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基礎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初中英語教學也進行著巨大的變革。教師只有樹立新的教學理念,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培養新型人才。在以“聽說讀寫”為主要內容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教師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本文首先簡要分析初中英語閱讀現狀并解釋其中出現問題的原因,最后給出了一些以學生為中心的提高初中英語閱讀的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以學生為中心;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
閱讀作為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學生基礎理論知識以及學科綜合素養的掌握程度都有賴于教師授課方式的適當性與科學性。當今初中英語教學還存在著以老師教為主導,學生被動學習的現象。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成了閱讀主體,把自己的閱讀理解體會強加給學生,學生的被動閱讀嚴重影響了學生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的提高。因此,了解當前形勢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其中出現問題的具體原因,以及鑒于此提出一些切實改進閱讀教學的方法,所以,在閱讀教學中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刻不容緩。
一、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普遍存在著“高投入、低產出”的問題,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著以下比較突出的問題:
1. 部分教師的思維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上,以應試為主要目的,在英語閱讀教學的課堂上過度強調學生們對單詞、語法的機械式的記憶,把閱讀課變成了簡單的理解記憶課加語言知識點課。這種英語閱讀教學現狀產生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使英語閱讀課堂變得枯燥無味,學生沒有持續學習下去的動力;另一方面也使英語作為一項語言教學在對學生進行輸入的過程中失去了語言本應該以其優美和平易近人的氣質吸引人的魅力。
2. 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雖有大部分的教師能夠意識到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受到來自學校各種的考核標準、教學調研檢查等壓力,教學中還是經常喧賓奪主,霸道地剝奪了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這種缺乏民主性和開放性的閱讀教學中,學生們的聲音得不到聆聽,學生們的想法得不到尊重,學生學得索然寡味,學習效率便難以實現。
3. 初中英語學習過程中缺乏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部分教師在英語教學課堂上還是以漢語講授為主,不注重語言氣氛的營造。這不僅影響著學生英語整體閱讀能力的提高,也阻礙了他們對文本閱讀的學習和理解,學生語感能力的培養也就成為一句空話,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也就變得遙不可及。
二、 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對策
1. 樹立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基本理念
學生的主體地位主要在對外部信息的能動選擇上和在對外部信息的內部加工上表現出應有的獨立性和創造性上,在初中教學中的具體表現就是學生能夠在教師的科學教學模式下通過自主獨立的思考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學習目標。在英語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明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即是學生們閱讀學習的引導者和解惑者而非決策者和包辦者。其次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學生們做好英語閱讀學習上的規劃、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制定學習目標、有效篩選英語閱讀材料,從而促進學生們高效地學習。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自主性,在老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去接觸各類英語閱讀材料,深入了解每一份英語閱讀材料背后的思想文化內涵,進行延伸性和發散性的英語閱讀學習,培養自己學習英語的興趣,真正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讓學生“趣得雙收”。
2.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方式應該遵循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基本原則,從具體的學情出發,以學生為中心進行閱讀教學。教師要先讓學生自主通篇閱讀,讓學生形成自我理解雛形,然后進行詳細的有針對性的講解。學生在閱讀英語文章的時候,必須做到心無旁騖、全神貫注,既不借助任何與英語相關的輔助工具,也不與周圍同學進行漫無目的討論,每個學生單獨完成整篇英語閱讀材料的閱讀和理解。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教師通過了解同學們的學習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查漏補缺。這樣不僅可以節約教師在教學生和在學過程中的時間,提高效率,還可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養成受益終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它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和彼此默契。教師必須轉變傳統陳舊的教學理念,高度重視初中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中的主導地位,通過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孫雨香.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研究[J].校園英語,2017(35):146.
[2]陳瑩.以學生為中心的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研究[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02):186-187.
作者簡介:
吳進國,福建省龍巖市,龍巖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