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體育足球教學想要在全校范圍中成功地展開,就必須根據小學生身體素質的真實情況設計教學內容,立足學生針對足球學習的學習心理及時調整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營造出足球學習的校園氛圍。完成一個學生接觸足球、了解足球運動、練習足球、愛上足球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投入足夠的熱情與耐心,從實際出發、著眼當今小學生的現狀,合理設置教學內容。
關鍵詞:小學體育;足球;策略
一、 引言
足球運動作為一門廣泛流行的運動項目,深受國民熱愛;足球運動的技巧性與實用性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也有著顯著效果。然而學生在日常生活卻極少接觸到足球。學校在體育課程的設置上為了避免教學事故的發生,往往安排簡單基礎的內容,然而這樣并不能達到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為了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體育教學方面引入足球教學內容是十分必要的,足球教學在小學課堂中應該如何進行成為了我們這次討論的內容。
二、 把握學生學習心理
(一) 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小學生的體育課堂內容較為簡單,在足球教學初期,學生對于足球運動的了解與認識程度并不高,因此會有一種好奇心在其中,但學生對待足球課程的態度還是會呈現出一種茫然的狀態,教師在初期教學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了解足球運動,向學生介紹足球發展歷程與精彩比賽內容,可采用講故事、放視頻等方式向學生展示足球運動的迷人之處。調動學生的興趣與熱情,為今后的足球基礎教學做準備。
(二) 關注學生學習心理的變化
小學生正處于性格轉型期,需要更多的關注與溝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機制,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以便于自己對課堂內容進行調整與改善。善于聽從學生的意見,采納學生的建議,將體育足球教學與游戲結合起來,打造出學生喜歡的課堂氛圍。其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發掘學生潛能,采取多鼓勵多表揚的方法,幫助學生樹立足球學習的自信心。
(三) 課堂展開形式貼合學生心理
這些一到六年級的小學生的本質還是兒童,他們對待死板課堂的態度雖不至于討厭但也是抵觸的。為吸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及學習興趣,小學體育足球課程的展開模式就必須貼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足球訓練著重熟練程度,而一味的動作練習會使得課堂乏味無趣,教師的課堂活動形式可以游戲的方式展開,如運球的訓練可以為學生安排曲線運球、直線運球、相互運球的游戲場景,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完成每節課的學習任務,真正達到體育鍛煉的效果。
三、 立足學生身體素質設置教學內容
(一) 小學生身體素質
小學生相較于專業的足球運動員,其身體素質相對較差,肌肉纖維較為脆弱,骨骼也正處于生長發育狀態,因此高強度的足球訓練并不適合小學體育課堂,并且極易造成學生肌肉組織損傷,出現易疲勞的情況。因此,教師在課程設置上就必須從學生的身體素質出發,課上適時安排休息時間,合理安排訓練內容。
(二) 課堂教學著重正確性
學生無法面對高強度的訓練,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示范的規范性和正確性,在教授新內容時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動作,強調動作要領,提醒學生在學習新動作的同時做好復習與總結,教師也可編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記憶。動作的規范與正確在課堂上必須得到保證,為學生在今后的發展中打下牢固基礎。
(三) 教學內容應循序漸進
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課程進度是教師在設置課程內容中必須注意的,小學生對新奇事物的好奇心較重,但這份好奇心的持續時間卻較短,再加上小學生身體素質的限制,教學初期,學生并不能接受“滿堂灌”的教育方法。小學體育的足球課堂可以保持自己的“神秘感”,確保學生每節課都可以接觸到新內容,并且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明顯感受到自己能力的提升以及身體素質的提高,幫助學生建立足球學習上的正反饋機制。
四、 注重足球運動對學生的精神培養
(一) 足球運動本身的特點
足球運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強健體魄。增強其呼吸、神經、運動等系統的功能,提高肢體協調性,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個人對緊急狀況的應對能力等。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設置類似的比賽情景,幫助學生體會足球運動的價值,完善個人品質與能力。
(二) 足球教學對于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
教師再利用足球教學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精神時,應因材施教,面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針對喜歡“單打獨斗”的學生,教師不應一味表達對學生能力的認同,而更應該將學生帶入團隊之中,體會團隊合作的意義;針對身體素質較差、個性內向的學生,教師可帶動學生參與團隊協作任務中,發掘學生的優點與潛力。通過實打實的比賽去磨合脾性,在精神培養層面體育課堂遠比理論課堂更高效。
(三) 足球教學對于個人應對能力的養成
足球運動的發展歷程中,對隊員自身的應對能力要求極高,賽場如戰場,比賽狀況千變萬化,個人采取及時有效的應對措施對于整個團隊的影響力極大。小學體育足球課堂的教育也不能忽略對于學生反應能力的培養。要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面對突發情況的應對能力,包括接球的反應、傳球的反應等,帶領學生學習以往經典足球比賽中的精彩瞬間,再應用到現實之中,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到真正的“情境教學”。
五、 結束語
小學體育課堂足球教學的策略,總歸來說,最首要的是立足學生需求,迎合學生的學習心理,安排學生喜歡的課堂內容,讓學生愛上足球課;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量力而行”,在學生可承受的訓練程度內安排練習量,游戲教學;最后,課堂內容不應局限在知識與技巧范圍內,教師可以利用起足球運動自身所具有的精神內涵,培養學生的團結互作精神,提高個人應對能力,幫助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更好地前行。
參考文獻:
[1]吳楠.足球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分析[J].運動,2015(12):84-85.
[2]紀仲秋,龔睿,葛紅燕等.足球教學對兒童動作發展的影響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41(6):115-121.
[3]魏春民.如何增強小學足球教學的趣味性[J].新校園旬刊,2015(5):37-37.
作者簡介:王德利,吉林省榆林市,吉林省榆樹市新立鎮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