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藝術院校學生的特點決定了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藝術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應從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思考,繼而展開思政教育工作,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基于此,本文將上述問題加以探討,以供借鑒。
【關鍵詞】加強 藝術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3-0065-02
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的發展,加之新一輪的教育改革的推動,我國各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應作出改變,以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藝術院校是我國高等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學生的思想特征與普通高校學生思想特征不盡相同,這就要求藝術院校的領導、教師應加強對藝術生的了解,這樣一來,思政工作才具有針對性與有效性。
一、全面掌握藝術院校的學生特點
(一)專業性較強而文化性較弱
藝術院校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專業性,但其文化性較弱。由于該類學生在以往的學習與生活中,將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都投入到對藝術的訓練與創造的過程中。這就使得學生在課堂中學習文化知識的時間與精力大打折扣,繼而導致其文化水平較為薄弱,對思想與時政方面的問題缺少關心與注意,在其身上形成了一大劣勢[1]。
(二)重視個性發展而輕視共性特征
藝術院校的學生大多具有自己的個性,往往思想獨立、想象豐富、感知敏銳。這樣的性格特征與行為方式,決定了其生活與學習過程中往往重視個性發展而輕視共性特征,主要表現在喜歡標新立異、強調主觀感受、較強的表現欲望等,以此令他人覺得自己與眾不同。
(三)重視個體而集體觀念淡薄
藝術院校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在學習中采取單獨學習的方法,與其他同學交流或合作較少。個體意識較強,團隊合作意識較為欠缺,在課堂上表現上較為隨意,紀律較為松散,這就為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二、加強藝術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徑
(一)以人為本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我國教育事業的基本理念,同時也是藝術院校進行思政教育工作的基礎性原則。“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藝術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充分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與藝術教育規律,從多角度、多層面去關心學生,鼓勵學生,多多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創造良好有利的條件,通過努力,培養出學習認真、專業過硬、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全的四位一體的四好學生。另外,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促進思政工作的開展,藝術院校應迅速有效的搭建起實踐教育的平臺。教育制度、內容、方式方法等各項規則或內容的制定也應充分適應學生的發展,適應學生自身的狀況,從而真切地將思政教育加以貫徹落實[2]。
(二)完善科學的考核體系作為保障
藝術院校建立健全完整的考核體系,是其開展思政教育的有效保障。基于藝術院校學生的專業性強而文化性弱的特點,藝術院校應采取相關的措施,建立健全完善的考核體系,以此促進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首先,教育工作者設計出科學合理的考核內容,如對學生的專業技能的考核、對學生的文化課知識進行考核,另外,還應包括對學生道德素質與心理健康水平的考核,此舉有助于提高學校對學生自身特點與現狀的把握,將完善的考核制度作為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保障,繼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只有如此,才能在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彌補藝術院校出身的學生的自身短板,培養各方面都十分優秀的學生。
(三)促進思想政治教學手段多樣化
隨著我國社會不斷發展,各種意識形態也在社會上傳播,促進了我國廣大民眾的思想觀念逐漸發生轉變。基于上述條件,藝術院校的學生的思想意識發生了空前的變革,早已是今非昔比。這就要求我國藝術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在開展校園思政建設時,應大力運用多元化與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如網絡計算機技術的運用,促進多媒體課件在教學課堂中的應用,通過將多媒體課件有效的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軟件可以集聲音、文字、圖像與視頻于一體,如此一來,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拓寬了教學方式方法,不但營造起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氛圍,同時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進行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令學生更加熱愛課堂,享受課堂,在課堂中學習到更多,更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
(四)營造積極進取,溫馨有愛的校園文化
由于大學生主要的生活時間都是在校園中。因此,校園是大學生進行學習、生活的主要戰場。基于上述條件,藝術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應大力推進積極進取的校園文化的建設,這對大學生健康茁壯成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建設積極進取,和諧美好的校園環境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的環境,在美好的校園環境下,學生的心情會更加愉悅,有助于令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情去學習、去生活,繼而促進他們的成長與發展。鑒于藝術院校的校園文化具有多種藝術風格,也是社會各種思潮、各種人生觀與價值觀的交匯地,藝術院校應充分將此特點納入到學校思政建設工作中來,不遺余力地建設與發展校園文化,建設出一個豐富多彩,和諧美好的校園文化環境,繼而令學生這種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中健康成長。
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藝術院校的學生自身的特點做出了簡要的分析,繼而為藝術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出了四項應對舉措,旨在促進藝術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促進學生身心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春波.對藝術類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認識與思考[J].高校輔導員,2012,05:45-47.
[2]闕龍云.藝術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204:30-32.
作者簡介:
何小雪(1981年-);女;山東牟平人;研究生學歷;職務:干事;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