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開展,小學教育逐漸發生變化,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班級管理方式的創新也在不斷增加,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級整體的領導者與管理者,其工作方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習慣生成與整個班的風氣。與此同時,班主任的言行舉止容易對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深遠作用,可能會使他們形成一定的學習和行為習慣,甚至影響他們一生的行為。為此,小學班主任是否能進行有效的管理,不僅影響到他是否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班級管理者和組織者,更對學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本文將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與實踐的內容與現狀,以及如何進行創新與實踐進行探究分析。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創新與實踐;探究分析
一、 引言
學校是由眾多班級組成的,因此班級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證各個班級開展活動的載體。針對于班級管理來說,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主要引領者,他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本班的管理工作以及質量。對此,小學班級管理尤為重要,小學正是學生塑造人格,形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只有做好小學班級管理,不斷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對管理方式不斷改進和創新,引導他們在思想上、行為上正面積極地發展,才能確保每位學生健康成長。
二、 小學班級管理的含義及現狀分析
班主任與普通教學老師相比,班主任不僅承擔著傳授給學生知識,作為傳播者的工作,又要作為整個班級的領導者與組織者,管理著班級的工作,對班級工作直接負責。具體來說,小學班級管理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第一,培養優秀小助手。班主任教師既是教育者,又擔任著各學科的教學工作,不可能每時每刻都跟著學生,想要時刻掌握本班學生實際情況,就要挑選出具有管理潛力的學生,將他們放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以便學生能夠發揮自己的潛力,融入到班級管理的工作中;第二,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者”,這句話告訴我們:班主任教師首先是傳道者,然后才是“授業解惑”,因此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人格培養、學習等都要進行督促和管理,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敏銳的邏輯思維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使他們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規范他們的言行舉止,使學生能夠健康成長。
另外,小學班級管理的現狀有以下兩點:第一,受傳統教育方式的影響,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方法并沒有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制定,對學生的未來產生了一些不可逆轉的消極影響;第二,班主任對本班學生實際情況的掌握不夠全面,在管理方面存在著很多不公平的地方,很多班主任只關注表現優秀的學生而忽略差生的存在,這就導致了學生對學習的喜惡,并沒有體現真正的班級公平。
三、 小學班級管理的創新實踐的措施
(一) 深入調查本班學生實際情況,關心學生生活和心理健康
在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過程中,要深入調查本班學生實際情況,以學生的角度出發,深入到他們學習生活中。在目前很多小學生的家庭中,受我國生育政策的影響,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大部分的父母對孩子都比較溺愛,所以在勞動和生活自理方面,很多小學生的自理能力不是很好。因此,這個時候教師一味地讓他們打掃衛生,就會激發學生的逆反心理,而依舊傳統老舊的教學方式,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還不利于教師對班級的管理。因此,對于這方面的情況,教師可以調整勞動活動來緩解,例如,在小學集體大掃除的時候,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分組行動,并且自己親身參與活動中,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密切感,并且在日常管理中更能對他們的內心想法,有更好的了解。再例如我遇到一位性格很內向的學生,中低年級時稍不高興就離家出走,五年級我接手班級時,我多提他問題,讓他幫我拿課本、拿作業,他就越來越信任我了,后來不僅僅學習成績優秀,還參加班干部競選,被大家推選為副班長。從這個事情中我體會到,只要我們付出愛心,總會有所改變和收獲的。當然,我們也要及時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偶爾進行家庭訪談,與學生家長進行密切溝通聯系,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及時疏導和教育,通過家校合作更快更好地達到教育的目的。
(二) 以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學生,使學生建立責任感
尼采說過:要提高別人,自己必須是崇高的。一個好的老師,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情操,用自己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教育學生。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在他們心中的形象非常具有權威性。在實施教育管理中,教師應該抓住時機,這樣的時機對于以后班級管理的工作具有巨大的影響。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以正面影響和引導為主,通過合適的獎勵機制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班級獎勵機制是一種很好的手段,班主任可以在進行班級活動時設立一定的獎勵機制,并且一定要履行承諾,這樣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樹立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例如,在課堂測試中,教師說考90分以上的學生可以獲得一份小禮物,在成績出來之后,教師要把準備好的獎勵發給學生,并且給予他們獎勵的話語,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加深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密切聯系。再例如,五六年級的一些學生開始有個性了,有的已經處在青春發育前期,有了逆反心理,不僅不學習,而且對于教師的班級管理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對于這種情況,我們班主任要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引導,給予差生更多的關心,關愛差生更能體現出老師具有的愛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愛護,才能把學生冰封的心打開、變暖。針對于這些孩子,教師也可以給他們一些合適的職務,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建立起他們的責任心和自信心,以提高整體班級的管理效率。
四、 結語
總的來說,小學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不僅要關心學生學習情況,還要關心他們的日常生活,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位學生,激發他們內心的責任感,結合當前現代教育的發展,制定合理的班級管理方案,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姜萍,常偉偉.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與實踐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11(7):1120,2154.
[2]陳育忠.分析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與實踐[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04(6):1190,1835.
作者簡介:韋健珍,廣東省茂名市,廣東省茂名市乙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