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科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口語交際越來越重要,也稱為當代公民必備的素質之一。因此,在學校教育中要重視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文章將結合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口語交際能力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064-01
作為一名一線教育工作者,筆者扎根于農村學校,無私無悔奉獻自己的青春,只為了給學生更好的教育。近年來,平和縣政府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改善農村教育環境,筆者看在眼里、喜在心頭。在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筆者積極探索、不忘初心,扎根農村,在小學語文閱讀中有機整合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全面提升教學效果。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筆者所在學校為平和縣長樂中心小學,地處革命老區村,學校里大部分的學生都為留守兒童,許多學生性格內向,口語交際水平相對較低。與此同時,大部分的學生因為家長不在身邊,學生在閱讀上所花費的時間相對較少,其語文閱讀成績差,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口語交際能力培養過程中也存在許多問題。
(一)師生間缺乏正確的口語交際觀
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應具備基本的口語交際能力,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并初步使用文明的語言與人溝通和交往。但是當前小學語文考卷上并沒有出現有關口語交際的內容,師生們絕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于學習考試內容,口語交際教學形同虛設。此外,師生間認為口語交際應在專門的口語交際課上,閱讀教學則應當用于講解字詞和文章。所以,口語交際能力觀念急需更新,對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仍是任重而道遠。
(二)口語交際能力方式缺乏
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普遍采用朗讀、復述等方式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長期下來筆者發現這也是一個問題,那就是這樣做雖然能夠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但是真正讓學生開口的時間少,使得學生對口語交際缺乏興趣。甚至一些學生不會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的提問。
(三)缺乏有效的評價
一直以來,小學語文考試中只重視考察學生的音字形、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缺乏有效的口語交際評價。教師一般會在課堂上用隨意、模糊的口頭評價,一些學生認為自己天天使用母語,交際能力好,不需要費心去學,這也使得很多學生不愿意學,老師也不知如何教。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策略
(一)轉變觀念,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實踐證明,不重視口頭語言,其也會反過來削弱書面語言,最終結果也會導致語言能力的全面下降。所以,小學教師要轉變觀念,不能只為了分數而教學,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口語交際訓練。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以文章為閱讀的中心,要求學生對文本進行解讀,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教學活動,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離不開閱讀。所以,要充分利用閱讀教學的每個環節來訓練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筆者閱讀教學過程中,會要求學生先預習,然后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獨到的見解,并給予適當的點撥,對于那些具有創新的見解給予表揚。
小學語文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會有口語交際的內容,很多教師往往認為口語交際訓練只能在口語交際課上,和閱讀教學無必然的聯系。語文閱讀教學中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教師講得繪聲繪色,學生卻聽得無精打采。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拋出問題,讓學生通過思考,然后進行討論,并提出想法。這樣一個流程下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就能夠得到充分的鍛煉。
(二)營造良好的口語交際氛圍
口語交際是在一定的環境下才能開展的語言活動,沒有特定的環境就無法開展。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同時還應當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筆者所在學校為農村中心校,近年來雖然環境改善很多,但是由于大部分學生以留守兒童為主,性格較為內向。筆者在上閱讀課時,會先根據所任教的內容,創設情境。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經常編排情景劇,鼓勵學生扮演材料里的角色,通過角色扮演加深學生對人物、故事的理解,也通過情景扮演讓學生掌握課本要求,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三、結語
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口語交際是21世紀公民必備的素質之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采用多種方式,有效結合閱讀教學,通過交際性的教學模式,建立有效的評價模式,讓學生的口語交際得到質的提升,是每個小學教師應盡的職責。
參考文獻:
[1]趙培香.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研究及啟示[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34(01):85-87.
[2]伏鳳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9):93-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