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輝
中圖分類號:D432.6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2-000-01
摘 要 青年員工在建筑企業中占據著極大比例,但受新思想、新觀念的影響,青年員工往往在思想政治認識方面存在著一定不足,基于此,本文就建筑企業青年員工思想狀況展開分析,并對加強建筑企業青年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進行詳細論述,希望由此能夠為相關建筑企業帶來一定啟發。
關鍵詞 建筑企業 青年員工 思想政治工作
隨著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正式進入轉型關鍵時期,我國建筑企業所承擔的生存與發展壓力不斷提升,而同時存在對青年員工思想政治認識方面不足,則使得企業所承擔的壓力進一步提升,為了設法扭轉這一現狀,正是本文就加強建筑企業青年員工思想政治工作對策展開具體研究的原因所在。
一、建筑企業青年員工思想狀況分析
(一)對未來追求有明確規劃
隨著計算機與智能手機的普及,建筑企業青年員工早已不滿足“宿舍—工地—食堂”三點一線的生活模式,很多青年員工對工作現狀存在較大不滿,同時網絡的便利也為青年員工各種思想的泛濫提供了契機,但也有很多青年員工由此對未來追求制定了明確規劃。
(二)思想觀念與價值取向多樣化
受市場化、經濟全球化等因素影響,近年來我國建筑企業往往開展了影響較為深遠的變革,這種變革同時也對青年員工心理狀態造成了較大的影響,一些不良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開始也開始出現于青年員工群體之中。
(三)注重實際
青年員工由進入企業時間不長,往往有著較高的工作熱情,并希望能夠通過自身努力獲得領導與同事的認可,而這就使得很多青年員工對企業開展的思政政治教育存在著反感情緒,認為思想政治教學浪費時間、與現實生活缺乏聯系、只是單純添麻煩等認知也較為常見,這些必須得到建筑企業的高度重視。
二、加強建筑企業青年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
(一)實現思想政治工作滲透
建筑企業青年員工往往較為重視自身才能的發揮情況,因此建筑企業更應結合青年員工的這一特點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的滲透,結合青年員工工作實際給予肯定或幫助,就能夠真正使青年員工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與其自身發展之間存在的緊密聯系,由此實現青年員工正視思想政治工作,便能夠為這一工作的更好開展奠定堅實基礎??紤]到新媒體在青年員工群體中能夠發揮不俗的能力,建筑企業在思想政治工作開展中便可以結合微信公眾號、微博、朋友圈等新媒體為青年員工提供參與思想政治工作的平臺,在這種過程中實現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滲透,則將使得青年員工逐步樹立起正確的理想和信仰,這對于建筑企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實現、青年員工職業生涯的拓展均將帶來較為積極影響。
(二)深化交流
通過交流溝通能夠為建筑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支持,但考慮到很多建筑企業存在忽視青年員工交流等問題,本文提出了通過深化交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具體對策內容如下:(1)深化領導與青年員工交流。青年員工往往具備著與建筑企業高層溝通的訴求,因此通過領導深入基層接觸青年員工,更能夠在直觀了解青年員工思想動態情況下開展思想政治工作。(2)深化組織與青年員工交流。黨、團、工會組織在建筑企業思想政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要設法為青年員工提供深入接觸黨建等工作的契機,青年員工便能夠真正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正面作用。(3)深化青年員工之間交流。通過舉辦聯誼活動、體育競技活動、各類文娛活動,促進青年員工之間思想碰撞、感情交流,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將實現進一步提升。
(三)正確選擇主戰場
考慮到建筑企業的特性,本文建議建筑企業將生產施工一線作為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主戰場。近年來“項目法”施工在我國建筑企業實現了較為廣發的普及,而這就使得生產施工一線已經逐漸成為獨立的經營主體,將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轉移至生產施工一線自然也理所應當。在具體的思想政治工作主戰場轉移中,建筑企業需要做到支部建在項目上,由此就能夠做到生產經營工作延伸到哪里、黨組織就跟到哪里、黨員的帶頭作用也就發揮到哪里,項目部黨支部就能夠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青年員工也將在項目部黨支部的影響下更好參與到工作中,并真正認識到自身責任、提升思想認識。
(四)合理選擇方法
“現身教育法”、“攻心教育法”、“教育疏導法”、“灌輸教育法”等均屬于較為典型針對建筑企業青年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上文中提到的一些對策也包含了這類方法的一定內容,但為了保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真正與青年員工的實際思想狀況相結合,建筑企業就必須做到一切以實際出發,這樣才能夠真正保證青年員工成長、成才。
三、結語
綜上所述,青年員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直接關系著建筑企業的發展。而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的相關對策則具備較高實踐價值。因此,在相關領域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中,本文內容便能夠發揮一定參考作用。
參考文獻:
[1] 龍娟.談如何加強建筑企業青年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J].企業家天地,2012(06):111.
[2] 李剛.新形勢下建筑施工企業青年員工思想現狀的分析與思考[J].科技風,2016(02):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