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娜
【摘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經濟、政治交流越來越密切,越來越頻繁,英語已經成為各國之間進行良好溝通的最主要的語言,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也越來越廣泛。我國對英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英語早已成為學生必學的科目之一,各英語教師也在想方設法的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努力將英語教學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在學中用,在用中學,以此提高小學生的英語素養。本文就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內涵及措施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 英語教學 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106-02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快、東西方文化廣泛深入的交流,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對英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英語教育的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從小學階段就備受重視,早已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科目之一[1]。傳統的英語教學只重視學生的英語成績,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忽視了學生英語能力及實際運用,導致學生只會紙上談兵,而不能進行交流,失去了英語學習的本質。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它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因此,教師應將英語教學有效的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創設出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從而發揮出英語的真正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內涵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要讓學生“在學中用,在用中學”,說白了就是要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有效的將英語教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結合,讓英語走進生活、融入生活,為生活所用[2]。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首先要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和特點,要讓學生在英語教學中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激發出學習的熱情;其次,英語教學生活化要時刻秉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轉變傳統老舊的教育觀念,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學,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不斷提升英語學習能力和水平、提高其英語素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等為核心目標,從而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另外,英語教學生活化要符合現代化教學及新課標的要求,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創設豐富的、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使英語教學更加生動、具體、形象和直觀,重視學生知識與技能、情感與價值觀等多方面的培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和發展。
2.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措施
2.1 營造生活化的英語教學氛圍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首先要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時刻以學生為主體,由主導者變為引導者,由管理者變為配合者,摒棄過去居高臨下的姿態,與學生做朋友,平等的與學生交流,真誠對待每一個學生;其次,教師要多關心學生,對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因為誰的學習成績好就一味的表揚、偏心于誰,誰的成績差就一味的貶低、瞧不起誰,要多鼓勵和指導學困生,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另外,教師要多與學生溝通和交流,了解他們生活或學習上的困難,并給予及時的幫助,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溫暖和愛,增加對教師的信任感,從而從心底里認同教師的教育和觀點,因喜歡英語老師而喜歡上英語學習,進而促進學生英語水平和能力的不斷提高。
2.2 創設生活化的英語教學情境
在生活化英語教學的開展中,教師要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選擇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將生活與英語知識相結合,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模擬相應的生活情境,比如購物、生日聚會、打電話或者問路等,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自編自導一出情景短劇,從而讓學生輕松學會知識重點。
2.3 布置生活化的英語作業
小學英語教材中的內容大多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能遇到、能運用到的知識,比如禮貌用語、天氣、生日、購物、動物園、公園以及水果等等。但是,生活是一臺龐大的舞臺劇,而教材上的知識點畢竟有限,僅靠教材遠遠不夠,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此,教師應布置生活化的英語作業,讓學生收集生活中常見到的物品或商品上的英語,如純凈水上的water、電腦上的Windows、牛奶上的milk等,以此消除學生對英語的陌生感,讓他們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英語,從而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它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因此,教師應將英語教學有效的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創設出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從而發揮出英語的真正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袁建瓊.試論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內涵及策略[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09:99-102.
[2]楊學明.淺談如何使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J].學周刊,2017,01:70-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