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燕
【摘要】2017年十九大報告當中提出,“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1]。中國企業要立足于全世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產品的質量。而人,作為制造產品的能動主體,是企業發展的推動力量。職業學校在培養和向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方面承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作為一名普通的計算機教學工作者,筆者通過本文來探討一下如何為信息產業、信息社會建設輸送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的計算機技術人才,本文將通過教師自身、學生思想和技能教學角度等幾個方面來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學 工匠精神 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3-0133-01
2017年十九大報告當中提出,“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如今,中國企業品牌努力走向全世界,中國制造業要立足于全世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產品的質量。而人,作為制造產品的能動主體,是生產發展的基本要素,無疑是在企業發展中起著關鍵推動的作用。擁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更是企業發展的推動力量。職業學校,作為人才培養的基地,在培養和向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方面承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職業教育受益于社會,社會也可受益于職業教育,促進社會發展是職業教育的應有之義和神圣職責[2]。
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極致的態度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工匠們對細節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對精品有著執著的堅持和追求,其利雖微,卻長久造福于世[3]。
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的時代,計算機科學技術遍布全球。作為一名計算機教育工作者,如何在計算機教學工作中為社會和用人單位培養出與時俱進、技術過硬、思想上具有“工匠精神”的計算機人才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
一、教師“以身作則”,為學生充當“工匠”榜樣
我們常說,“言教不如身教”。要求學生要具備“工匠精神”,那我們教師就應該首先具備“工匠精神”。教師,其實也是“工匠”,而學生是我們加工出來的“產品”?!爱a品”的好壞等次,取決于我們花費了多少時間和精力去用心打造。因此,我們計算機專業教師首先要拿出嚴謹認真的治學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去對待教育教學工作,樹立良好的專業文化素養,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不漏掉每一個教育環節,完善每一個教學教育的細節,不放過每一次的思想教育機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教好每一個學生,力爭在學生畢業時能把學生打造成“優質產品”輸送至社會。并且通過這種教學態度的執著和表率,使學生感知,以此影響、帶動學生思想觀念上的轉變。
二、在思維情感與態度方面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
當今是信息化社會,大量的信息超越時空呈現人們面前,拓展人們的視野和知識的同時,使人們隨時隨地獲得更多的感觀感受。但信息化的發達,同時也使信息更為錯綜復雜、良莠不齊。職中的學生從年齡上來說,還處于辨別是非能力薄弱的階段。網絡上一些不良的信息充斥學生的眼球,混淆他們對事物的正確判斷,一些消極的言論和某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可能也會使他們迷失方向,而有時社會對學生的極為包容又可能導致效果適得其反,讓學生覺得事情的結果只要不算太差就行,抱著僥幸心態,敷衍了事,積極、主動、認真的勁頭不足,更別提費心思對事情做到更加完善、錦上添花甚至是精益求精。這明顯不利于學生的專業學習基本功的修煉,也不利于學生職業生涯的規劃與發展,人才綜合素質的降低,也會反作用于社會行業企業,阻礙其發展態勢。
一個人的思想會影響其情緒,從而影響其行為。作為計算機專業教師,信息化網絡平臺是我們最為熟悉和倚賴的,已經滲透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那么我們應該好好利用這技術手段,積極充分地引導學生在茫?!熬W”海中篩選出積極、正面、有效信息,培養樹立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為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作思想基底。同時,在教學教育過程中,多見縫插針宣傳一些具有“工匠精神”的行業專家、勞模能人的事跡,讓學生慢慢在事跡中感知“工匠精神”,通過參照權力的方式,讓學生把自己代入,嘗試帶著“工匠精神”去身體力行,完成學習任務。
三、在知識與技能實踐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
計算機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更新換代非???。作為一名計算機專業教師,我們首先要做到及時更新自身的計算機體系結構知識的庫存量,與時俱進,這樣才有足夠的能力和底氣去給學生開展教學。
在開展知識與技能實踐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方法有很多,不管是對于知識技能的掌握也好,還是對于“工匠精神”的培養也好,筆者認為目前比較好的在校教學教育方法是:通過創設虛擬工作情境,采用項目任務驅動來進行學習。例如,對于有專業基礎的學生,在教學中可把班級氛圍模擬成一個企業的軟件開發部門,把每個成員的角色轉換成對應的部門崗位,把當前階段的項目教學任務作為一項開發工作分配下去。每個成員各司其職,把自己手頭上的任務完成,在力求做到完整、完善的過程中,把任務的質量、細節落實到位,相關數據必須精準,帶著“工匠精神”去嘗試把“產品”的質量從99%提升到99.99%、體會任務實現的艱難程度與達到目標后難以言喻的成就感。除此之外,校企合作的校外實踐是培養學生 “工匠精神”的另一種方法途徑。例如通過參加企業開放日或路演活動、參與企業崗位實習、承擔企業外包項目等方式讓學生參與在內,讓學生真實地接觸社會,了解計算機科技企業的行業、質量標準以及用人需求要求,從而感悟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積極去踐行。
“工匠精神”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不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但它是學生生活和職業往積極方向發展的重要推動因素,不可小看其威力的發揮。因此,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弘揚“工匠精神”還是很有必要的。筆者將在之后的教學教育過程中繼續感悟和探索“工匠精神”的精髓,并將其慢慢熏陶和滲透到專業教學和教育工作中。
參考文獻:
[1]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主題報告
[2]360百科,職業教育的教育目標,https://baike.so.com/doc/5411160-5649258.html
[3]360百科,工匠精神的定義,https://baike.so.com/doc/7022611-7245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