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師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是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開始受到不同層面的影響和挑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新挑戰及現狀,提出要立足于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實際情況,認真細致謀劃、各方努力、全方位合作,努力打造一個政治立場堅定、道德品質高尚、專業能力強團隊。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全員育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師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是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12月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明確提出“要拓展選拔視野,抓好教育培訓,強化實踐鍛煉,健全激勵機制”,整體推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水平,該講話對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建設一支政治思想水平高、業務能力強、工作作風好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是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保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新挑戰
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對的內外環境、條件和對象正發生新的不可逆的變化。這些變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從而進一步提出了加快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的客觀必然性。
1.國際環境的大變革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務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與其外在環境構成了一個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系統。環境因素不僅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形成與發展有一定的制約作用,而且它的新變化也必然給這一隊伍提出新的要求。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和思想的多元化趨勢,必然會影響到高校原有的德育模式,加大大學生德育工作的復雜性和難度,也加大了隊伍建設的復雜性,并提出了新的要求。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曲折發展,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權觀、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社會發展道路等因素影響下,如何讓思想政治教育者繼續堅持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及文化自信,既是高校決策者、管理者面臨的問題,也是教育者自身面臨的問題。
2.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挑戰
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改變著人們意識形態伴隨著信息網絡文化的出現,人們的思想、習慣等都會產生巨大影響,這必將給高校思政教師隊伍建設帶來新的挑戰。一方面,互聯網的發展縮小了師生之間信息、知識獲取途徑的差異,挑戰著教育者的權威。在互聯網時代,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擁有同樣的機會接觸網絡,而網絡的信息又是海量的。有許多知識和信息,學生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從網上獲取,教師的這種權威身份被逐漸消解,學生的平等和自主意識加強。這就給教育者如何更有效地獲取信息與知識,如何更快地提升自己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網絡信息的多樣化沖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上網信息量大,西方的一些不同意識形態和腐蝕的文化、道德、傳統等,影響著部分大學生的政治取向、道德觀念和人生價值觀等。這必然給從事思想教育教師的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3.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帶來的壓力和挑戰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呈現出發展方向大眾化、辦學方式多元化、辦學模式市場化、辦學途徑國際化和辦學手段信息化等趨勢。一是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學生的各方面的素質日益多層次化、異質化,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難度;二是毛入學率不斷上升時,就業工作并沒有相應跟進,導致就業難問題遲遲沒有得到解決甚至緩解,給大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也影響了他們的生活與學習,從而也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難度。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的現狀分析
多年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結構、管理水平、制度建設和教育者自身素質提高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績,積累了不少經驗,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客觀上來看,高校在推進隊伍建設時還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難以充分滿足新形勢下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需要。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取得的成績
高校思政隊伍結構日漸優化,一是人員范圍日漸擴大,體現了全員育人的原則;二是由原來的專兼結合逐步過渡到專職人員越來越多,兼職人員越來越少,職業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三是專職人員的學歷水平越來越高、專業和政治面貌要求越來越具有針對性,專業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長效性的隊伍管理體制機制建設正在推進,從中央到地方再到高校,為了提高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都加強和優化了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管理。出臺制定了大量的規定,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提供了相當多的政策和法規依據,搭建平臺,為思政教育者提供交流和培訓,形成了許多具體的制度和機制,建立了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配備與選聘、培養與發展、管理與考核和獎勵等制度。隊伍整體素質提高較快,經過主管部門對從業人員的選配、培訓和考核等環節的嚴格規范管理,提高了準入門檻,基本杜絕了不合格的人進入這支隊伍;同時,在在崗期間,學校的培訓力度也在加大。大多數人政治素質高、專業素質強,具備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人際溝通、組織協調和辯證分析能力都有加強,尤其是對網絡時代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規律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重視程度不夠,缺乏整體性的科學規劃。當前,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重要性并未得到真正認識,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政策體系與教育部文件要求還有差距。一些學校以為,當前評價學校辦學水平的指標是論文的質量和數量、博士與碩士點數量、科研項目、高層次人才等硬指標,而把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視為軟任務,不能自覺地重視、投入和關心,忽視了德育工作這個核心問題,甚至把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角色泛化和邊緣化,這導致在隊伍建設上所放分量較輕,浮于形式,使得整體隊伍建設不平衡、水平不高。國家雖然已經制訂了管理干部的建設規劃,但是,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隊伍建設的規劃,特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隊伍建設的整體性規劃,目前尚處于空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隊伍建設目前多由教學隊伍建設、科研隊伍建設和管理隊伍建設所替代。
數量不足,整體作戰能力與承載任務不相協調。近年來高校辦學規模急劇擴大,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滯后于高校發展的客觀要求,受政府對高校人員編制、崗位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尤其是輔導員工作隊伍難以達到高校的需要規模,客觀上加重了專職學生政工干部的負擔。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中存在非專業化現象,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半路出家”,缺乏科學管理知識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素質,因而無法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不能深入細致地解決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而且高校目前普遍存在專職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干部與教學科研人員相比經濟收入相對較低,職稱晉升較難,學習進修機會較少;同時,工作難度、壓力較大,容易產生很強的失落和失衡的心理。
機制不夠健全,管理和教育培訓質量有待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存在“兩張皮”現象,部分學校政工隊伍建設沒能納入學校總體規劃,自成體系,不僅全員育人的大德育格局未能構成,而且兼職人員的積極性也未充分發揮,形成專職干部唱獨角戲的被動局面。近年來,盡管各高校都制定了一系列加強政工隊伍建設的政策措施,如政工干部的選拔、使用、培養、考核等等,但不夠全面系統,可操作性不強,許多措施在實際工作中得不到落實,譬如政工人員培訓問題、學歷教育問題、職稱問題、轉崗分流問題等。有的高校未從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職業特點出發,構建一套相對獨立而完整的培育、保障的體制機制,不能使隊伍建設不斷發展。
三、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主要對策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發揮和提高,教育者本身就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如果沒有一支高素質的教育者隊伍作保障,大學生德育工作肯定落不到實處。因此,立足于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實際情況,認真細致謀劃、各方努力、全方位合作,努力打造一個政治立場堅定、道德品質高尚、專業能力強團隊,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關鍵。
1.轉變理念,營造尊師重教氛圍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中央31號文件對教師和思政工作隊伍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高校的決策部門和具體的職能部門要真正認識到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對于應對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諸多挑戰的重大意義,嚴格按照中央的要求,結合高校實際,把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的各項政策制定好并落實到位。在具體制定建設措施時,高校管理者和部門要改變上述習慣性思維,立足于大學生的長遠發展和全面發展,樹立“全員建設、全面建設、全程建設”的理念,把好選人、用人、管人和留人等多個環節,真正將隊伍建設落到實處。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準入制度,堅持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雙標準”,把信仰堅定、學識淵博、理論功底扎實的教師吸收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應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給予適當傾斜,要發展壯大,鼓勵隊伍骨干人員全心投入工作,吸引更多的優秀人員加入這支隊伍。高校必須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約束管理制度,根據社會發展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的具體要求,通過完善制度建設,達到優化隊伍組合,升級工作業務能力,對思想政治教育隊伍成員做出明確的規定,包括素質要求、職責、考核、選拔、編制、職稱等,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的目的。
2.有效整合資源,構建全員育人模式
目前,在高校中從事學生思政工作的類型主要有思想政治課專職教師、輔導員、班主任、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以及其它哲學社會科學專任教師等,相對比較分散,各在其位各司其職,要打破壁壘,有效整合資源,加強校內外協同、加強職能部門協同、加強思想政治課教師與其他教師協同,建構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全員育人模式,各個部門相互協調配合。配足配強組工干部,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力的組織保證,及時、足額地配備輔導員,減輕輔導員工作壓力。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員參與,實行班級導師制是充實和加強班主任隊伍,實現全員育人目標的有效途徑。用好用活思想政治教育專職教師,提升思想政治隊伍專業化水平,既發揮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主渠道和主課堂作用,同時發揮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專業優勢,具有“雙重效應”。另外還要廣泛吸納領導干部、社會科學名流、企事業優秀人才以及先進模范等上思想政治理論課講臺,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特聘教師、兼職隊伍的特殊作用。
3.規范培訓,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素質
要建立多層次、全覆蓋的教育培訓體系,讓廣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及時了解黨的思想理論創新成果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新要求,以與時俱進的精神傳播與時俱進的理論;要充分發揮課程組、教研中心、教學督導等教學組織作用,發揮老教師的傳幫帶作用,不斷提升教師基本教學能力和水平。積極選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深入社會、深入基層,增加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體驗,積極探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與實務部門之間的“旋轉門”式良性互動制度。不斷創新組織學習方式,提升整個隊伍的學習力和創新能力。結合社會生活實踐和學生工作實際,采取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學習,如舉辦科學講座、理論探討、典型案例分析、問題診斷會等,使學習具有吸引力。以網絡教育陣地為依托,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即時學習、資源共享和成果互惠。在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中創建學習型組織,要注重增強隊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踐增強隊伍的學習力和創新能力。
4.完善激勵評價制度,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
思想教育工作的工作對象是學生,針對工作崗位的特殊性,高校必須進一步建立健全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和配套的激勵制度,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具有良好的發展空間和工作條件,真正做到從政策和工作發展角度留住人才,包括進修、崗位津貼、獎酬金、晉升職稱等內容。在職稱評審上,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專業技術職務系列,實行單列評定職稱,鼓勵他們安心本職工作,支持有條件的同志申報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逐步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和專家化;在津貼評定上,針對這支隊伍工作的特殊性,單獨制定評定標準,適當提高待遇,對優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做出的成績及時給予表彰,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成為受人尊重、令人羨慕的崇高職業,從而調動這支隊伍的工作積極性,保持隊伍的相對穩定性。
總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關鍵在于隊伍建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所面臨的社會環境和時代現狀,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適應新時代新要求,精準施策,創新思政課教師隊伍培養舉措,建設一支政治思想水平高、業務能力強、工作作風好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習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EB/OL].[2016-12-27].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2016-12-08/2016-12-17.
[2]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5-19.
[3]艾四林,吳潛濤.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報告(2014)[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2.
[4]閻占定.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研究[J] 思想理論教育,2016.10.
[5]劉元良. 踐行習近平教育思想,深化教師隊伍建設體制機制改革[N].江蘇教育報/2018 年/1 月/5 日/第 002 版.
本文系寧波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課題《隊伍建設與寧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JD18GXSZ-2)》相關研究文章。
作者簡介:鄭娟(1979--)寧波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專任教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