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勤
【摘要】互聯網的興起給傳統小學數學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同時也帶來了全新的優勢與機遇。以移動終端為主要代表的信息技術改變了傳統的黑板授課形式,也改變傳統的教師到學生的單向知識傳導路徑,使得抽象、枯燥的小學數學變得具體和生動。本文從學生興趣、學生思維、課堂氛圍以及課后輔導四個方面出發,分析互聯網對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互聯網 小學數學 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4-0116-02
伴隨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以及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互聯網不可避免的對小學教育產生巨大的影響。只有把互聯網對于教學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利用互聯網激發小學數學教學的活力,才能有效提升教師授課效率,調動學生的課堂熱情,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建立與形成。
一、利用網絡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互聯網上有很多優質的教學資源,包括視頻、音頻和動畫等等,這些優質的教學資源使得課堂教學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充滿興趣的去學習,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對小學生集中注意力和深入思考有著巨大幫助。例如,在學習幾何圖形這些內容時,僅僅依靠教師口頭講解或者在黑板上畫圖,難以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而通過大量網絡資源的運用,展示不同的幾何圖形的變化,可以讓整個教學過程變得形象和有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發現幾何圖形背后的規律。
小學生通常注意力持續時間較短,上課較容易被其他因素干擾而出現分心、精力不集中、接受能力下降等現象,這種現象在數學課堂上尤為明顯,因而,學習熱情和學習能力都只能在一定的時間范圍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通過合適的工具來刺激學生學習的欲望就顯得非常重要。網絡上豐富的教學資源以及各種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可以充分吸引小學生的眼球,當教師發現大部分學生注意力開始渙散的時候,可以向學生展示這些教學資源,重新拉回學生們的注意力,讓他們在興趣中不斷學習。
二、利用互聯網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思維
數學思維對于小學生邏輯思維的養成具有重要作用。小學數學教學是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重要影響因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互聯網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思維。教師在課堂上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工具,耐心演示推理推導過程,對注重學生發散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在傳授具體知識的過程中融入學生個人的思考與判斷。同時,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上資源,打破學生對一些數學問題或者現象的認知困難,挖掘出教材的深層含義,引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突破思維限制。互聯網上生動的教學資源、靈活的教學形式,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不斷引導學生去獨立思考和解決數學問題,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變得更加活躍,更愿意開動腦筋、拓展思維的去思考解決問題。
三、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是小學生成功掌握知識點的關鍵。在數學備課環節應充分利用互聯網,一方面學習借鑒他人的課件或者授課視頻,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術豐富自己的講課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前制作好電子課件,同時也可以將要討論的題目和完整解答過程預先存儲在電腦當中,壓縮課堂板書時間,這樣可以延長實際授課時間,更好地把調控課堂授課節奏。
通過信息技術手段,教師可以讓教學內容適時出現或者隱藏,對教學目標進行節奏安排,讓整個課堂在一種“探秘”氛圍下進行情景教學,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知識內容構建。教師還可以通過手機軟件掌握學生課前預習情況,了解學生們花在預習上的時間、知識點的喜愛程度以及學生們對于知識難易的反映等等,即通過互聯網收到預先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和需求情況,再在課堂上集中解決學生面臨的難題。
四、利用互聯網強化學生課后輔導
課后輔導可以幫助學生強化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那些還未掌握的知識點,糾正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錯誤認識。通過互聯網,教師可以直接在線輔導學生,及時針對學生的問題解疑答惑。同時,還可以建立QQ群、微信群等手段,讓一群學生和教師針對課堂上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加強師生之間的交互性,讓學生在課后能夠對知識點加深印象。教師還可以將課堂上講習的視頻、講課用的PPT,以及課堂上的思考題通過互聯網平臺分發給學生,也可以針對學生的不同掌握程度,尤其是課堂上掌握程度較弱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課后進行二次授課,幫助學生跟上教學進度。
總之,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教師授課帶來了更多便利,也為學生學習知識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豐富的互聯網資源,高效率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上體驗真正的情景教學。互聯網讓原本枯燥僵化的小學數學課堂變得有趣、生動,也極大地便利了教師與學生的學習交流,通過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思考興趣幫助他們建立數學思維,更可以在課后有效幫助學生加深知識點掌握程度。今天的小學數學教學,應該充分將互聯網與數學教材相結合,將過去很多難以實現的教學形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輕松、愉悅、高效的環境中學習數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