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王雪潔
摘 要: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得知識、形成能力、提高素養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質量高低直接影響教學水平。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需要對其進行全面評價。但是,當前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在評價目的、評價標準、評價實施、結果利用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為了貫徹新課改理念,解決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需要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運用多樣化的課堂教學評價方法,重視課堂教學評價結果的及時反饋。
關鍵詞:新課程;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
課程實施是課程改革的中心環節,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便是課堂教學。因此,課堂教學改革是基礎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課堂教學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素質和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需要對課堂教學的各個方面提出具體的要求,并對課堂教學達到這些要求的程度作出合理、全面的評價。課堂教學評價不僅能夠科學、有效地檢測出課堂教學的效果,而且還能夠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課堂教學改革離不開課堂教學評價的改革。本文試對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革對策。
一、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的意義
課堂教學評價是教育評價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引導教師形成正確的教育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促進自身專業發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形成良勝的師生互動關系,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讓課堂成為師生成長的場所。課堂教學評價也是學校工作的核心環節和重要內容,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是提高學校教學質量、促進學校全面發展和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手段與途徑。它的意義主要體現在:有利于督促教師進行教學改革;有利于對教師辛勤勞動給予公正的評價;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改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關系。
二、當前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分析
目前,中小學都在探索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的思路和方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不可否認,當前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還存在一些問題,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評價目的有偏差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對評價問題作出了明確的規定“要建立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使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積極樹立新的評價標準和觀念,以“創造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適應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需要。可見,新課程下課堂教學評價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發展,在于教師提高,在于改進教學實踐。但是,縱觀目前大部分課堂教學評價,其目的較多的還在于鑒定,而不是在于診斷和改進,更不是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須知:鑒定、診斷、改進都是課堂教學評價的目的評價的功能,所以,我們不能認為評價就是分等評級。
(二)評價標準不科學
現在較為流行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大致有兩類。一類是以教論教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它注重以教師“教”的效果來評價課堂教學的效果,評價內容主要包括教學目標、內容、方法、過程和效果等方面。另一類是以學論教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它以學生“學”的效果來評價課堂教學的效果,評價內容主要涉及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呈現的情緒、交往、思維和目標的達成狀態。但是,我們認為評價課堂教學既要關注教師“教”的情況,又要重視學生“學”的效果,只有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制訂出來的評價標準,才是較為科學的。
(三)評價實施較難
現行課堂教學評價一般由學校領導、教師和學生,通過觀察或體驗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根據評價標準對其作出價值判斷,或者由家長通過孩子的作業、考試成績及其在家里的表現等情況了解課堂教學情況,同時,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評價,以有效指導學生的學習行為或檢驗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這些評價活動往往采用發放、填寫、統計、分析問卷或分析學生學業成績的方式進行,因此,一個學期一般只能進行一到兩次較為全面的課堂教學評價活動,不能較好地發揮發展性評價的作用。
(四)教學評價結果利用不充分
現行課堂教學評價結果使用主要有三種方法:為學校發放教師績效工資和評職稱、晉升等提供依據;對學生的學業成績進行鑒定;為教師改進課堂教學或為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服務。但是,學校領導為教師改進教學或為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創造的條件不夠,只是較多地把評價結論反饋給被評教師或學生,缺乏幫助教師或學生提高教學或學習效率的具體措施。
三、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的建議
為貫徹新課改理念,解決目前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我們提出如下評價改革的建議。
(一)建立科學的評價標準
新課程改革下,人們提出了很多類型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雖然在陳述方式和具體內容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透過這些評價標準,我們可以看出新課程改革給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帶來的本質變化:評價重點由重“教”轉向重“學;評價內容由“雙基”轉向“雙基”和“能力”與情感態度等。
(二)運用多樣化的課堂教學評價方法
筆者觀察發現,目前初中實施課堂教學評價多為定量評價,評價方法也比較單一,大多數采用評價者聽課和領導檢查教案的方法,這樣的方法不僅不能有效地收集全面的信息,而且容易使教師感到枯燥而對課堂教學評價失去興趣。評價者聽課次數太少,記錄也不夠詳細,不能對課堂教學做出客觀、全面的評價。所以,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教師的教學背景以及學科的不同特點等來決定運用哪種課堂教學評價方法,也可以綜合運用這些評價方法。
(三)重視課堂教學評價結果的及時反饋
課堂教學評價從根本上說就是為了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所以評價者要將合理的意見及時反饋給被評教師,這樣不僅能使教師了解自身實際情況,同時還有助于激發教師參與評價的積極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