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嵐
摘要:隨著我國音樂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小學音樂教學活動有效性大大提高。利用合唱教學培養小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促進小學生音樂技能的豐富,有助于音樂課堂教學效果優化。文章基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路徑。
關鍵詞:小學音樂 課堂教學 合唱教學 有效性 教學策略
合唱教學,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活動的合理性,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是滿足教學改革要求的實踐。
激發小學生的合唱學習興趣,是做好小學音樂教學工作的前提條件。無論哪一個學科的學習,都需要興趣的支持。在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中,大多數學生的音樂學習動力不足,興趣缺乏。小學生感受不到音樂藝術的魅力,也沒能在課堂中找到音樂學習的成就感。老師,要認識到音樂教學的不足,通過多種改變促進小學生合唱學習興趣的提高。
首先,老師要努力提高個人教學水平與人格魅力。老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設計者,更是小學生音樂學習路上的引導者。多多接受全新的教學思想,認真備課,做好教學規劃,才能讓學生的合唱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喜歡老師,便會喜歡老師所組織的內容,教授的知識。其次,老師要重視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促進小學生成為合唱曲目的鑒賞者,讓學生體會到音樂之美,才能讓小學生想學習,愛學習。像在講解《兩只小象》這首歌曲時,老師要結合歌曲的旋律特點與歌詞內容,促進小學生理解音樂作品所描述的畫面,借助多媒體給小學生欣賞音樂作品的素材支持。讓小學生先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欣賞到音樂作品之美,才能激發其演唱興趣,積極參與到合唱活動中。
與獨立演唱相比,合唱的難度更大。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組織合唱教學活動,對小學生與音樂老師來說都是一個挑戰。在合唱中,會有不同的聲部。在組織教學時,老師要結合學生的聲音特點將學生分到不同的聲部,而這一環節是十分困難的。在不同聲部中,有的小學生會串音,無法融入到合唱之中,使得合唱教學活動難以推進。控制好合唱的難度,才能讓小學音樂教學活動順利開展。
在組織合唱教學時,老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關注學生聲部處理存在的問題。當學生無法有效處理自己的聲音與聲部需求時,要給予個別指導。也可以通過將不同聲部改為同度的方式去降低合唱學習的難度,讓全體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合唱學習中,成為合唱活動的助力者,而非搗亂者。
合唱教學方法的改變,對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氛圍的優化有促進作用。要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老師要積極引入全新的教學方式。小學生雖然年齡小,但大多數小學生期待得到老師的關注,希望教師肯定他們的學習能力。改革課堂教學方式,傳播合唱技巧,給學生嘗試自主合唱的機會,才能讓學生成為合唱學習中的主人。
第一,做好呼吸與氣息指導。在合唱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引導小學生掌握合唱中必要的呼吸方法。傳播呼吸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合唱技能,促進合唱學習難度的下降。同時,氣息調節也十分重要。不會控制氣息,會使學生在歌唱過程中產生窒息感。引導小學生結合具體歌曲的節拍找到呼吸的節拍,能夠更好地完成合唱任務。
第二,給小學生自主合唱的機會。在小學階段,學生所學習的音樂曲目較為簡單。雖然小學生年齡小,但在學習與其認知水平相當的音樂歌曲時,并不顯得為難。在課堂中,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在教會學生演唱的基礎上,促進學生自主組織合唱,上演合唱節目。像在講解《同坐小竹排》時,教師先通過示范、練習讓學生掌握《同坐小竹排》的節奏與音準,使小學生成為獨立的演唱者。接下來,給學生布置合唱表演任務。給學生20分鐘練習時間,讓學生在具有音樂表演優勢學生的領導下,找到自己在合唱活動中的地位。以單獨演唱,合唱的方式練習,找到不足。如果學生能力強,鼓勵學生分出聲部,讓合唱更有層次。這樣的自主合唱學習活動,能夠給小學生音樂合唱學習信心,更能促進學生成為合唱的積極學習者。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有效使用樂器,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好奇心。在講解不同音高與不同音準時,教師可以利用樂器去演示,給小學生最直觀的聽覺體驗。積極使用樂器,利用樂器輔助教學,能夠在整體上提高音樂教學過程的趣味性,促進小學音樂教師教學壓力的減小。
像在學習《嘹亮歌聲》時,整首歌曲的曲調十分規整,詞意簡練,是具有意志的兒童歌曲。歌曲描述著兒童在大自然中縱情高歌的場景,表達著兒童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本首歌是4/4拍,每四個樂句組成一段,輪唱手法明顯。利用合唱教學法,能夠讓歌曲的悠揚之美更好地表現出來。在合唱教學中,教師根據音樂作品的特點選擇笛子作為課堂合唱教學樂器,將歌曲的特點與樂器的特點結合在一起。在應用笛子這一樂器時,教師能夠向學生們展示個人音樂專業特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師形象的高大。鼓勵具有樂器特長的學生在課堂中伴奏,促進學生找到個人在音樂合唱學習中的價值,能夠推進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提高。
綜上所述,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搞好合唱教學,激發學生的合唱興趣,更新合唱教學的具體方法,讓學生在合理難度曲目的支持下成為課堂的主人,是小學音樂教育進步的表現。老師要認識到學生的需求,組織科學的教學活動,推進小學生音樂素養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周瑜.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初探[J].考試周刊,2015,(37).
[2]洪英.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黃河之聲,2015,(05).
[3]張彩霞.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新課程(下),2014,(05).
(作者單位:遼寧省大石橋市中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