多樣化
(一)基于電子書進行學習
相比于傳統書籍,電子書不僅具高便利性和低成本的優點,在教學中更能為師生帶來多元化、多樣化的信息。學生可從電子書獲取更加直觀的圖像信息,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同時,可將課程與電子書結合,在電子書中加入知識鏈接、在線測驗、學習反饋等模塊,增加教材的趣味性,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
(二)基于網絡公開課進行學習
互聯網時代,網絡公開課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教學方式,其具有隨時、隨地學習的便捷性,也允許對知識點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反復學習提供途徑。學生可根據自身基礎與理解能力選擇不同教師進行講解。翻轉課堂下的公開課是一種新型的“一對一”教學模式,該模式結合學生興趣進行人性化教學,不僅有效提升學習效果、拓寬知識的傳播途徑,更為“互聯網+教育”提供新的發展方向。
(三)基于網絡平臺進行學習
翻轉課堂的順利實施離不開網絡平臺的建設,網絡平臺既利用網絡資源拓寬知識寬度,又未脫離教師的控制與管理,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學生可通過網絡課堂在課前預習,在課后反復鞏固復習,使學習不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遇到問題可隨時通過教學平臺與老師及同學進行討論,縮短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時間,提升學習質量;教師也不再受傳統課堂的限制,可隨時進行交流或解答。網絡平臺提供大量的信息資源,可為學生構建立體化的知識框架。同時,網絡平臺也能讓老師更直觀的掌握每名學生的學習進度與學習質量,為傳統課堂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翻轉課堂在“互聯網+教育”下的研究意義
首先,新模式下的翻轉課堂利于教育人性化發展。學生可結合自身情況自主學習,不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根據理解能力反復觀看視頻。同時,學生可通過平臺的交流功能及時與老師、同學探討,及時的發現并解決問題;在交流過程中不斷鞏固、加深知識點。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反饋,對共性問題進行解答,提高學習效率。新模式下的翻轉課堂結合學生自身特點,培養了邏輯思維能力與創新發展能力。
其次,新模式下的翻轉課堂改變傳統師生間的對立關系,使師生雙方變為知識的主動接受者。學生可結合自身興趣愛好來自主學習,結合自身接受能力有選擇性的學習,提升學習自由度與效率;就教師而言,要在課前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并進行相應課堂設計,在課堂著重講授重難點內容。此教學模式有助于師生間平等關系的建立,促進和諧、輕松、互動的課堂與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1]宋洪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2]王林雪,吳玉貝,郭寶龍以探究式教學方法培養創新型人才[J].中國高??萍?,2015(12).
(責任編輯:顧曉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