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享式閱讀要求師生分享共讀經典名著,交流閱讀經驗。要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教師則要重視自己在學生閱讀時的引導作用。教師要鼓勵學生圍繞重點話題進行集中討論,要幫助學生設置合理的閱讀流程,還要鼓勵學生融合網絡進行相關資料的搜索和拓展閱讀。若教師能更好地引導,則能激發師生雙主體在分享式閱讀中的契合,產生更好的閱讀效果。
關鍵詞:分享式閱讀;經典閱讀;小學語文
分享式閱讀指的是個人或集體將可供閱讀的資源分享互動,進行交流閱讀的活動。《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積極鼓勵學生展開經典名著的閱讀,然而不少學生卻不懂得如何能更有效地展開閱讀。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展開分享式閱讀,并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引導,促使學生更深入地走入到經典名著中,獲得更多閱讀體驗。教師要構筑起良好的分享式閱讀生態環境,并激勵學生的自主閱讀,更好地落實名著閱讀任務。
一、 聚焦具體話題,集中討論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在閱讀中就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并積極結合課內外閱讀展開共同討論。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分享式閱讀時要改變教師包辦閱讀的情況,形成師生分享閱讀的效果。教師可以先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而后進行總結,將學生的注意焦點集中到某些具體的話題上,讓學生進行集中討論。
在學習了《商鞅南門立木》后,不少學生都對商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嘗試閱讀經典名著《史記》中的相關內容《商君列傳》。教師可以對學生的閱讀做出一定的引導,先嘗試了解一下《商君列傳》中還講述了一些什么內容,其次可以說說自己心目中的商鞅是怎樣的形象。學生圍繞文章提出了不少問題,如有學生提出文章為何要強調公叔座知人識才,又如有學生提出公叔座為何一方面對魏王提出“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而另一方面又將自己給魏王的推薦和建議告訴了商鞅。教師引導學生將討論的焦點聚焦在公叔座對待商鞅的態度,商鞅又如何回答公叔座方面。學生在集體討論中將話題聚焦于此,更好地了解了作者司馬遷對商鞅的態度。商鞅長于言辯,且有一定的膽量,對于變法又高瞻遠矚。在集中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對于《商君列傳》一文有了更多的理解。
學者趙福樓在探討教師如何引導學生積極展開分享式閱讀時提出,教師可以將相關問題轉化為學習任務,讓學生圍繞其進行任務驅動型的學習。這樣能讓學生將閱讀中產生的疑問轉化為集體討論的具體話題,獲得更多收獲。
二、 設計合理流程,發展思維
不少小學生在進行經典名著閱讀的過程中顯得較為隨意,這大大影響了學生的閱讀效果。教師在分享式閱讀中要起到引導作用,要幫助學生合理地設置閱讀流程,將焦點放在解決核心問題上。這樣能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得到發展和提高。
在學生學習了《孔明借箭》后,教師鼓勵學生嘗試閱讀名著《三國演義》,由于這部著作的篇幅較大,而且難度也較高,因此教師引導學生嘗試進行合理的閱讀計劃。教師首先給學生推薦了一些《三國演義》中的重要段落,鼓勵學生嘗試閱讀這些部分,其次又給學生提出了一些閱讀任務,讓學生在設計閱讀計劃的過程中將這些閱讀任務融入進去。如:“劉備對待諸葛亮的態度如何”、“周瑜和諸葛亮之間有著怎樣微妙的關系”等。學生可以選擇其中的一個或幾個任務進行重點突破,并將自己的感悟寫下來。最后教師又組織學生進行互動討論,交流自己的閱讀感想。在互動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也參與了進去,從學生處得到反饋,了解其對哪些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并再次用問題進行引導和啟發。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分享了自己的閱讀感受,逐個擊破了教師提出的閱讀任務。
合理的閱讀流程最終將促使學生學會如何自主閱讀。教師可以先給學生預留空間進行自讀,而后提出問題,再圍繞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進行互動討論,最后在總結中解決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發言,也可以鼓勵學生自主發言,這些方法都能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自主閱讀的方法。
三、 融入網絡世界,拓展時空
分享式閱讀要盡可能地擴大分享的時間和空間,教師除了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師生互動以外,還可以讓學生嘗試融入到網絡世界中,和更多人進行分享。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網絡搜索各種閱讀資料,積極展開拓展閱讀。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嘗試將自己的閱讀感想寫下來,利用網絡發送出去,和其他文友進行互動討論。
學習了《陸羽與〈茶經〉》后學生充分感受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嘗試閱讀《茶經》中的部分內容,并利用網絡進行搜索,了解一下中國的茶文化,并將自己的感悟寫下來,上傳到網絡和其他人進行分享。如有學生利用網絡了解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發現在《紅樓夢》等名著中也有不少寫到了茶文化。還有學生搜索到了盧仝的《七碗茶歌》。發現該詩寫了飲茶給人帶來的獨特感受,也給了讀者無限的想象,學生了解到在詩歌中也有不少展現茶文化的內容。在嘗試創作的過程中,學生暢所欲言,如有學生寫了《妙玉——以茶為伴侶的女子》,并將其上傳到了網絡共享。有不少網友都給其留言,探討了自己對于茶文化的觀點。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利用網絡世界拓展了自己的交流時空,從更多人身上獲得啟迪,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建立QQ群、微信群,還可以推薦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感想上傳到某些論壇、網站。在多元化的互動交流中,學生會逐步意識到閱讀主體相互之間的經驗分享能給閱讀者帶來很大幫助。
在經典名著的閱讀中,分享式閱讀的方法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教師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引導,促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篇幅長、內容多的作品,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趙福樓.名著導讀怎么“導”——關于分享式閱讀教學的探索[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8(1).
[2]沈桑.感知經典魅力,探尋文本潛力——小學語文名著導讀心得[J].新教育(海南),2015(12).
作者簡介:
唐瑩,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桂林市育才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