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鵬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對學生開展美術教育的重要意義越來越突出,美術教育不僅陶冶了學生的情感,還培養了學生感受美創造美的正確審美觀念。但是我國貧困山區的美術教育現狀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和不足,始終無法落實對學生的音體美教學,阻礙了綜合素質教育的開展。因此,本文對貧困山區美術教育現狀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些相應的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貧困山區 美術教學 現狀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204-01
一、貧困山區美術教育現狀
(一)學校方面
由于貧困山區的條件艱苦,缺乏美術教學需要的設施設備,導致學生對美術教育意義的概念較低,并且貧困山區的教育理念相對落后,學校非常重視對學生的升學教育。由于升學升級和教學任務中,并沒有美術學科的參與,導致美術課堂成為了自由活動課程。
(二)教師方面
貧困山區缺乏專業的美術教師,大多是由主課教師兼任,自身對美術的知識了解較少,甚至有些教師根本不了解美術教學的內容,貧困山區很多美術教師,都存在教育心理素養不足的問題,忽略了對學生個性和審美的培養。所以,貧困山區的美術教育一直無法取得進展。
(三)學生方面
貧困山區的學生,不僅缺少對美術教育學習的興趣,也缺乏對美術教育概念的基本了解,由于處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學生的升學不受美術學科的影響,導致學校和家長認為美術教學是在擠占學生的學習時間,所以也忽視了對學生的美術學習意識的培養,間接的影響了學生對美術教育的觀點。
二、貧困山區中美術教育存在問題
(一)主觀輕視美術教育
由于美術課程注重的是對學生美感的培養,主要教學目的是陶冶學生的情操,導致學生、教師、家長的主觀上都較為輕視美術教育,忽略了美術教育的重要意義,并且貧困山區對音體美這些專業學科具有較大偏念,認為只有語文數學才是接受教育的目的,對美術的職業化和科學價值缺乏認知。
(二)對新課標認識不足
貧困山區也已經實施了美術教育的新課程標準,但是學校和教師對美術教育新課標的認識還存在片面化。主要體現在兩個角度:一類教師過于突出了新課標的教學要求,任由學生在課堂中自我學習,自由發展,限制了美術教育功能的發揮;還有一類教師對新課標的認識不足,主觀上還是認同傳統的教學理念,也限制了學生的成長發展。
(三)教學資源配置缺乏
貧困山區缺乏良好的學習環境,無法體現出美術教學的規格,這種美術教學規格是指:具有良好專業素養的美術教師,完善的美術教學和學具豐富的課外文化資源、教研活動資源等。以上資源配置還需要政府、社會等多種途徑的幫助和支持。
三、解決貧困山區美術教育問題的對策
(一)提高貧困山區美術教育的地位
美術教育是促進貧困山區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關鍵學科,學校、家長、學生都要轉變對美術教育教學的傳統觀念,美術教師要積極響應新課程改革的號召,充分認識到美術教育的重要性。學校要加強對美術教師的專業培訓,教學中給予美術教師充分的支持,始終致力于美術教育質量的提升。同時學校還要加強對美術設施設備的補充,完善教學資源,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二)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貧困山區傳統的教育教學中,學生總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內容,教師在課堂中占主導地位,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聯系較為疏遠,也違背了新課程教育標準,所以教師要積極的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在課堂中成為一個引導者和啟發者,課堂中要引導學生對美術內容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認識到美術教育的價值和意義,切實發揮美術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培養學生感受美、發現美能力。
(三)提高貧困山區美術教師的教學能力
美術教育教學的質量是由教師的專業水平所決定的,因此,要提高貧困山區的美術教育,首先要提高美術教師的教學能力。學校可以為美術教師提供到上級單位學習的機會,在學校中也要加強對美術教師專業知識的培養,讓教師針對學校的實際情況,對美術課程進行開發。但是開發美術課程需要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相關的專業知識,所以學校要采取方法促進美術教師的專業水準。
四、結語
綜上所述,以上本文主要敘述的是,貧困山區美術教育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貧困山區對美術教育的意義和學習還缺乏全面的認識,忽略了對學生美術興趣的培養。因此,貧困山區美術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美術教育的認知,了解美術課程的價值和意義,學校要給予教師充分的支持,完善教學資源,以促進學生更好的接受美術教育情感的灌溉。
參考文獻:
[1]林劍武.農村中學美術校本課程開發與研究[J].課題管理,2007(11).
[2]吳樂年.高中美術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