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院校存在教學弊端,應全面提升高職院校的教育理念。通過生本教育理念得到進一步的改善,介紹生本理念的特點以及改革的新思路,培育學生的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達到學生的自主、創新的新思維。
【關鍵詞】生本教育理念 高職院校 改革思路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224-01
1.引言
生本理念又稱為:生本教育理念,是指一切都以學生為主的新型教育模式,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習而設計的教育理念。生本理念是:一切以學生為主,全面高度重視學生與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自我提升能力。生本教育主要以自主、合作、探討為主的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管理,一切管理手段以學生自我能力提升為基本的教育原則。生本教育在國內幾十所院校開展后得到了巨大的教學成效,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視。
2.生本教育理念的基本特性
傳統理念與生本理念在教育上是有所不同的,生本理念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從而能在生本教育理念上使教育者體會到教育的本質,享受到教育帶來的樂趣和快樂。把生本理念引入在課堂上,教師在設置教學活動的時候多以學生為主導,這樣就達到師生共鳴,讓學生采取自主的探究,從而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多去感悟知識,這個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去感悟所學的內容,從而學以致用,這樣學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探究方法。主要是以重視為主導,從而達到愉快的學習目標,這也就是生本教育的特點:重視、教育、尊重、自主。
3.生本教育的思路與作用
3.1生本教育理念的作用
生本教育指出,“基本技能與基本知識”。生本教育是發展人的感悟和情感,生本教育的主要標準是感悟精神生命的拓展,核心組成部分和積累的意義都在于感悟。生本教育理念倡導取消成長階段的各類考試,達到不擾亂學生成長期的自我成長,讓考試的主動權回歸給老師及學生,以鼓勵為主消除對師生的日常評價,到達“為而不爭”的現象。達到了學生學習的成熟期,鼓舞學生以活潑、生動、主動、豐富、自然、從容的心態去對知識的感悟與積累。
生本教育理念認為,學校德育的基礎在于學生對美好學習生活的向往。生產樸素道德美德,是勞動生產樸素美德。當學生在課堂中成為主人時,學生感悟和體驗真善美的同時,就能使真善美最大化進入學生的主體,從而起到德育教育作用的最大化。像我們說的道德水平下降也會有所避免。學生感悟中得到了自主,從而心靈上也達到尊重,所以學習成績就能提高上來了。
3.2生本教育的革新思路
以往傳統的教育都是教師授課,學生聽課,這樣學生就可以有選擇的權利,是聽還是不去聽。可能對于不感興趣的就忽略,或思想存在開小差的狀態。但是生本教育不同在于,它使學生采取研究的方式學習,讓學生自主的去思考,從而去感悟所思考的內容,繼而到達理解運用為主。如:可以提前設置課程練習,學生可以在練習知識時,有不懂,或是不理解的都可以記錄下來,接下來可以根據以前學過的進行思考,如果真的找不到解決方法,可以帶著問題去認真聽講,即使不會,也會去找方法去讓自己明白。這也是自主的表現,從而對學生的知識認知有一定的提高。
我國互聯網飛速發展,教師可以根據課堂中不容易理解的知識,由于長期從事教育方面對一些難懂、不容易理解的知識都知曉, 教師可以通過微課,把這些知識面利用微課形式來傳達給學生,供學生參考,提升學生的興趣,也可以采納學生的意見去制作,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注意的是盡可能讓學生參與其中,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都要有師生共鳴。學生能感受到教師的尊重,從而就激發學生自身的潛在力量。能做到這點,學生對課堂就充滿期待。從而對學生的自學、組織、探究、發展各個方面都得以鍛煉。學到的知識就更加的扎實,學生也從中得到了快樂。長此以往就養成的自學,愿意學,去發現問題的學等一系列的良好習慣。
4.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全力推舉素質教育,生本教育的引入,使我國教育事業得到了進步。生本教育提倡的一切以學生為主,教育、尊重等理念。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中,不僅充實了課堂的多樣化,而且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從而充分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生本教育在各類院校都有顯著的成效,相信在高職院校實施改革也會有效果的。
參考文獻:
[1]余紅仙. 生本理念下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實踐研究[J].科技展望,2014(17):174.
[2]鐘向忠.基于生本理念的高職人才培養路徑實踐探索[J].職業教育研究,2014(03):28-30.
作者簡介:
張朝敏(1984.01-),女,漢族,云南西疇人,云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研究方向: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管理、高職教育管理方向的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