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立芳
摘要: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渠道,課堂教學是教師為學生傳授數學知識、學習數學技能的主要方式。另外,其也是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因此,數學教師不但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要充分注重教學思想。要能夠嚴密地觀察學生的思想動態,在實際教學中合理滲透德育教育,充分發揮數學教育的德育功能,進而在幫助學生掌握更多數學知識的同時,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本文對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合理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展開探討,希望可以全面地實現德育教育的有效滲透,更好地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 德育教育 滲透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為了能夠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那么不但要為學生傳授豐富的知識,并且要加強對其的德育教育,使其能夠具備高尚的人格,這也是現代教育的一個教育目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對德育教育的合理滲透,可以有效地陶冶學生的情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進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因此每位數學教師就要加強研究與摸索,善于分析與總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合理地滲透德育教育。
為了更好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那么教師就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將顯性的教學問題以及隱性的德育教育進行科學融合,在此過程中達到育人的目的。例如,在應用題教學中也蘊含許多的德育因素。如在“植樹”類的數學問題中蘊含著環保意識;在“節約用水用電”數學問題中蘊含著節約能源的意識等。因此,教師就要充分運用這些德育素材,積極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合理地滲透德育教育。另外,對于數學教材中的一些習題以及例題,其中也蘊含著大量的德育教育因素。因此,教師也要對其進行深入的挖掘。例如,在為學生講解“時分的認識”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首先要為學生提出明確的教學目標,要求其可以準確地認識鐘面,可以學習如何看鐘面的時間,如何對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與把握等。并且教育學生要充分地珍惜時間,不浪費一分一秒。另外,在為學生講解教學應用題時,教師可以將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現實生活進行有機結合。為學生展示一些當地城市建設的相關數據資料,并且設計出一些與此有關的習題以及例題,而且要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的教育。如此一來,就可以使得學生更加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并可以為了造福家鄉、建設祖國而發憤圖強。
為了更好地滲透德育教育,那么教師就要充分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與知識水平,此外還要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合理地滲透德育教育。另外,還要積極地引導并且鼓勵學生能夠聯系自身的生活實際,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刻體會與感悟,這樣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為學生講解“比例尺”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首先要為學生詳細介紹如何按照比例尺對“實際距離”或者是“圖上距離”進行計算、為學生介紹如何按照比例尺對圖紙進行繪制、講解比例尺在軍事以及建筑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地位與價值。之后,再將新知識和學生的現實生活進行有機結合,與學生的家鄉建設與祖國建設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幫助學生了解到所學知識的重要價值,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與學習興趣,達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對于數學學科而言,其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科學性,因此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必須要嚴謹認真。在實際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使其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全面地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教師就要指導并且引導學生進行反復的訓練,這樣就可以使得學生能夠形成認真負責的態度,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形成敢于拼搏、不畏艱險的精神。在訓練與學習的過程中要充分地遵循循序漸進、始終如一的基本原則。例如,在為學生講解計算題時,教師要要求學生做到“準”。首先要認真審題,在審題的過程中加強深入思考。要做好解題的計劃,即首先計算什么、然后計算什么、此題目是否可以進行簡算等。在計算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能夠進行自主檢查,對于其中存在的差錯要做到及時發現、及時糾正。要認真分析出錯的原因,有效地防范下次錯誤的發生,從而幫助學生可以養成比較嚴謹周密、認真仔細的好習慣。可以以同樣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生活中的每件事、對待未來的工作,進而為其未來的發展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不能讓孩子對掌握知識的過程覺得厭倦,不能讓其進入一種疲勞、對所有事情均漠不關心的狀態,要使其整個身心都感覺快樂。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也要努力為學生創造出寬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能夠樂于學習、熱愛學習。因此,為了更好地滲透德育教育,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生活狀態,結合其學習能力與生活能力等,為學生創造出合理的教學情境,這樣就可以為德育教育的滲透創造更多的契機。例如,在為學生講解《求平均數》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首先為學生講解一個“汶川地震捐款”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故事當中導入教學內容,可以讓學生了解到面對自然災害時我們要團結一心,共同面對,互幫互助,發揮自己的一份力量。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不但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智力,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其道德品質,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就要為學生創設出合理的教學情境,加強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并且能夠深入挖掘教材內容,有效地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合理地滲透德育教育,進而全面地提升教學質量,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建輝.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缺失與重構策略[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02).
[2]呼延青.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幾種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07).
[3]宋濤.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教育的研究[J].未來英才,2017,(08).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南部新區龍坑中心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