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要】對于高職生的人文素養教育活動,是促進高職生未來長遠發展的關鍵,而在高職教育中如何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是當前高職教育非常重視的教育環節。而本文就通過對當前高職院校人文素養教育的滯后以及缺失等現狀進行全面分析,并制定出在高職院校人文素養教育當中滲透古典文學教育內容,進而通過新思想、新觀念、改革課程體系要求以及豐富的教學形式等,來為高職生呈現良好的教育活動,進而真正有效的培養高職生人文素養,推動其健康穩定的發展與成長。
【關鍵詞】古典文學 高職 人文素養教育 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028-02
對于當前我國的高職教育來說,其是面向于社會所開展的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教育形式,其是為了更好的培養和提升學生專業職業技能的重要教育體系,對于高職生在畢業求職時,無論是在職場上還是社會上,都非常注重學生個人素養、道德品質以及綜合能力等各方面水平,通過對其進行全方面多角度的考驗,以此來選取更為優秀的專業型人才,其中學生的素養是其核心關節,素養也是體系個人精神魅力的重要部分,也是個人文化氣息和道德品質的靈魂所在,但是如果人缺乏良好的素養,將會對其職業競爭帶來嚴重影響。
在當前的高職教育中,還是存在忽視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教育與培養,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要重視人才的人文素養教育,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高職生未來良好發展。中國古典文學是民族文化的精華,也是人文素養教育中重要部分,所以在高職人文素養教育中應重視古典文學的滲透,進而更好的傳承和發揚古典文學,促進古典文學穩定發展,也為高職生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一、當前高職院校中人文素養教育的現狀
(一)人文素養教育存在滯后現象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其屬于非常典型的職業教育院校,其教育宗旨就是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優秀的專業型技術人才,使其能夠掌握一門職業技術或是專業技能,進而使其能夠在未來社會中、職場當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并實現自身發展目標。而正是因為職業教育的特殊教育目標以及教學觀念等,導致其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當中出現了一定的偏頗,而對于這些偏頗現象主要在以下幾點中體現:過度重視專業知識的教學活動開展,重視專業技能的傳授與教育,但是卻忽視了對高職生進行文化氣質以及人文素養的教育以及熏陶,導致現今我國高職學生的人文素質無法得到良好的提升,對學生未來成長和發展也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二)欠缺良好的人文素養教育,文化底蘊有待提升
在高職院校中,一直都是比較重視職業教育活動的開展,主要圍繞著職業技能的培訓等為核心內容來設計實際的教學活動、編制教學課程等。而對于這樣的教學形式下,卻忽視了人文素養的教育,由于高職院校太過重視專業知識的教學以及技術技能的訓練,因此很難向學生傳授相應的人文知識,所以學生也無法接受到人文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每天只能在職業性知識以及技能等知識的學習當中,而其精神世界卻無法得到文化的滋潤,因而導致學生欠缺應有的文化底蘊和精神氣質。
(三)欠缺對古典文化地位的正確認識,一些民族文化漸漸淡忘
現今隨著我國科學技術、信息技術以及通信科技的快速發展,很多學生都出現沉溺于網絡的世界當中,學生多數時間和精力都是在微信、朋友圈以及網頁搜索等方面上浪費,而且越來越多的民族文化也逐漸被那些膚淺、無趣的現代化科學技術所侵蝕和覆蓋,失去本來的意義和特色。而且還有很多學生過分追求時尚、崇洋媚外,促進失去了民族靈魂,逐漸將民族文化所淡忘,導致幾千年中華古典文學、華夏文明無法得到良好的傳承。而且對于那些缺乏正確的古典文化、民族文學之魂的高職生來說,其在思想上就欠缺良好的信仰,導致其精神世界無法得到充實。
二、滲透古典文學的高職人文素養教育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重視思想觀念的創新,開展合理的人文素養教育活動
在高職院校開展人文教育活動,其首要工作就是要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要從學生的內心思想進行轉變,進而使高職學生明確增強自身人文素養的重要性,而且高校領導以及教師也要作出嚴格表率,應做好帶頭效果,應從思想上來重視高職學生人文素養教育活動的開展,而且教師和學校領導應明確高職人文素養教育的任務是非常艱巨和重要的,進而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真正將人文教育、古典文化教育擺在關鍵位置,進而有效把其滲透到高職教育的教學系統當中去,真正有效的把人文教育納入高職教育的目標工作當中,從而在實際教學中發揮人文教育的優勢,真正有效的促進高職生人文素養的提升,真正實現高職生穩定發展目標。高職院校應合理的將古典文學文化滲透到高職教學活動當中去,進而通過良好的高職教育教學系統來突出民族文化的特色,進而使學生能夠從思想上塑造正確的民族情感,真正培養學生正確的民族文化情懷,真正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思想。通過將民族文化以及古典文學等傳播給廣大高職生,使學生能夠領悟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更好的汲取民族文化中的營養,豐富自己的文化水平,使學生思想上得到寄托,進而更好的體會民族文化的魅力,并漸漸形成有人文魅力的現代學生。
(二)轉變傳統教學體系,將古典文學課滲透到實際教學當中
我國中華民族文化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而且古典文學也是五千年民族文化中的靈魂,其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文明與文化都是從古典文學當中體現出來的。而要想在高職人文素養教育滲透古典文學內容,那么高職院校就要從課程體系方面進行優化,應對課程體系進行創新,對專業課程以及公共課程等進行更加科學合理的創新和優化,而有些把古典文學課視為重要的課程,滲透到高職課程體系當中,進而使得古典文學課程成為高職生必修的課程,也可以制定考試或是以考查制的形式來對學生進行考核,并有效的把古典文化課程放置到與高職專業課程相同的地位上,通過這樣的形式來讓廣大學生明確人文素養教育的重要性,進而起到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作用,并使學生能夠體會古典文學的魅力,真正實現我國古典文學的良好傳承與弘揚。
(三)合理開支滲透教學,在專業課教學中滲透人文素養教育
對于高職人文教育中的古典文學文化教育的滲透并不是盲目、無目的性的,是將文化、文學與學生所學知識以及專業知識等相融合,實現雙方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目的,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學習這些知識,并不斷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促進高職生更好發展。對于古典文學與專業知識的融合,其作用就是能夠將看似單調的專業課程滲透更多生動的內容,其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也能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不斷增強自身人文素養,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參與到專業知識以及古典文學知識的學習當中。
(四)對高職教育形式進行創新,科學有效的提升鑒賞能力
在高職人文教育中滲透古典文學教育,是一個非常快樂、具有趣味的形式,由于古典文學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和美感,而且古典文學是民族文化不斷積淀成的,屬于人文教育的靈魂所在,而且古典文學并不是機械的文言文背誦和古詩的死記硬背,主要是通過帶著一種審美態度來對古典文學進行分析、理解以及鑒賞,通過這樣的形式來發掘民族文化當中的魅力。因此在高職院校中,教師應重視人文教育模式的創新和優化,應設計豐富的教學形式來為學生開展生動有趣的古典文學教育,進而開設新型教學形式,進而更好的提升學生古典文學水平,促進高職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實現高職生未來穩定發展。
對于古典文學當中有很多文言篇章都被運用到實際的教學活動的當中,而對于以往的單一無趣的背誦形式,會影響到學生學習興趣,甚至還會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影響整體教學效果。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從而更好的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正確學生整體學習水平。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或是網絡技術來設計教學活動,借助多媒體來向學生展示出相關古典文學知識的背景以及作者情況,通過這樣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而吸引學生參與到古典文學知識的學習當中,科學有效的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真正提升高職生文化水平,促進高職生在未來社會中實現長遠發展。
教師也可以為學生開設古典文學閱讀活動,為學生推薦或是引導學生閱讀相關的古典文學作品,以此來吸引學生對古典文學知識的學習,并通過向學生講述相應的歷史故事,來吸引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進而讓學生在閱讀古典文學作品中,來養成良好的人文素養,也能使學生在閱讀當中增強自身學習能力,豐富自身文化水平,真正有效的促進高職生在未來就業和成長中更好的發展。
對于當前我國高職教育來說,由于過分重視專業技術和專業知識的教育,忽視了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的教育,導致學生在成長中出現欠缺良好的人文精神、文化品質以及道德素養,這對高職生未來成長和發展都會帶來嚴重影響。因此在高職教育中應重視古典文學的滲透,應重視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的教育,并從多個角度來為學生開展人文素養教育,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高職生未來穩定發展,并且也能更好的塑造學生文化精神,培養學生高雅的、民族性的文化素養以及內涵,真正有效的實現高職生文化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洪生.基于經典閱讀的高職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09):138-139.
[2]黎群芳.融入古典文學的高職人文素養教育實踐[J].廣西教育,2017,(15):135-136.
[3]魏娜.高職大學生古典文化素養調查分析——以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中國成人教育,2013,(18):119-121.
[4]董繼偉.淺議高職院校古典詩歌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2,21(07):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