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鳳
【關鍵詞】 數學教學;順口溜;利用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
04—0101—01
順口溜言簡意賅、語句押韻、朗朗上口、好讀易記,在教學中編出讓學生感興趣的順口溜,必將深受學生的喜愛,能讓數學知識“活”起來,同時還能促進學生記憶,成為一把開啟學生求知之門的鑰匙。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數學教學中順口溜的應用,談些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一、巧用順口溜,激發學習興趣
1. 在新課導入中巧用順口溜。比如,在教學“認識鐘表”一課時,可以引入這樣的順口溜:“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滴答滴答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實踐證明,這樣引入新課,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一堂課的成功教學鋪下重要的基石。
2. 在新知教學中巧用順口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將順口溜引入新課教學中能增添數學的趣味,讓學生更愿意學習數學知識。如,在教學“10以內數的組成”一課內容時,可以編成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湊成一雙手,十的朋友全牢記。”
3. 在表揚、競賽中巧用順口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一些表揚順口溜、競賽順口溜來提醒學生集中精力,鼓勵學生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課堂表揚上,“棒棒棒,你真棒!”“行行行,我能行!”這樣簡短的順口溜看似表揚一個學生,其實也調動起了班里其他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實踐學習中;課堂競賽上,“火車火車開來了,我的火車誰來開?”“火車火車我來開。”通過這樣順口溜對話,配上一些形體動作,數學課堂充滿了趣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學習興趣濃厚,學習效率不言而喻。
二、巧用順口溜,分散重、難點
每節課都有教學重點,而這個教學重點往往也是教學難點。如果利用傳統教學中的講述法,很多時候難以突破教學難點,收不到好的教學效果。而適時利用順口溜,可以幫助學生區分清楚易混淆的內容,促進學生對疑難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年、月、日”的知識看似簡單,但多而雜,學生易混淆。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筆者認為,教師可以將年月日的知識先整理分類,再將所教知識編成相應的順口溜,就可以幫助學生記憶。如,認識了大月、小月、特殊月等多個概念,為了幫助學生記憶,筆者編了下面的順口溜“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二月二八屬平年,二月二九乃閏年;常年判閏4來除,百年判閏看400。”
三、巧用順口溜,提升理解能力
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尤其對于有些數學概念學生不易想象,利用順口溜,可以使這些數學概念形象、生動、具體,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如,“直線、線段、射線”一課內容的教學,如果單憑教師講解,學生不易想象。如果利用順口溜,學生就想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心領神會。筆者這樣引導: 同學們看過《西游記》嗎?見過孫悟空嗎?他有一件很寶貴的兵器,是什么呢?學生們都興高采烈地說出來是金箍棒,這時筆者話鋒一轉:“我們數學寶庫中也有這樣的兵器,它就是直線。”為了介紹直線,筆者編了這樣的順口溜:“直線好比金箍棒,線段就像小木棒,射線就像火箭上天,直上云霄難以見。”這樣學生對這三種線的認識就非常深刻了。
四、巧用順口溜,總結學習方法
短小精悍的順口溜能把較為繁瑣的內容濃縮為幾句話,將一些重要的策略方法全部囊括其中,不僅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對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和鞏固,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
如,在教學“圓柱表面積”一課內容時,可以用如下順口溜:“圓柱表面積,計算真容易;先算側面積,再加底面積;底面個數有差異,請你一定辨仔細;一般圓柱算兩底,水桶無蓋算一底;通風管,不算底,你說容易不容易。”幫助學生更準確、更系統地理清、掌握知識的脈絡,形成準確的知識結構。
五、巧用順口溜,梳理知識結構
在整理和復習所學知識時必須針對知識的重點、學習的難點、學生的弱點,把有關知識進行整理、分類、綜合,形成有效的知識系統。但學生在復習課中往往興趣不高,經常是教師講得精疲力盡,學生聽得昏昏欲睡。利用順口溜來梳理知識,則能改變這一現狀,能有效增強學生的參與興趣,從而提高復習效率。
如,在“因數和倍數的整理和復習”一課中運用順口溜:數學是個大王國,整數是其一家庭。有一成員自然數,2除可分奇偶數。因數只倆是質數,還有第三是合數。只有0、1最特別,非質數來非合數。兩數公因只有1,它們就是互質數。大王國里奧秘多,歡迎你來多探索,多——探——索!在師生饒有興致的吟誦中,學生復習了數學知識,還激發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