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華
摘要:在小學教育中,數學是一門較為重要的學科,通過學習小學數學,不僅可以使得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相應的鍛煉,還能使得他們的抽象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同時,小學生的專注力和中學生相比,還相對有限,因而,怎樣在40分鐘的數學課堂上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顯得十分重要。而怎樣充分利用信息化來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呢,筆者總結了本文。
關鍵詞:信息化;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當今的教育,是素質化的教育,也是信息化的教育,將教育和信息化充分結合在一起,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潛力,而怎樣充分利用信息化來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呢,筆者總結了本文。
一、信息化應用于小學數學中的意義
在小學教育中,數學是一門較為重要的學科,通過學習小學數學,不僅可以使得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相應的鍛煉,還能使得他們的抽象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同時,小學生的專注力和中學生相比,還相對有限,因而,怎樣在40分鐘的數學課堂上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顯得十分重要。信息化和教育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系,在信息化氛圍下,可以充分吸引小學生的眼球,讓他們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課堂,進而學到應有的數學知識,由此可見,信息化在小學數學中進行科學的應用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利用信息化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效果的相應策略
(一)重視學習情境的營造,努力激發學生興趣
小學生的專注力有著一定的局限性,故而教師應該在課堂中關注對其興趣的有效激發,如此才可以吸引他們充分投入到數學學習中,進而收獲較好的教學效果。在信息化下,可以利用豐富的展現模式充分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故而,教師基于教學內容實際,給予小學生提供一個輕松而歡快的數學學習情境,讓他們的眼球定住于數學學習中,輕松歡快的掌握課堂上的數學知識。比如,我在講授“數學統計”這堂課時,就利用多媒體將一個生動的森林動物舞會展現在的學生面前,每個小動物都給予了配音,小猴子說:森林舞會現在開始,歡迎來參加的小動物們(此時用鏡頭將參加的小動物一一為學生展示),然后我接著問:參加舞會的動物們一共有多少種啊?我發現,此時學生的眼睛都集中在了多媒體上,這時,我用慢鏡頭又給學生播放了一遍小動物們的舞姿,此時,我發現學生就開始統計小動物的種類了,有的學生通過自己編制的符號來將各種動物的種類描述出來,有的是出來一個動物,就用筆記下來一個,然后最后進行總的匯總與分析。還有的學生和前后左右同學進行分工進行統計…….整節課,學生都表現的很活躍,并且毫不費勁的將晦澀的數學統計知識充分掌握。
(二)理論指導實踐,進一步豐富數學課堂內容
日常生活可以說和數學也是緊密相連,新課改要求課堂教學需要充分體現生活化。以往的教學理念并沒有在課堂上充分體現生活化特性,而是讓學生走下課堂自然的和生活結合起來,這樣的教學方法很難讓學生有較大的興趣,取得的教學效果也十分一般。在信息化下,可以利用豐富多樣的多媒體,讓小學生感受到生活化的數學知識。諸如,我在講到“比例的應用”這節課程時,就是先通過多媒體給予學生展示了三幅蝴蝶和花朵比例不同的圖片,在第一幅中,花朵的比例相對較小,蝴蝶的比例相對較大,第二幅花朵的比例相對較大,蝴蝶的比例相對較小,第三幅花朵和蝴蝶的比例適當,讓學生評出來最美麗的圖畫,如此,不但結合了學生的審美觀,也讓學生充分結合生活實際掌握了數學知識,而在整個課堂過程中,學生也都有著較強的參與性和主動性,豐富的課堂內容也讓我較好的實現了教學目標。
(三)凸顯課堂重難點,進一步提升教學成效
小學生的思維具有自身的特殊局限性,故而,教師應該針對此,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將重點和難點進一步凸顯出來,給予學生進行相應的強化。傳統理念下,教師一般都是結合常規教學工具給予學生講述數學知識,如此就有很多小學生的思維可能難以跟上教師的腳步。信息化下,結合多媒體,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直觀且形象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也能夠較為輕松的對學習內容進行了解進而掌握。拿“圓的面積”這節課來說,以往筆者都是通過講述的方式給予學生教授圓的公式,經常是自己講的口干舌燥,很多學生還是表現的一臉茫然,難以真正掌握。后來,我采用多媒體動畫給予學生展示圓的特征,先將圓分成多個小份,然后把這幾個小份進行重組,在重組過程中,學生就會發現分割的份數越多,當進行了重組之后,就和長方形更加相似,這樣,學生們也就慢慢了解了圓形和其他圖形之間的聯系,進而也就輕而易舉的了解了面積公式,同時,也輕松的掌握了整節課的重難點。
(四)化抽象為具體,重視學生探究性的挖掘
數學具有著較強的邏輯性以及抽象性,小學生又有著相對較低的思維抽象性,故而難以全面的分析和理解數學課堂中的抽象知識,這就需要教師為其營造一個化抽象為具體的教學平臺,讓學生能夠更加輕松的學習數學知識。傳統教學理念下,教師都反映難以找到化抽象為具體的工具,因而通常是自己描述了再描述,學生們還是難以掌握,信息化下,小學數學教師將這個難題輕松的克服了,通過多媒體的動畫以及圖片,教師可以將一些晦澀難懂的抽象知識轉化為直觀而具體的圖片或者動畫,不但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眼球,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還能讓他們輕松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我在講到“梯形面積”的時候,就是給予學生們先展示了倆個相同的梯形,然后采用動畫的方式將它們進行平移以及旋轉,然后一個長方形就展現在了學生的面前,學生也就能輕松的將梯形面積公式推斷了出來,并且,整個課堂氣氛一直較為活躍,學生的探究性也得到了較好的挖掘,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筆者也較為輕松的實現了化抽象為具體,取得較為明顯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綜上,在信息化下,和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相比,教學內容更加豐富,課堂的趣味性也更加明顯,能夠將學生眼球及時吸引而讓其有著更大的積極性投入到學習中,故而,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合理利用信息化,從而有效的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崔冬青.信息化環境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5, (14):113-114
[2]王曉秋.信息化環境下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學習(上), 2016,(07):61
[3]張薇薇.論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 2017(06):23-24