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若晨
摘 要:群文閱讀是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一種全新的組織形式,通過群文閱讀可以將教材中具相同主題思想的課文整合成一個總的教育目標,在該目標的范圍內,指導學生開展閱讀,幫助學生提高讀寫能力。本文主要以小學語文為研究對象,分析群文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情景探索及能力培養,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群文閱讀 語文教學 情景探索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1-0-01
一、群文閱讀的概述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群文閱讀,具體是指先確定一個主題,然后讓學升以這個主題為核心,在規定的時間里閱讀多篇課文。同時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保持著共同的認識,去構建語文知識體系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與以前的課堂教學閱讀形式相比,群文閱讀能夠在一節課的時間內閱讀數量更多的文章,這有利于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鍛煉學生的閱讀效率[1]。
因為群文閱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上,可能存在個別學生難以準時完成達,但是只要嘗試多次之后,學生就可以逐漸提升自己的閱讀速度。在課上群文閱讀的過程中,改變了學生被動閱讀的狀態,讓學生以主動的思考方式來完成獨立閱讀,以自己的獨立思考去體會作者所表述的思想。在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主要可以給學生帶來閱讀數量、閱讀質量的巨大進步。
二、情景群文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1.導入環節的情景群文閱讀教學
在課堂中導入環節是教學開始的重要方式,小學語文教學也要學會合理利用導入環節。導入環節的主要作用是帶領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引導學生做好學習前的準備工作,導入環節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著語文課堂教學群文閱讀的成效。因此,語文老師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群文閱讀教學時,要做好導入環節的準備,要聯系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以多媒體為輔助教學工具,設計科學的教學情景以便學生順利體驗群文閱讀,讓學生在直觀的感受中,發現語文的趣味性與知識性。
2.語文生字學習中的情景群文閱讀教學
文字是語文的基礎,對于小學生而言想要學好語文,首先要掌握生字。因此,語文老師應當在學生生字學習中靈活運用情景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具體來說,老師要針對部分生字中的重點難點,為學生設計對應的情景,讓學生通過對話、角色扮演等情景形式,展開遣詞造句,理解生字是具體內涵與適用范圍,以貼近生活的實踐形式來學習和記憶生字[2]。
3.游戲活動環節的情景群文閱讀教學
在小學語文課堂群文閱讀教學中,通過合理的游戲環節可以起到強化語文課堂群文閱讀教學效果的作用。因此,廣大語文教學工作者要字課堂群文閱讀教學中靈活運用游戲活動來完成教學內容,如果想要實現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與游戲活動環節的有機融合,就必須在設計之初采用情景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在游戲活動中,語文老師可以聯系群文閱讀教學內容及群文閱讀教學目標,通過猜謎、生字接龍、畫圖識字等情境群文閱讀教學形式,讓學生在比較活躍自由的游戲環境中,深刻地理解所學的語文知識,實現語文課堂群文閱讀教學效果的深入強化。
三、如何通過群文閱讀構建情景教學
1.根據不同主題選擇群文閱讀的內容
在群文閱讀情境的設計之初,首先要明確群文閱讀的主要內容。語文老師要在備課時做好準備,選用思想主題大致相同的文章。所選文章主題相同外,也要保證文章的內容質量符合教學要求,讓學生接觸到有價值的知識。在篩選文章時,語文老師需要以教材的單元主題為主要依據,其次結合學生的年齡、心理、認知水平等特點來決定文章的內容。除此之外,老師還要重點關注所學文章的創作背景、主題思想、寫作特點、所采取的表達方式等。例如在學習以描述自然風景為主題的教材單元時,老師需要選擇描寫大自然風景的文章來作為群文閱讀的主要材料,讓學生深刻認識自己的所學內容,拓展知識面。
2.教師通過提問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發揮講授知識的作用,還要起到組織與引導學生思考的作用,讓學生保持正確的閱讀思維模式。教師應當利用提問的手段來引導學生思考,通過針對教學目標設置科學的問題來加強學生對閱讀的理解,還可以及時地了解學生們的閱讀進度和閱讀水平。同時,考慮到群文閱讀的閱讀量偏大,不同學生的側重點會有所不同,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考慮到不同水平的學生,確保群文閱讀的教學成果可以落實在所有的學生的身上。
四、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能力培養
1.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往往要通過死記硬背或者大量閱讀的方式開提高語文學習成績,然而當前的小學語文教材中課文閱讀總量與學生的閱讀需求相比有著較大的差距,而合理運用群文閱讀的教學模式不僅能拓展學生的閱讀量,還能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群文閱讀模式存在兩種教學體系中,其核心都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為目的的。第一種是以教材作為教學核心,對課本上多篇課文進行合理整合,在教學目標的框架內,讓學生帶著目的去閱讀課文、劃分段落、提取關鍵詞、明確中心思想、整理讀后感。在這各閱讀學習過程中去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另一種是則構建了“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的教學體系,讓學生先閱讀教材中一篇課文,然后在整個教材里發掘相同主題的課文,最后在完成課內閱讀的基礎上,拓展課外閱讀,積極閱讀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課外文章,實現課堂和生活的有機融合,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去進行閱讀。與傳統閱讀相比,群文閱讀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往往是老師在講臺上不斷的講解或者提問,然后學生閱讀課文,完成練習。這就造成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失去學習的主動性,進而使得學生閱讀興趣不高。考慮到小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群文閱讀又有著及其豐富廣闊的閱讀內容,可以很大程度上滿足學生對新知識的渴望,能夠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結語
對于語文老師而言,合理運用群文閱讀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進而實現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在實際教學中,運用群文閱讀時一定要重視設計教學情境,為群文閱讀的閱讀內容做好鋪墊,以便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嘗試群文閱讀,在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習慣,提高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的能力,這對學生以后的成長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代銀琴.情景教學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淺析[J].文教資料,2016,(20):52-53.
[2]徐淑萍.群文閱讀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小學教學參考,2015,(3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