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生因身心發展不成熟,有特殊的心理年齡特征,班主任在小學生班級管理中要避免傳統的魯莽體罰,實施情感管理,有效建立師生之間的信任關系,形成和諧的班級氛圍,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情感管理 小學班主任 管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169-02
1.情感管理的含義
情感管理,就是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運用真摯的感情,滿足被管理者的需求,加強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情感,著重思想溝通的一種柔性管理方法。這種管理方式以尊重人的尊嚴為前提,將管理者的價值目標和被管理者的價值目標緊密結合在一起,運用情感的有效溝通達到有效配合,積極激發被管理者的能動性,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融洽的人際關系,實現共同的努力目標,最終實現被管理者的自我管理。由于教育工作的思想知識引導特點,在教學管理工作中實施情感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2.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運用情感管理的重要性
2.1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運用情感管理是講究藝術的工作方法
小學班主任是班級的思想教育和行動組織者,是小學校領導進行教學工作的重要實施者,同時也是組織班級學生進行各種學習和生活各項活動項目的重要角色,是學生和學校之間的重要紐帶和橋梁。
班主任需要積極學習黨的教育方針,寓情于理,將理融入各項活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各項思想工作和活動的開展,重在啟發和感染,這樣就要求班主任管理工作過程中講究藝術,才能有效地幫助小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的全面發展。
2.2情感管理符合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的需要
小學生年齡偏小,心理不成熟,需要教師的贊揚、肯定,更需要得到尊重,班主任需要給予其足夠的情感關懷,讓小學生個體感受到班主任的真摯關懷,這樣才能有效地打開小學生的內心所求,建立自信,并得到鼓勵和幫助后自覺改善和提高,改變不良行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上進的生活態度。
2.3情感管理是優秀班主任關愛學生的重要體現
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融入真摯情感的教育才是班主任工作發揮重要作用的前提。如果班主任對于小學生的管理只是分派任務,沒有合適的引導和關心,將會導致很多學生不情愿配合,不愿意主動溝通,而情感管理則充分運用情感因素打通師生溝通的障礙,有效促進師生交流相互配合,情感管理就是優秀班主任真正關愛學生,有效管理的重要體現。
3.小學班主任情感管理的應用建議
3.1樹立情感管理的思想觀念
小學班主任充分認識到情感管理的重要意義,從自身開始轉變傳統思想觀念,拋棄傳統的懲罰方式。小學生是年齡比較小的群體,心理承受能力不夠強,對社會上的事情或者自身發生的事情都認識不夠深入,班主任就不能管理得過于魯莽,運用體罰、批評等過于苛刻的管理手段,這種手段表面上好像解決了問題,實際上埋下了叛逆和不服的心理毒素,班主任需要將消極的懲罰方式改變成尊重學生的緩和方式,運用情感管理進行有效溝通,以寫文章等有尊嚴的形式來解決犯錯誤學生的問題。并經常保持和家長的溝通聯系,隨時了解小學生的心理動態發展和家庭成長環境,完善他們成長的人品塑造。
3.2建立積極和諧的班級氛圍
小學班主任應該在班級管理中加強對學生的重視,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班主任可以主動放下架子,積極和學生形成共同戰線,打成一片,利用課余時間和學生一起聊天、就餐、做游戲等,加深對個別學生的了解,減少師生之間的距離和隔閡;同時積極鼓勵學生在班級決策時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采納有意義的建議,并及時鼓勵和表揚,形成一個公平公正和諧的班級氛圍,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尊重,讓學生愿意主動為班級工作貢獻力量;班主任在照顧大部分同學感受的同時,也要給予學生特殊情感理解和及時關注。
3.3堅持關愛與嚴格有效結合的原則
小學班主任實施情感管理并不代表放任,不批評。由于小學生對社會許多問題沒有形成成熟的認知和判斷力,難免出現一些原則性錯誤問題,班主任在這些問題發生時要及時給予嚴厲的教育,但是要從關愛的角度進行情感教育,避免純粹的懲罰,并在了解事情發生的原因、經過之后幫助學生改變不良行為,通過情感的傳輸建立師生之間的信任,共同實現教育的目標,提高整個班級的管理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國萍.情感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于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13(18).
[2]李桂紅.情感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6(2).
[3]王忠珍.情感管理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7(9).
作者簡介:
厲復娜(1984年8月-),女,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相家莊人,二級教師,日照市實驗小學語文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