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近年來我國旅游行業的迅猛發展,對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能力都有了新的要求,本文結合社會對旅游人才的需求,提出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在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中的重要位置并探究了其培養方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 旅游管理 語言表達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039-01
近些年來,我國旅游行業的發展呈現出了迅猛增長的勢頭,旅游管理人才的數量和質量也在逐漸增多和提升。而語言表達能力作為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競爭中的一項關鍵能力,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初次就業以及未來的職業發展走向。在旅游行業有一句俗話:“做旅游的,靠的就是一張嘴。”因此,如何培養和提高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已經成為高職教學中一個現實課題。
一、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
根據國家相關統計數據,我國旅游行業的市場人才缺口已達到200萬,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的畢業學生本應有廣闊的就業空間。但實際情況卻是該專業的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不容樂觀,畢業后由于能力不足而導致的缺少發展空間面臨轉崗的情況屢屢出現。究其原因,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的核心競爭力主要包括服務技能、綜合素質和創新精神等方面,這其中,語言表達能力是基礎。
首先,旅游行業是窗口行業,無論是從事旅行社運營、景區還是賓館酒店,語言都是旅游從業者和游客交流的最基本手段。[1]同時,在畢業生初次就業時,語言表達能力也是用人單位容易看中和判斷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語言表達能力是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實現就業以及良好職業生涯開端的重要一環。
二、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語言問題表現的現狀
目前,由于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認識和力度不夠,以及學生本人在其學習過程中對于語言培養過程的忽視,導致目前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存在以下幾方面的語言表達能力問題。[2]
(一)缺乏語言表達及溝通技巧,語言沒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且容易與游客產生矛盾。
(二)語言表達缺少條理性和連貫性,會導致游客聽完講解之后一頭霧水,不明所以。
(三)文化底蘊不足,語言交流過于單薄。
(四)英語水平較低,難以適應涉外旅游。
面對基礎薄弱,語言修養較差的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如何在現有條件下培養其語言表達能力,以便在旅游市場上具備就業競爭力,高職院校必須根據市場需求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增強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三、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語言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
(一)改革教學模式
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而言,學習基本的旅游知識技能及基礎,就現在的就業形勢和市場需求來看,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提高就業競爭力的必要因素。因此,將專業知識技能學習和語言教育相結合是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教學模式的最佳選擇。[3]在高職的三年人才培養方案中應考慮語言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和連貫性,可逐年開設基本語言課程、特色語言和地方文化課程以及在專業技能實訓課程中加大行業語言的訓練,有條件的院校可以嘗試在旅游管理專業中進行雙語教學。
(二)強化考證教學
要求考取普通話和英語等級證書。普通話和英語等級證書是檢驗學生語言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因此可以通過規定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需通過普通話水平測試和大學英語等級考試來促使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鼓勵考取相關的資格證書。鼓勵學生考取資格證書,掌握相關職業技能,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更好的適應市場和社會的需求。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應通過加大培訓力度,設立獎勵機制以及證書換學分等方式鼓勵學生考取資格證書。
(三)創建語言訓練環境
旅游業的工作場所往往是各地的旅游景點,因而高職院校在對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進行教學時的場所不應該僅局限在室內的課堂之上,而是應該多創造機會可以使學生在實踐中進行鍛煉,如可以帶學生到旅游景點進行模擬講解等。學校還可以通過舉辦主題講演比賽、辯論賽、導游技能大賽以及酒店服務技能大賽等,通過引導學生的爭先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本著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高職人才培養理念,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應加強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為其在就業競爭中及職業生涯中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佟有才,喬朋華.高職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語言能力培養路徑探究[J].黑龍江教育,2013(10).
[2]吳子英.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語言能力培養探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2(6).
[3]余子萍,楊遜.論江蘇高校旅游專業學生語言能力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09(6).
作者簡介:
史博姣(1984.01-),女,遼寧遼陽人,遼寧建筑職業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